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花灯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初探
2017-11-16罗腾,胡晓
罗 腾,胡 晓
(绵阳师范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古蔺花灯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初探
罗 腾,胡 晓
(绵阳师范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有南方“二人转”美称的古蔺花灯是流传于古蔺地区的一种民间民俗歌舞表演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集唱、念、跳、打为一体,具有形式美与和谐美。同时,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少数民族风情,使其表现出独特的功能与重要的社会价值。
古蔺花灯;文化内涵;社会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蔺花灯是流传于古蔺地区的一种民间民俗歌舞表演艺术,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其角色主要有幺妹、唐二和打岔老者。“古蔺花灯是集唱、念、跳、打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灯舞文化。”[1]充分展现了蔺州人民朴实、粗犷的性格,同时古蔺花灯舞蹈和音乐又体现了幽默诙谐的审美特征,具有形式美与和谐美。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少数民族风情,使其在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方面具有重要价值。2014年,古蔺花灯“申遗”成功,但因其自身的发展局限和现代文化的冲击,现已陷入濒危境地,亟待保护与传承。
一、基本情况综述
(一)发展历史。关于古蔺花灯的发展历史,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始于唐代。其唱词曾这样叙述:“灯从唐朝起……王母娘娘害眼病,许下三十六盏灯……十二盏留在民间为花灯。”因此,根据唱词内容推测,古蔺花灯始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据光绪年间《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民风》记载:“正月自初八日始,各街竖灯杆,下搭灯棚,箫鼓喧阗,游人如蚁……谓之闹元宵……”[2]又据《古蔺县志》的相关记载,古蔺花灯在清代中叶就在民间盛行。
(二)分布范围。古蔺花灯以四川古蔺县为中心,在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广为流传。古蔺县内,古蔺花灯广泛分布于24个乡镇之中,其中永乐、太平、二郎、水口最为流行。目前,全县分布着大小规模不等的20余支花灯队,奢香传奇、永乐、姚家班、土城和丹桂等五支花灯队为民间古蔺花灯骨干队伍,它们承载着古蔺花灯复兴的希望。
(三)表演概述。古蔺花灯与节俗文化紧密相连。每年正月便是各花灯队活跃之时,他们走村串户,说唱吉祥。“灯首”组织灯班,另有一名“副灯首”辅助,其余人为“乐师”和“灯师”。腊月即开始“备灯”,包括组织灯舞队伍、服装、灯具以及蒲扇等。“挑选黄道吉日,称作‘择期’,一般情况下,正月初二,灯班在首场表演的主家进行‘起灯’后,便走村串户,唱春灯、贺新年。古蔺花灯表演流程要从‘参神’开始,然后‘翻折子’。”[3]如此反复,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罢灯”。
其表演通常在农家堂屋或院坝进行,所以其动作幅度较小,队形也无太大变化,多是二人在原地边唱边扭,或擦身交换位置。表演前,灯师们手举各式彩灯站在场地后方,呈半圆形,灯首举“花灯奉贺”的长方形牌灯站在场地中央,乐师们则手执锣、钹、鼓等民间打击乐器在牌灯前就座。古蔺花灯的表演者主要是“唐二”和“幺妹”(童子扮幺妹的规矩现已不再严格遵守),另有“打岔老者”,作为诙谐丑角在节目中穿梭逗趣,调动气氛。“一切准备就绪后,‘报子’率先上场‘开财门’,说四言八句吉利话,财门开后,请出唐二和幺妹开始表演。”[4]表演完毕,灯班敲锣打鼓离开主家来到村外河边,焚烧彩灯,即“送灯归天”。
表演过程中,道具以牌灯、八面灯、荷花灯为主,一般还会用到蒲扇、拂尘及方巾等。各种道具的运用和动作手法各不相同,道具和动作相映成趣,很是精妙。“古蔺花灯音乐融入了戏曲小调、山歌民歌等艺术元素,曲调优美动听,节奏鲜明,风格粗犷豪放。”[5]表演时,台上领唱,台下帮腔,观众亦是演员,两者融为一体,现场气氛热闹喜庆。唱词基本上都是一段体的上下句结构,曲调短小精干,通俗易懂。另外,在主要唱词后面还有丰富的可任意使用的衬词,衬词通常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口头禅(古蔺方言),这为花灯歌舞增添了几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外在形式美
古蔺花灯用动人的舞蹈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景象,以优美的歌曲旋律记录历代蔺州儿女日常故事,是其历经千年仍保持着顽强生命力,并形成独特艺术魅力的主要原因。
(一)语言美。备灯完毕,由“报子”上场“开财门”,在“开财门”道贺声中,体现了底层劳动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美好的祝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四言八句,增添了乡土趣味。古蔺花灯的主要内容是表现山区男女之间的纯朴爱情,传播公理良德及迎春送福等。古蔺花灯语言情趣妙不可言,幽默诙谐、粗犷豪放,让观众笑得前俯后仰、情绪昂扬。如花灯歌舞《干妹出嫁》的唱词:
“一把锄头二面快哟,
做些庄稼逗人爱;
苏二姐有心跟倒我哟,
黄瓜茄子吃不完。”[6]
其唱词生活气息浓郁,感情质朴无华。每唱完一句,众灯师和观众都要附合衬词,形成表演者与观众相互呼应的热闹场面。古蔺花灯表演时的方言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显示了山区儿女幽默诙谐、善良质朴的性格,具有个性鲜明的乡村文化审美特征。再如《朵朵红花送英雄》的唱词:
“手爬岩上手爬岩,
英雄花,朵朵红哟喂。
朵朵红花送英雄,
英雄花开朵朵红,
朵朵红花送英雄,
英雄何止千千万。
英雄花,朵朵红哟喂,
朵朵红花送英雄。”[7]
该唱词表达了古蔺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豪情壮志,亦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大团结精神,且语言朴实、韵律优美。
(二)绘画美。古蔺花灯服饰总体较为鲜艳。唐二戴乡间草帽,着浅蓝色镶白边中式对襟上衣、中式长裤,腰束红绸腰带,披浅黄色镶黑边坎肩外套,裤腿扎绑,脚穿草鞋。幺妹梳云髻,髻周围插满鲜花,耳坠银环,腕戴银镯,上身穿粉红绣花大襟上衣,下身穿绣花长裙,腰系深蓝蜡染白花镶白边短围裙,脚穿大红绣花鞋或黑色布鞋。唐二和幺妹的衣着打扮符合劳动人民质朴、喜庆的审美观。
古蔺花灯表演时需用道具多为彩灯,如牌灯、八面灯、莲台灯、荷花灯以及蝉儿灯等。这些各式各样的彩灯,用色大胆,造型别致精美,线条粗犷,形象生动,体现了民间手工艺人的劳动智慧与审美情趣。
(三)音乐美。“古蔺花灯在音乐方面有《古琴调》《锣鼓腔》《花灯调》三种韵腔和数以百计的传统曲调及唱词,音乐曲调多为一段体上下句结构,唱词用古蔺方言演唱。”[8]古蔺花灯歌舞以民间打击乐为主要伴奏,舞蹈和歌曲在敲锣打鼓的喧嚣声中进行,随着表演者的情绪变化,锣鼓敲击出轻重缓急不同的节奏。歌舞乐三者紧密配合,演员和观众不分彼此,表演所到之处歌声、锣鼓声、欢笑声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
蔺州大地上的广大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心灵去审视和体验生产生活中的美,将真挚情感融入灯舞之中,使其体现出完美的人格特征。看似唱笑打玩,实则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古蔺花灯是广大劳动者从心灵深处唱出的对生活的赞歌,它是世代蔺州儿女对历史与未来的真切呼唤和由衷期盼,也是蔺州人民人格精神的真实写照,体现着人民群众和谐浪漫的理想追求与自然本真的审美情趣。
(四)舞蹈及律动美。古蔺花灯的表演风格具有“要逗要笑、要拽要闹、要唱要跳”的特征,各角色的舞蹈律动各有其特点,其中尤以唐二与幺妹的双人造型为主要特色。“在唱歌时,舞蹈动作较单一,主要是男女主角随唱词的内容做象征性动作,而基本动作与各种双人造型,则是在锣鼓声中表演。舞蹈中的基本动作有‘矮子步’‘跳转步’‘踩十字’与‘双飞燕’等。”[9]各种造型都有名字,如龙凤翻身、鸳鸯展翅、观音坐莲台及金龙抱柱等,十分灵动。双人对舞的形式具有极高的舞蹈技巧,集传统的戏剧、舞蹈、说唱等文化艺术为一体,且灯舞又体现出诙谐幽默的审美特征。可以说,这种集唱、念、跳、打为一体的民间民俗表演艺术,充分展现了古蔺人民朴实、热情的性格。
大型汇演往往结合了火树银花烧火龙的精彩表演。元宵节时,舞“火龙”以庆祝新年,也借以祈求平安吉祥。舞时点燃彩色火龙身上的烟火,火龙伴着耀眼、飞溅的烟火在火树银花中翻腾起舞。舞龙者头戴草帽,身披蓑衣,穿宽松筒裤,脚着草鞋,持龙游舞,四周燃灯者手持烟花爆竹向火龙喷射,只见火龙翻滚,五彩缤纷。待至龙体烟火燃烧正旺时,舞龙者举起龙架跑至河边送龙归海。舞龙者和燃灯者交相呼应,舞蹈极具律动美,视觉冲击感极强,是古蔺花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古蔺花灯文化内涵
(一)内外关系和谐。古蔺花灯是一种群体性的生产生活娱乐方式,又是一种村民表达自我情感与美好愿望的村落性文化活动,集中体现了广大村民内在精神追求与村寨外在关系的和谐统一。
首先,其神话色彩增添了古蔺花灯的祈愿性质与民间信仰。据述,古蔺花灯是因王母娘娘而起。在许多神话传说中,她是幸福快乐、长寿安康的象征。通过表演前后举行庄重的“参神”“辞神”及“送灯归天”等带有宗教程式的祭祀活动,继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美好追求与自我满足。
其次,古蔺花灯是一种群体性活动,在群体之中,既有唱词、音乐、服装及道具的和谐之美,也有舞蹈的律动之美;既有表演程式上的行为美,也有舞灯人精神追求的内在美,它是各种内外关系的完美统一。
再次,古蔺人民通过古蔺花灯庆祝过去的一年生活幸福美好,祈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蔺花灯是古蔺人民在满足了物质需要的同时对精神娱乐的追求,体现了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
(二)人际关系和谐。古蔺花灯以文化艺术表演形式融合了古蔺地区26个民族间的社会关系,表现出人际关系方面的和谐美,以及邻里村寨关系、民族关系的和谐美。
第一,人际关系和谐。首先,古蔺花灯作为一种民间民俗文化,主要通过师徒、父子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经过千年代际传承而未绝,完美体现了代际之间的和谐关系。其次,逢年过节,灯班来到家中,舞灯、说吉祥话,祝福主家风调雨顺,主家受到祝福,其喜悦与幸福之情和灯班的锣鼓喧天交相辉映,共欢景象之下,人际关系也融洽了。
第二,邻里村寨关系和谐。古蔺花灯以古蔺为中心,流传于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赤水河中游地区。不同程度地分布在古蔺县的24个乡镇及黔北地区。灯班“点灯”后即串游各村寨,几乎村村寨寨出灯,家家户户迎灯,不论男女老少皆参与唱灯,预祝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福乐安康。之前的邻里纠纷与村寨矛盾都会在这种诚挚祝福中化解。
第三,民族关系和谐。古蔺地区是少数民族杂居地,以汉族民间歌舞为主要表演类型的古蔺花灯,使得世代居住于古蔺县及相邻的滇黔县镇的羌、苗、回、彝、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对此传统歌舞文化艺术进行传习交流,因此文化融合度强。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古蔺花灯这种文化艺术形态隐含着典型的地域特定情感,通过每年的“花灯”往来,反映当地居民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是联系民族情感的桥梁和纽带。
(三)人神关系和谐。人类在生产能力及认识能力都比较低下的情况下,对生老病死充满着无限的恐惧。于是,一个个象征健康长寿,甚至是永生与超脱的崇拜对象便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上古传说中的王母娘娘是掌管不死药的长生女神,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象征幸福快乐、长寿安康。古蔺花灯是为王母娘娘祈福的表演活动,通过举行庄重的“参神”“辞神”及“送灯归天”等宗教祭祀活动,祈求王母娘娘眼病早日康复,继而祈求子民幸福快乐、长寿安康,这种精神上的美好追求与民众的自我满足,达到了人神关系的和谐。
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蔺花灯的纪念意义已不仅仅是为王母娘娘祈福,还有当地人民对于祖先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曾经的人进行神化,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祖先的怀念和对祖宗神的崇拜,也体现了龙的传人具有正义、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在古蔺花灯的整个表演过程中,舞灯人怀着极其虔诚的心态,将当地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在天与神的面前,体现了人与神之间的和谐。
(四)人与自然相和谐。古蔺,世代坚持朴素的人与天合一的哲学理念,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的民俗歌舞艺术,也保持着人与自然相对和谐的状态。
古蔺花灯祈求王母娘娘早日康复,继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生命的理解,也强化了当地居民追求幸福快乐、长寿安康的心愿。在古蔺花灯的文化内涵中,自然是有灵性与生命的,人们对生命和大自然充满敬畏之情。不可否认,在当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这种精神既有利于加强环保教育,又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社会价值
古蔺花灯历经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从形式到内容都是艺术因子的文化形态,具有生产生活娱乐价值,以及具有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少数民族地方团结、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道德使命。
(一)生产生活娱乐价值。古蔺花灯是一项地区性乡间民俗,传统上属于一种节日喜庆性质的娱乐活动,具有广泛的生产生活娱乐价值。
其一,舞灯人自我愉悦。古蔺花灯作为一种节日喜庆性质的娱乐活动,它首先愉悦的是舞灯人的心,舞灯人祈求王母娘娘保佑风调雨顺,保佑人民长寿安康,这种精神上的美好追求,具有自我愉悦的价值意义。
其二,古蔺花灯是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在春节这个辞旧迎新、喜庆欢乐的时候,灯班锦上添花、载歌载舞说唱吉祥,主家受到祝福,其喜悦与幸福之情和灯班的锣鼓喧天交相辉映,表演完毕,主家照例给些“利是”,在短暂的时光中,主家与灯班身心愉悦,皆大欢喜。亦或逢年过节,主家请上一支花灯队伍,附近村民都会被邀请前来观赏,热闹非凡。值得一提的是,古蔺花灯的音乐融入戏曲小调、山歌民歌等元素,旋律优美动听、节奏鲜明,台上领唱,台下帮腔,观众亦是演员,台上台下互相呼应,情景妙不可言。用幽默、纯朴、粗犷、豪放的表演来打发闲暇时间,在既不严格要求表演内容的真实性,也不刻意追求深刻文化内涵的群体性狂欢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偏爱热闹与追求喜庆吉祥的心理,具有广泛的群体娱乐价值。
(二)促进社会和谐。古蔺花灯也是一种从多层面追求或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交流活动。其中渗透着舞灯人之间、代际之间、邻里宗族和村寨之间的和谐。
促进代际和谐。所谓代际和谐,第一是指灯班内部的代际和谐,即花灯文化艺术传承过程中师徒、父子关系的和谐。古蔺花灯历经千年的代际传承至今而未绝,完美体现了代际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二是指古蔺花灯的教育意义。古蔺花灯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已然产生教育后代的重要作用。“花灯文化艺术的传授过程,是晚辈向长辈学习、交流与沟通的过程,”[10]有利于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吸取经验教训,有益于晚辈不断成长;古蔺花灯作为古蔺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和民间信仰文艺活动,必然内含深刻的人文因子,灯舞以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为主,内容既有歌颂山区男女之间纯朴爱情,也有传播公理良俗等,以及教育、引导下一代保护自然、尊老爱幼及关心团结他人等。所以,古蔺花灯在传承过程中起着人文精神的教育作用。
促进乡村之间的和谐。一方面,因古蔺花灯是一种民间民俗活动,坚持以“和乐”为主,集体创作、表演、传承,当地村民也自觉支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较高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唱花灯极大地丰富了当地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和因农民工进城务工带来的“空巢老人”问题和一系列矛盾。另外,与古蔺邻近的云南、贵州两省村寨也有花灯活动,每年举办各种灯会,各村寨灯班竞相参加,有效促进了村落之间的和谐。
(三)促进少数民族地方团结。古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古蔺花灯具有巨大的凝聚人心的力量。区域内各民族“和而不同,凝而聚之”,在安定、和谐、团结、友爱、互助的乡村生活里,这种凝聚力经受住了历史与岁月的考验,具有促进少数民族地方团结的重要意义。
古蔺花灯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群体性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与当地传统的邻里宗族关系和民族关系有着密切联系。从起灯、跳灯及罢灯,整个过程无不体现古蔺人民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全民参与,无论什么民族,大家同心协力,这样,既体现了古蔺花灯表演的盛大与隆重,也因群众的广泛参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宗族邻里之间的交流,加强村寨间的联系,有效增强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同时,随着花灯文化的发展,古蔺人民对于古蔺花灯这种民族区域地方文化遗产价值具有认同感,强化了当地各民族“和而不同”的自我价值意识,对促进少数民族地方团结有着重要意义。
(四)文化交流与传承。古蔺花灯以音乐、戏剧、舞蹈及绘画等形式表达古蔺地区广大人民祈求风调雨顺、福乐安康的心理,展示的是山区人民贺年庆春、说唱吉祥的喜庆文化,交流与传承的是民间民俗歌舞艺术、灯具制作、民间信仰等非物质文化,是古蔺地区多种文化融于一体的独特的民俗歌舞文化艺术形态,具有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价值。
五、古蔺花灯的传承与保护
纵观古蔺花灯,其发展轨迹大致是由歌舞、说唱,发展为戏剧。它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始终保持着和山里人一样幽默诙谐、纯朴粗犷的特征,受到山区人民的喜爱。
但是,古蔺花灯却因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而面临严峻的形势。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过程中,众多古老的民间艺术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艺术传承问题,珍贵的古蔺花灯亦未能幸免。1980年以后,古蔺花灯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主要是因为能表演花灯的艺人和观众锐减。花灯表演乡镇由20世纪80年代的27个锐减到现在不足10个,再加上老艺人的相继离去,带走了文化记忆与艺术精髓,对主要靠口耳相传为传承途径的古蔺花灯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保护,这种文化遗产会陷入断层和失传的境地。
近年来,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地方政府对古蔺花灯的传承及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其传承、保护工作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第一,建档立卡。普查摸底,搜集、记录民间素材,力求掌握其基本现状,建立完整、系统的档案资料。
第二,保存成果。对已经建档的文字、音像资料备份保存。
第三,传承引导。加强对传承人的鼓励与支持,包括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支持,使传承人积极而又有能力参加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利用现代技术对花灯进行艺术加工,去粗存精。
第四,积极传播。花费巨资录制《古蔺花灯》专题光碟,积极走进校园,主动走近青少年。另外,建立专题网站,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更加广泛而深入地了解这一优秀的民俗文化艺术。
第五,加大保护力度。投入专项资金,组建工作队伍,继续深挖古蔺花灯文化内涵。
第六,以开发促发展。以保护为前提,注重创新,以灯养灯。
古蔺花灯是四川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瑰宝,应以成功“申遗”为契机,以合理开发、促进保护为理念,建立有效机制,对古蔺花灯进行科学保护,促进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古蔺花灯作为一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将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1]姚德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上[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3,35-36.
[2]王有德.古蔺花灯的申遗之路[J].文化月刊,2015,(6):74-79.
[3]银进康.论“叙泸河”花灯艺术的审美特征与传承保护[J].四川戏剧,2011,(4):4.
[4]王有德.古蔺花灯的申遗之路[J].文化月刊,2015,(6):74-79.
[5]邱金国.南方“二人转”——古蔺花灯[J].乡镇论坛,2013,(13):35-35.
[6]古蔺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古蔺花灯[M].泸州市利川印务社,2005.
[7]古蔺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古蔺花灯[M].泸州市利川印务社,2005.
[8]银进康.论“叙泸河”花灯艺术的审美特征与传承保护[J].四川戏剧,2011,(4):4.
[9]王有德.古蔺花灯的申遗之路[J].文化月刊,2015,(6):74-79.
[10]桑斯尔,孔慎为,杨婧,周宁.古蔺花灯舞蹈文化内涵及其传承保护[J].中华少年,2015,(17):11-13.
J82
A
1007-0125(2017)09-0014-04
第一作者:罗 腾(1994-),男,汉族,四川泸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作者:胡 晓(1995-),女,汉族,四川泸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