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荆钗记》看古典戏曲改编
2017-11-16徐芸
徐 芸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重庆 400000)
从《荆钗记》看古典戏曲改编
徐 芸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重庆 400000)
在文学创作中,改编是一种常见的手段,有将小说改编成舞台剧或影视剧的,有将古典戏曲改编成小说的,也有不同戏曲剧种之间文本的改编。现以《荆钗记》为例,就我国古典戏曲的改编方式及其得失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荆钗记》;古典戏曲;改编
一、就文艺创作而言,改编是一种常用手段
一个民族的文化经典,是这个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既可供后代艺术家从中不断汲取养料,又可使一代又一代读者和观众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在西方,古希腊悲剧、莎翁戏剧、托尔斯泰小说等经典之作被不断改编成各种舞台剧和影视作品;在中国,《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及古代经典戏曲同样被改编过无数次。改编的依据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时代背景的变化。以“旧瓶装新酒”,用现代声、光、电来重新演绎古代作品,为作品注入更多时代元素;二是观众群体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比较流行的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等五十多个,而每一个地方剧种,都有一大批受众,因此,将一个戏本改编成不同的地方戏曲剧目,既是繁荣地方文艺的需要,也是各剧种观众的普遍需求。
二、就《荆钗记》而言,南戏和川剧差别明显
《荆钗记》原为南戏剧本,与《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号称五大传奇。后《荆钗记》被改编为不同的地方剧种,川剧便是其中之一。川剧《荆钗记》是川剧“江湖十八本”之一,又名《木钗记》。比较南戏《荆钗记》与川剧《荆钗记》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故事内容肥瘦不同,情节结构松紧有异
南戏《荆钗记》一说为元人柯丹邱所著,但据王国维考证,作者为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南戏《荆钗记》全剧共四十八出,讲述了王十朋和钱玉莲之间的故事。王十朋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贡元钱流行欣赏其人品,将女儿玉莲许配给他,十朋母亲以荆钗为聘礼。玉莲不听继母劝说,拒绝了富家子弟孙汝权,嫁与了十朋。不久十朋上京赶考并金榜题名,授江西饶州佥判。丞相万俟欲招十朋为婿不成,将十朋改调到广东潮阳任佥判,不准其回家省亲。十朋寄回的家书被孙汝权篡改,诈称其已入赘相府。玉莲继母逼玉莲嫁给孙汝权,玉莲投江殉节,幸被新任福建安抚钱载和救起,收为义女。钱载和差人寻找十朋,不料阴差阳错,让玉莲误以丈夫已死。五年后,十朋调任吉安太守,钱载和也由福建安抚升任两广巡抚途经吉安府,十朋前去码头拜谒。钱载和闻知十朋就是玉莲的丈夫,二人终得团圆。
川剧作家赵循伯将《荆钗记》改编为川剧,通过增、删、并、调等方式,将原有的四十八出压缩成十一场,成功地保留了南戏的故事原貌,使得故事脉络更为清晰,人物关系更加明朗,故事结构更为紧凑。川剧《荆钗记》讲述了南宋时,温州穷书生王十朋与贡生钱流行之女钱玉莲以木钗为聘结为夫妻。十朋赴京应考,得中状元,丞相万俟欲招其为婿,十朋婉拒,被贬官潮阳,与钱家断绝音讯。继母逼玉莲改嫁富豪孙有乾,玉莲不从,跳窗逃出投江,为福建安抚使钱载和所救,收为义女。数年后,十朋调任吉安太守,与玉莲在玄妙观中相遇,几经周折,终以木钗为凭相认团圆。
尽管南戏《荆钗记》存在内容冗长、结构松散之弊,但客观而言,由于川剧版对内容的大量压缩,使得南戏中不少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的过场戏被删减掉,在故事内容的丰富性及抒情达意的表现性上还是存在较南戏逊色之处。
(二)主题表现侧重不同,故事详略取舍各异
《荆钗记》被誉为宋元四大南戏之首,在戏曲史上具有突出地位,不过作者有刻意宣扬封建礼教之意,“义夫”、“节妇”、“守节”一类字眼随处可见。川剧《荆钗记》突出了男女双方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主题,剔除了封建伦理纲常和宿命论的糟粕。由于二主题各有侧重,因此在故事叙述上,作者的详略把握和材料取舍也不尽相同。
川剧《荆钗记》第一场为《受钗》,第二场为《饯别》,而南戏《荆钗记》第八出才为《受钗》,第十五出为《分别》。可见,川剧《荆钗记》将南戏《荆钗记》一至七出的内容合并到了第一场,将九至十五出的内容合并到了第二场,使得故事迅速展开,大大缩减了剧目场次,使得情节结构更加紧凑。
如果说对于故事的叙述,南戏作者是“娓娓道来”,那么川剧作者则是“单刀直入”。南戏《荆钗记》第一出《家门》讲述了整个戏的概况,第二出《会将》和第四出《堂试》讲述王十朋才学过人,在堂试中一举夺魁,第三出《庆诞》讲贡生钱流行寿宴庆贺场景,第五出《启媒》、第六出《议亲》讲钱流行听说王十朋堂试夺魁,亲自上门为女儿提亲,第七出《遐契》讲纨绔子弟孙汝权看中玉莲美貌,差媒婆前去说媒。改编后的川剧《荆钗记》,将一至四出几乎全部删去,第一场从第八出《受钗》开始演起,将第五出《启媒》、第六出《议亲》、第七出《遐契》的内容合并到《受钗》中,直接讲述钱流行得知王十朋堂试夺魁,前去提亲,十朋母亲以“荆钗”作为聘礼,而孙有乾也差媒婆以“金钗”为聘向玉莲提亲。玉莲爱慕十朋学识人品,不受荣华富贵诱惑,也不听继母规劝,毅然接受了十朋的“荆钗”。尤其在“受钗”这一情节描述上,人物对白和唱词明显增加,突出了玉莲不贪富贵、不慕虚荣的高洁形象,表现了其追求婚姻自主的决心和勇气。类似这样的增、删、并、调在剧本中还有多处。
可以看出,“瘦身”后的川剧版并不是一味地删减,而是为了主题表现和人物刻画的需要,进行了必要的增删。如第六场《逼嫁》就大大丰富了原剧内容,突出了玉莲宁折不弯、忠贞不渝的品行,使玉莲这一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三)观众层次高低不同,语言风格雅俗有别
南戏最早采用南曲,此曲诞生于南北宋之交时的温州,元中后期发扬光大,明代之后采用昆山腔,又称传奇,是中国成熟最早的戏曲形式。南戏观众上至官宦,下至平民,层面较广,其作者大都为书会才人。南戏剧本虽注重通俗性,宾白口语化、俚俗化,但剧中的写景抒情场面以及适宜于生、旦抒情的长套组曲,依然极富文采。川剧是土生土长的剧种,观众文化底蕴普遍偏低,对演员手、眼、身、步等动作要求高,对文本说白唱词则要求浅显通俗,因此南戏中不少文采斐然的唱词,在川剧中被改成了意思相近的口语。甚至连南戏中富家公子“孙汝权”,都直接改名为“孙有乾”。
以《受钗》这出戏为例,媒婆在介绍孙公子这个人物时,从南戏和川剧两段不同的唱词中可明显看出两者语言风格的差异。
南戏《荆钗记》:【前腔】[丑]四远名传,那个不识孙汝权。他貌如潘岳,富比石崇,德并颜渊,轻裘肥马锦雕鞍,重裀列鼎珍羞馔。
川剧《荆钗记》:【生查子】有乾求佳偶,他家赛公侯,珍珠量大斗,米谷如山丘,良田千万亩,人称“孙半州”。年少正风流,聘礼也丰厚,一对金镯头,首饰般般有,看你收不收。
由此可见,南戏唱词善于用典,文辞优美。而川剧唱词则显得直白通俗,浅显易懂。
总而言之,南戏与川剧版的《荆钗记》,二者可谓各有千秋。南戏《荆钗记》故事曲折,起伏跌宕,动人心弦,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表现等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不愧为南戏经典之作;川剧《荆钗记》以南戏剧情为基础加以改编,使语言风格和情节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主题鲜明突出,内容集中紧凑,唱词浅显通俗,唱腔高亢激昂,是古典戏曲改编的成功范例。对于其改编过程中的得与失,也值得戏曲爱好者们深入研究和分析借鉴。
J804
A
1007-0125(2017)09-0020-02
徐 芸(1969-),女,汉族,重庆人,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教育及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