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兴趣培养

2017-11-15谢芳红

求知导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三年级习作兴趣

谢芳红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习作,由于初次接触习作,很多学生不习惯,降低了习作学习的效率,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文章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提出了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兴趣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三年级;习作;兴趣

小学生习作是指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习作,从而逐步达到能够自己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目的的习作方式。学生在三年级正式接触习作之初,由于在以往的学习中缺乏相关认知,导致学生在习作中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造成很多学生习作时不知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影响到学生的习作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习作学习。

一、学生采取的策略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习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素材的積累,只有进行素材的积累,学生才能在习作中有的放矢。素材的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在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时,学生需要扩大观察范围,观察不同的事物。学生可以观察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奇闻轶事、自然风光以及动植物等,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事物,可以帮助自己在习作中适应不同的题材类型,这样能够提升学生习作的信心,增强学生兴趣。

2.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学生在习作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这就需要学生在业余时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在选择书籍种类时,学生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兴趣,另一方面需要参考教师的建议,保证书籍选择的合理性。通过阅读书籍,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习作技巧,将这些习作技巧运用于写作中,能够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不仅如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3.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

学生只有在实战中才能对习作技巧加深理解,掌握方法,因此需要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习作任务后,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题材进行写作。在练笔时需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在习作的初期阶段,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记录下来,随着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可以拓宽自身的习作范围。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够为学生的习作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二、教师采取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之间在思维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时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关于教学活动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应积极采纳。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时还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对学生存在歧视心理,以及时解决学生习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2.开展竞赛活动

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还可以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来进行。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习作竞赛,并对竞赛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竞赛活动的举办具有多重意义。首先,通过竞赛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习作能力,从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其次,竞赛活动可以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最后,竞赛活动的举办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评价以鼓励为主

习作教学完成后,教师会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习作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三年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理发育不成熟,如果在点评时过分指责学生存在的不足,很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习作兴趣。因此,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教师需要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对学生习作中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总而言之,任何活动的开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同样如此。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时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仅如此,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保证活动能够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冯建芳.浅谈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起步指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

[2]兰 燕.如何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兴趣[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年级习作兴趣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三年级英语对话课错例分析及评价作业探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