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生涯规划课“自我探索”部分中的实践

2017-11-15李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30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体验式教学

李妍

〔摘要〕高考改革方案颁布后,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凸显,“生涯规划课”也逐渐成为不少高中学校的必修课程。其中“自我探索”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于生涯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生涯教育;自我探索;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0-0031-04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的高考改革制度旨在“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而这一方案的出台也促使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其所具有的培养学生选择能力的重要作用,站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成为教育的热点话题[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开展中,不乏讲座、咨询、职业体验、职业调研、心理测试等各种教育形式。

然而,“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所以,想要实现普及性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然要依托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课程这种最常见、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和指导[2]。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政策、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新高考改革后,“职业生涯规划课”在高中的普及率依然不高,课程开设缺乏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2]。因此,在当下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高中生涯规划课”的课程建设,以帮助更广大高中生科学、系统地做好生涯选择与目标管理。

一、高中生涯规划课的主要内容

跨入高中的学生进入青年初期,他们的心理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鉴别能力和自主意识也有了相当大的提升,更加渴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展,因此,高中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5]。

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生涯规划方法以及新高考改革方案中对选科选考的相关要求,多数浙江、上海高中生涯规划课校本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涯规划的基本认识,包含生涯规划方法、生涯发展阶段、生涯角色等内容;

2.自我探索部分,包含对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入探讨,这部分属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中最为基础,同时也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3.职业认知部分,包含对职业的认识,对职业行业信息的采集等内容;

4.专业认知部分,包含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专业的探索以及对大学的探索;

5.生涯决策部分,包含了决策的方法以及如何完成“选考”抉择;

6.生涯管理部分,包含目标管理、学习管理、时间管理、人际管理、压力管理等内容。最后,结合整学年的生涯課程学习,指导学生完成“高中生涯规划书”。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及在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优势

研究表明,学习方式影响人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个成年人通过阅读可学到10%;通过听可学到15%,而通过体验却能学习到80%。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验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4]。

在生涯规划课的教学中,“体验式教学”遵循“学生主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教学设计启发性与情感性相结合”的原则,是经常被应用的教学方法[5]。其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常被采用的有课堂讨论、项目导向、任务引领、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实验操作、查阅资料、演讲辩论、问卷调查等[6]。“体验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增强师生及生生互动,促进学生的感悟反思,从而提升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生涯规划课“自我探索”部分中的实践应用

笔者作为心理教师,于高一年级任教“高中生涯规划”学科两年,在实践过程中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之中。特别是在课程的“自我探索”部分中,体验式教学充分展现出趣味性强、实效性、适切性高等特点。

(一)兴趣探索

这一部分包括两课时。在第一课“兴趣万花筒”中,笔者利用“体验式教学”活动“兴趣星空图”,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或令自己感到愉快的事件进行了梳理,并填写在“星空图”之中。随后,向学生讲解兴趣的三个层级(即“感官兴趣”“乐趣”与“志趣”),请学生反观星空图中的兴趣,亲自对它们进行划分与整理,将其分类填写在“兴趣金字塔”中的三个不同层级之中。并请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探讨应当如何培养兴趣,从“感官兴趣”走向“志趣”。

在小组的总结与分享中,很多学生表示通过参与活动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兴趣大部分都停留在最低级的“感官兴趣”水平,未来需要从自己的兴趣中挖掘共性,深入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不断学习、不断应用,使“兴趣”向更高层级发展。

兴趣探索的第二课“我的岛屿计划”则基于“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的理论依据展开活动设计。教师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冥想岛、井然岛、富庶岛、友善岛、自然岛、浪漫岛,对应六种职业兴趣类型。在主体活动中请学生从提供的多位名人中选择本岛屿的代言人,并总结每种职业兴趣者的特点。

随后,教师创设了两个活动情境:

情境1——评选“最佳岛民”,请小组讨论总结评选标准。在小组分享中,大部分学生都提到了性格、能力、价值观、兴趣等类别的内容,继而教师归纳总结出生涯规划关于“自我探索”的具体方法。

情境2——为筹备“海岛联欢会”,岛务委员会要从六个岛屿中招聘一名最优秀的“器乐教师”和一名最优秀的“餐厅服务生”,请各个岛屿自行申报,并说明推荐理由。endprint

通过各个小组的激烈竞争,学生们发现,不同的职业兴趣可能对应同一种的职业,同一种职业也可能需要我们具备多种职业兴趣。不同的职业兴趣者拥有着各自不同的职业优势,我们每个人也应当在当下和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地对个人性格与能力进行有意的塑造和完善。

(二)能力探索

在能力探索部分中,笔者主要基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及“技能三核理论”进行课程设计。在“能力大盘点”一课中,教师列举九大多元智能,对应不同的“智能”设计不同的挑战题目,例如,数列及图形推理(数理逻辑智能)、图形翻转测验(空间智能)、用肢体表演出印象深刻的童年故事(身体运动智能)、现场情绪识别并赞美他人(人际智能)、分辨音阶及节拍(音乐智能)等。请各小组成员结合小组人员的能力优势预先选择三个挑战项目后,教师下发具体的挑战内容,请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讨论完成。随后,带领全班逐道题进行分享与展示,并对三道题均答对的小组进行奖励。在“智能大PK”这一体验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反思并初步验证了个人的能力优势,也在团队合作中收获了创意与快乐。

多元智能展现了每个人先天的能力优势特点,而后天的技能训练更加不容忽视。在“人才技能核”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人才大搜索”这一活动。对保险业务员、總经理助理、会计师、少儿英语教师、软件工程师、心理咨询师六种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逐一作介绍,请六个小组作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结合岗位工作内容,讨论并拟定招聘启事(即对应聘人才的要求)。各个小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任职者的年龄、学历、专业、具体职业技能、通用能力、品质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教师最后总结出“技能三核”的具体内容,即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各组学生在分享过程中,都能清楚、准确地说明三种技能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自我管理技能”的核心地位。

(三)气质探索

在生涯课“我的气质类型”的设计过程中,笔者基于“气质类型理论”基础——按人的先天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不用类型。教师讲解四种气质类型后,播放电视剧《甄嬛传》片段,请学生们甄辨甄嬛、沈眉庄、夏冬春、安陵容分别属于何种气质类型。并通过“体验式教学”活动——“迟到风波”,创设了四人穿越后结伴同行去看话剧,结果因为迟到被检票员拦下不准进入的情境。教师现场请四名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呈现四位“小主”的不同表现,并请学生们归纳出四种不同气质类型人的特点。

随后,教师展开活动“非你莫属”,探索气质类型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提供文字校对员、销售代表、市场部主管、网页艺术设计、客服代表、电视购物主持人几个岗位。请各小组进行讨论,将岗位与四位“小主”进行连线,说明原因,归纳不同气质类型者适合的职业岗位特点。学生在分享中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连线和归纳,还能够表达出“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气质均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等个人感悟。

(四)性格探索

在气质类型探索后,笔者又带领学生完成了两节课的“性格探索”,分别是“性格之我见”与“疯狂动物城”。在“性格之我见”一课中,笔者旨在使学生对性格与职业选择之间建立初步认识与连接,并对个人的性格特点进行探索与梳理。为此,设计了“猎头行动”这一活动,提供了客服代表、销售代表、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经理几个岗位,请各小组结合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性格特点的要求,在组内或班内进行大搜索,看一看哪些同学适合从事以上职业,并说明原因。活动中,学生可以归纳出性格对于职业选择的影响,并能总结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的性格特点。

随后的“特质苹果树”活动则是请学生们从包含了几十种特质苹果的苹果树上用红笔圈选出自己认为自己具备的特质;并请小组同学用黄笔和绿笔圈选出当事人具备的特质。最后,记录卡的主人对苹果树上的“特质圈选”情况进行归纳汇总,并填入“周哈里窗”,引导学生在未来能够不断加强自我认知、善于展示与表达自我,在实践中扬长补短。

性格探索第二课“疯狂动物城”则是笔者基于“MBTI职业性格测试”进行设计的。首先,笔者结合“迈尔斯·布里克斯类型标准”,带领学生通过四道测试题对自己职业性格进行初步探索,将学生分为十六种不同职业性格类型,这十六种类型对应了十六种不同的动物,这一“拟物化”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形象化认识。

随后,笔者设计了体验活动“汽车集团模拟招聘”,提出了汽车集团对外招聘的六个岗位“市场拓展项目经理”“企业文化培训师”“数据分析师”“汽车机械装配师”“汽车外形设计师”“办公室文员”,六个小组各对应招聘一个职业岗位。全班所有的“小动物”们认真撰写“个人简历”,依照个人性格与兴趣申报较感兴趣的前两个职业岗位,写明自己的相关经历及个人性格品质优势。随后全班进行简历投递,将个人简历投递于志愿岗位的对应小组处。之后,各小组结合岗位要求,从全部投递者当中讨论筛选出适合的人员进行聘用。在此过程中,讨论每一种职业兴趣类型中哪几种小动物比较多,这些应聘的同学有什么性格上的共性;最终的录取者优势在于何处;未被录取的同学在性格养成方面还应提升和完善的地方是什么。

在这一体验活动中,全班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对性格与职业选择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更进一步明确了个人的性格优势与不足。

(五)价值观探索

在“自我探索”单元的最后一部分“价值观探索”中,笔者以经典的体验活动“价值拍卖”作为主体活动。结合洛克的十三种价值观,确定了本次拍卖的十三种拍品,即“过人的智慧”“帅气/美丽的外表”“健康活到100岁”“幸福美满的家庭”“500万美元”“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为一名国家领袖”“得到身边人的认可”“主宰自己的生活”“悠闲快乐的生活”“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工作”“随时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机会”“开办福利机构,帮助更多人”。每人手中提供五千元,每件商品底价五百元,每次加价不少于一百元。教师向每名学生下发“竞拍计划表”,请学生们按照个人想法对五千元基金进行规划,使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初步探索。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商议、规划,讨论完成后开启“价值拍卖会”,依次竞拍十三件商品。拍卖完成后,请大家思考所拍得的物品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是否有后悔的情况,以及在拍卖过程中自己的心情如何,有哪些感悟与收获。在参与这一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经过初选、拍卖与反思,一步步引发思考与感悟,使个人价值观逐渐清晰。课上的探索过程也为课下完成“职业价值观测试”做好了铺垫与准备。endprint

笔者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利用八课时带领学生对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价值观五个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并配合使用相关心理学测试,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了自我认识,为后期做好生涯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反思与展望

在生涯规划课的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与一般讲授式的教学方式相比优势明显。而在实际的设计与操作过程中,依然有以下几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1.情境设置要与主题内容紧密联系,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2.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3.创设的情境要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所思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4.要加强教师的组织与引导能力。“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增强临场应变能力。

5.增强体验的内化与应用,不断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总之,借助全方位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直接、具体和丰富的体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调动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体验式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养成在实践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这一模式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发展方向。然而,把“体验式教学”的方法融入生涯规划课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特别是在“职业探索”与“专业探索”方面,体验活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另外,为建立和保障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还应从政策上保障课程实施,并通过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教育教学实践设计开发系统化的课程,做好校本化推进。同时,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涯规划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生涯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争取未来能够自上而下,科学、系统、有序、有效地推进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静.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教育发展研究[J],2015(10):32-38.

[2]刘家伟.新高考背景下我国普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6.

[3]韩秀.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9):40-41.

[4]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70-71.

[5]廖志丹.“体验式教学”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探索[J].思想工作探索,2009(4):58-59.

[6]张波.“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J].黑河学刊.2012(4):145-146.

(作者单位:天津市瑞景中学,天津,300134)

编辑/于 洪 终校/杜文姬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体验式教学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
北京中学课堂兴起“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