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作业: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助推器
2017-11-15韩静
韩静
【摘 要】文章研究了个性化作业在SY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的作用和实践效果。研究对象为SY小学二年级学生,共52人(男生28人,女生24人)。研究首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错因进行归纳分析;针对以上错因进行个性化作业体系的设计,包含分成式课堂作业、个性化课后作业和个性化评价三部分;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两个班级进行了对照实施。研究结果表明:个性化作业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中作用效果显著(P值<0.01),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最后,针对个性化作业在其他学科领域的推广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低年级计算;错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7-0033-02
一、研究背景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等方面均千差万别,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为明显,使得传统的统一化教学管理不断暴露弊端。
个性化作业的主旨在于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将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巩固性和创新型相联系,设计思考性和实践性一体式的作业。个性化作业设计主要涉及两部分: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课后习题的设计,设计出属于每个学生也是最适合他自己的作业,在遵循学生主体性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使其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实现因材施教、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以及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和丰富性的目的。
本研究將个性化作业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首先总结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错因,然后分别从分层式课堂作业、个性化课后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评价方面进行个性化作业体系的设计,最后以SY小学二年级两个班级为对象进行了实践分析。本研究对于提高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具有参考意义,为教师提供了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依据,并为个性化作业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二、小学低年级计算错因分析
笔者长期从事一线低年级数学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将小学低年级计算错误归因分为知识性错误、认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3个方面。
低年级计算中的知识性错误包括口算错误和计算方法理解的偏差。笔者根据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口算错误,将其分为口诀混淆错误、进位错误、对位错误和算理不清错误4大类型,具体分析如下:
不少刚接触计算的低年级学生容易将乘除法口诀与加减法口诀混淆。这类错误尤其在进行三位数的乘法时出现频次较高,学生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容易将所有步骤都按照乘法进行运算;进位错误,尤其在多位数相乘时,中间过程涉及多次相乘和相加运算,在列竖式运算时这些中间计算往往依赖于心算,许多学生口算基本功不扎实在多次运算后容易出现进位错误。比如,529×48需要九次加和与六次相乘运算,心算基本功一不扎实就会出错;对位错误,这类错误在竖式计算中出现相对较少,但笔者发现在许多低年级学生在草稿纸上的运算中,此类错误还是较为常见,原因在于许多低年级学生草稿纸上运算时书写潦草、随意;算理不清错误,这类错误是学生在进行计算过程中由于方法不清楚而产生的错误,其中尤其是当因数末尾或中间出现0的三位数乘法,不少学生对0的处理不清楚导致计算失误。
认知性错误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策略选择不当而产生的错误。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方法多了之后,容易出现选择困难,以及方法混淆的情况。
心理性错误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因解题态度不端正和不良解题习惯而引起的错误。许多家长及老师口中的粗心大意其实都是指这类错误类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计算,做完作业也没有检验的习惯。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学生的计算能力自然会大大降低。
三、小学低年级计算个性化作业设计
针对以上总结的小学低年级计算错因,研究别从分层式课堂作业、个性化课后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评价方面进行个性化作业体系设计。
1. 分层式课堂作业设计
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在学习上,由于学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导致有的学得好,有的相对较差,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必须兼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对不同计算能力和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堂作业,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和自由。计算方法掌握较好的学生则会继续保持学习的热度,而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则可以体会到自己计算能力点点滴滴的提升,建立自己对计算的信心。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计算能力情况出发,分上、中、下3个层次来设计,考虑个别差异,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相应的作业,为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计算的小能手。
2. 个性化课后作业设计
个性化计算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其实更多地体现在课后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在计算方法教学的初期可以尝试多让学生在课后练习错题,加强对错因的理解,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作业的计算正确率。由于家庭教育及接受知识的程度不同,应该在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动态调整。在个性化作业的实践中,笔者通常对学习认真、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降低基础性练习作业的比重,更多地让这些学生做一些思考性和启发性的计算练习;而另一方面针对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懈怠的学生,则提高基础练习的比重。课后个性化作业不仅体现在题型,还体现在难度的分级方面,根据学生计算能力水平的不同,制定基础、提高、超越3个目标。
3. 个性化作业评价
笔者将个性化作业应用到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在作业的评价方式上将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在给学生评价时,为了激励学生学习计算的动力和兴趣,尽可能采用鼓励性评语,让学生觉得只要自己学习态度端正,即使出现计算错误,也会得到老师公正和客观的评价。低年级作业的评价过程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高分,而是更多地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给予改正机会,让学生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态度。
四、实施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个性化作业在SY小学二年三班和五班进行实践,时间为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1月20日。研究基于“病例—对照”方法设计了两组实验对象,其中三班实施个性化作业,作为实验的病例组,五班未实施个性化作业,作为实验的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实践期间内分别进行了10次计算测验,分别对每位学生的测验成绩取平均值,并对全班测验的平均成绩进行频次统计,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发现,实施个性化作业的班级在80~90分,以及90分以上两个分数段的人数明显要高于未实施个性化作业的班级。同时,位于60分以下及60~70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在实施个性化作业后明显减少。此外,通过似然比检验,可以发现χ2=31.95(P值<0.01),统计学意义上表明实施个性化后的总体结果要显著优于未实施个性化作业。
此外,笔者发现除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及课堂的活跃性都取得了较好的提升。个性化作业不仅带动了学生在低年级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使得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热度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
个性化作业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的实践增强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此外,通过差异化的课堂和课后作业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梅芳.关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2] 许秀丽.设计个性化练习[J].小学教学研究,2001,(9):1-2.
[3] 韩淑惠.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错误归因分析及策略[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2,(11):92-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