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现代化的探索
——以上海淮剧表演为例

2017-11-16张文侠

戏剧之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淮剧剧种剧团

张文侠

(江苏省涟水县淮剧团 江苏 涟水 223400)

戏曲现代化的探索
——以上海淮剧表演为例

张文侠

(江苏省涟水县淮剧团 江苏 涟水 223400)

上海淮剧以两出都市新淮剧发起了中国剧坛“都市戏曲”的话题,这属于中国戏曲进行现代化转换的范畴。

上海淮剧;表演;现代化探索

有关传统戏曲现代化的命题,台湾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提出,而在内地,这一命题被广泛关注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其实这项工程的实践工作从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延安评剧改革、上海越剧改良等实质上已经在进行戏曲现代化的过渡,只是当初并没有以“现代化”这样的概念加以归纳。到了20世纪80年代,戏剧实验和探索席卷中国剧坛,艺术家将西方戏剧一百年来的实践和理论成果短时期内吸纳进中国戏剧的创作,更有杰出的艺术家发现并指出中国话剧和戏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即话剧的长期非审美化和戏曲的长期非现代化。20世纪80年代末,戏曲现代化的命题虽未正式提出,却已经清楚地存在于戏剧界。

一、上海淮剧现代化的探索

在都市新淮剧的探索中,艺术家们发现,中国戏曲的发展从来都与都市生活密切相关,戏曲艺术真正发展成熟是城市的出现。市民文化高度繁荣之后,从元代至明清,再到近代,戏曲艺术在每一时期的最高成就都是在当时最繁华的商业都会和中心城巿完成的,翻开中国戏曲史,那些推动了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演剧活动多出现在城市,诸多未能进入城市的演剧形态大多已消亡,而能够保留到今天的,少数已经成为原生态文化而受到保护。乡村可以看成是戏曲的发源地,而城市则决定了戏曲发展的命运,中国现存所有具备成熟形态的剧种,都是在城市中完成并最终定型的,淮剧也是如此,没有1906年的淮剧进上海,就没有今天的淮剧。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淮剧却要被迫放弃城市,回到农村,这是违反剧种生存规律的,面对正在深刻转型之中的当代中国,淮剧必须随之升级换代,遭遇危机的淮剧必须要适应全新的都市环境。

当然,“都市戏曲”并不意味着戏曲不愿为农村和农民服务,其实,农民和都市观众一样不喜欢粗糙简陋的艺术,最基层的民众同样希望走进都市剧场欣赏最优秀的演出和最精美的艺术,只是迫于条件限制不能够轻易实现而已,因此,我们鼓励的“送戏下乡”,是要送去最新最好的戏剧。

二、现代必以传统为前提

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对戏曲艺术有着全方位的渗透,同时也微妙地影响了各地方戏曲的风貌和品格。在当代戏曲创作中,面对传统地方戏,既不能简单人为地让不同剧种趋同,也不可囿于地方意识失去全局眼光,首先须考察该剧种的来源,抓住剧种最本源的气韵;其次要结合剧种当下的生存环境、地域特征,使地方戏在保留地域特征的同时具有时代意味。

都市新淮剧的表演即是秉持这样的态度,淮剧中的音感训练可以采用“拍板法”,在视唱淮剧唱段时,用手掌拍出“板”、用指尖点出“眼”来表明淮剧中的“板”与“眼”的位置。也可以用手掌拍出强拍、用指尖点出弱拍来表达,这样可以使表演者正确领悟地方性音乐节拍的特点。在淮剧的唱段中也会出现一些“摇声”,这种音高在十二平均律的钢琴上是无法找到的,这种“摇声”与中国的语言音调有关。如果我们硬要用十二平均律的钢琴来训练表演者的“耳朵”,就好像用英语的语法规则来规范汉语一样,那么,表演者在唱淮剧时会因为“摇声”的不准而努力追寻一种“准确音”,从而无法“从文化持有者内部的眼界”来真正理解淮剧音乐的价值。

所以,“都市戏曲”实际上是在当代都市中对传统艺术的重塑,创新和继承同样重要,如果说创新是表现,那么继承便是内在动力,传统是包含在艺术中的民族文化记忆,可以超越时代并被激活。无论是文学视角、舞台的运用,还是表演的方式方法,对传统和现代的理解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以这样的方式继续,可以期待一个新的戏曲时代的到来。

上海淮剧的“都市戏曲”探索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即使是弱势剧种,如能找准创作的方向,照样可以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引领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其实在当今所有的艺术门类中,戏曲整体都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强国正在有步骤地把它们的文化甚至思维方式倾销给经济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被模糊与被消解,那么,让戏曲艺术主动出击,在承认人类共有的基本价值、承认世界文明互动发展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平台上,更加自觉、更加纯粹、更具信心地展示传统、展示特点、展示个别,实现中国戏剧和中国文化的进步,这就是“都市戏曲”的最终目标。

[1]端木复.上海淮剧团在甬演出时的动人一幕“霸王”晕倒场不乱救醒后坚持演完戏[J].上海戏剧,2000(07).

[2]徐银才.上海淮剧团访台演出侧记[J].台声,1997(06).

[3]上海淮剧团自苏北胜利归来[J].上海戏剧,1980(01).

[4]谢柏梁.与时俱进觅新路——上海淮剧团建团50周年启示录[J].中国戏剧,2003(08).

J825

A

1007-0125(2017)09-0037-01

猜你喜欢

淮剧剧种剧团
淮剧小镇:古韵悠悠淮乡情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