足以和大唐顶尖诗人比肩的宋诗十大家(中)
2017-11-16木匠
木匠
足以和大唐顶尖诗人比肩的宋诗十大家(中)
木匠
王安石:一代“通儒”的“丰神远韵”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关于他的事迹,我们亦在前不久刊出的《唐宋八大家都是读破万卷书的人》中,做过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所以也不在这里赘述了。
王安石一生致力于经学的研究,向有“通儒”之称。尝作《诗义》、《书义》和《周礼义》(合称《三经新义》)及为释经而作的《字说》,并由此开创了一个所谓的“荆公新学”。
“荆公新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经造士”。但他以为,当时的经学已偏离了正确的方面,所以他要重新训释经文,以正视听。
王安石不仅是一代古文大学,诗也写得非常好。特别是他的绝句“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深婉含蓄,自成一体,世称“王荆公体”。
比如他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写于1069年的元日(即大年初一)。当时,王安石刚拜相不久,正在大力推行他主持制定的新法。
诗人是因为看到了千门万户都在喜气洋洋地忙着辞旧迎新,于是联想到了新法将会给这个社会带来的新面貌,“因有感”创作了此诗。这可以说是将“眼前景”与“心中情”结合得非常完美的一首诗。什么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还有比这更好的例子吗?
再比如他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将船停泊在长江北岸的瓜洲,发现位于长江南岸的京口和这里只隔着一条江水,不由得联想到家乡的钟山,和这里也不过就隔着几座山。这其实是在写自己的归心似箭。“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名句,其中的“绿”字用的尤为生动,传说老王为了用好这个字,先后改动了十余次,曾想过用“到”、“过”、“入”、“满”等字,直到最后,才选定了这个“绿”字。因为那些字都只能说明春风来了,而没法说明春风来了以后,千里江岸的变化。结句则采用了疑问的句式,又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思乡之情,简直完美透了。
苏轼:任情、放达的宋代第一大才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他虽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之前,我们并没太多介绍他的事迹,所以这里我们多说两句。
这次考试的主考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副主考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交卷后,梅考官先看了他的试卷,不由得极为欣赏,就推荐给了欧阳修。欧阳修看了,也认为此子的这篇文章简直可以和《孟子》相媲美。本想取为第一,却又误以为这是自己的弟子曾巩的试卷,为了避嫌,只得忍痛取为第二。
又,苏轼在文中为说明“慎刑”的重要性,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阳修和梅尧臣都是自负天下无书不读之人,竟不知此典出于何处。
当时,考生考取进士后,有来主考官府上谒谢之俗。当苏轼前来时,欧阳修即以此问苏轼,没想到他的回答竟然是:“想当然耳。”欧阳修听了,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更加欣赏,并对梅尧臣说:“此子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之人,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正是因为有了欧阳修的这句评语,苏轼声名鹊起,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入仕之初,他先后当过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和判登闻鼓院。熙宁二年(1069年),他因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端,被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所恶,出为杭州通判。之后,历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年),他在上任湖州时,也是没事找事,给皇上上了一道《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可他是个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是这种官样文章,也忘不了要加点个人色彩。结果因为发了几句说自己如何怀才不遇的牢骚,被新党抓了辫子。他们说他这是在怨恨皇上、讽刺朝廷。
神宗皇帝一怒之下,不仅罢了他的官,还下旨将他拿到开封,关进大牢。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广植柏树,终年栖鸦,故又称乌台),受牵连者达数十人。
当时,新党一心想要置苏轼于死地。但同时,想要救他的人也很多。不仅与他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给他求情,就连变法派中的有识之士,也劝神宗皇帝不要杀他。比如已“退居二线”的王安石就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正是王安石的这句话起了作用,因为神宗皇帝对王安石可谓一向信任。苏轼终在坐了103天的大牢之后,被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苏轼到任后,心情极度苦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散心,其千古名篇《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均创作于此时。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拜司马光为相,新党遭到打压。苏轼也被重新起用,成为朝奉郎、知登州。不久,又以礼部郎中的身份,被召还朝,担任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和知礼部贡举。
但是新党仍不肯放过他,绍圣四年(1097年),已经62岁的苏轼更被一叶孤舟送到了更加荒凉的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杀头轻一等的处罚)。
然而,苏轼此时却表现出了一个大才子的老而弥坚。他不仅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还在那里办起了学堂,以至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拜他为师。
元符三年(1100年),逢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却在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享年65岁。
苏诗题材广阔,以清新豪迈而著称,并善用夸张比喻。其《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记去年》(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都是千古名篇。而我最喜欢的一首苏诗,则是其《狱中寄子由二首》之一,如下: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后,自忖必死,写给弟弟苏辙的一首诗。我以为这是古往今来表现兄弟情深最好的一首诗。特别是结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每次读,都让人感叹不已。据说神宗皇帝就是因为看了这两句诗,才决定不杀苏轼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