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材内容变化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作用
2017-11-15王菊香
王菊香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之以前的传统学习模式,在多样化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机械被动、单一封闭的学习方式依然广泛存在。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让学生在有限的高中学习阶段主动而多样地发展,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呢?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通过内容的变化给我们作了这方面的引导。
关键词:教材;内容变化;引导;学习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019-3
落实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核心素养的落实,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为保障。教材有着引导课程方向的作用,也包括对学习方式的引导。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通过对知识结构、素材内容的调整,矫正了以往“重验证,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等不利于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弊端,旨在从源头上改变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途径的状况,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单一、被动接受向自主、多样、主动探索转变,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下面以《物理1》中的两处编写变化为例,谈谈其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作用。
1 “平行四边形定则”内容的变化——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如表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的固有的需要”。而“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恰恰能够满足人内心的这种需要。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优化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将“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化为“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曲折与乐趣,感受成功,收获自信,树立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有效促进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由表1可见,在“平行四邊形定则”内容的编写上,原教材是直接告诉了学生如何作平行四边形、量对角线的长度及实验结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按照教材指示的步骤机械地进行操作,既体验不到实验过程的艰辛与曲折,也享受不到发现“平行四边形定则”带给他们的喜悦,只是对教材给出的结论进行了验证。显然,这种“照方抓药”做实验的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维潜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现教材的编写方式是通过4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最终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发现“平行四边形定则”,学会求合力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发现”和“获取”过程。我们看到,这种编写方式注重给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同时又指出了探究的方向,是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典型案例。学生在这种手脑并用的实验过程中既能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还能享受到学有所获带给他们的喜悦之情,增强学习信心,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尤为可贵的是会让学生逐渐习惯于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被动“等吃”的学习习惯,获取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
2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内容的变化——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变“二传”为“一传”,努力促进学生与教材等课程资源的直接联系,让学生与知识直接对话;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过程,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运动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原教材把它与运动学的另一个重要规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安排在了同一节。其编写方是:从平均速度的定义出发,由x=vt,结合公式v=(v0+vt)/2及vt=v0+at,推导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2。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这种编写方式太过于“简洁”,忽视了规律的推导过程对学生领会思想、感悟方法、发展思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也不利于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等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现教材则把它单独列为一节内容,知识结构、素材内容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旨在让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由易到难、有理有据地进行学习。变化后的本节内容,不仅引导学生在思维的缓慢爬坡中推导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而且使学生明白了规律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对规律物理意义的深层次理解,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其编写方式如下:
(1)提出问题:通过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引导学生理解: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像下面矩形的“面积”。然后,提出问题: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与它的v-t图像,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2)渗透方法:提出问题后,教材没有急于进行公式推导,而是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其内容是一位往届同学所做的“探究小车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记录中给出了该同学用某种方法得到的物体在0,1,2,3,4,5几个位置的瞬时速度……。然后是教师与A、B两位同学用对话的方式就“估算”进行的讨论:
老师:能不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学生A:能。可以用下面的办法估算:
x=0.38×0.1+0.63×0.1+…+1.38×0.1=…
学生B:这个办法不好。
学生A:老师要求的是“估算”,这个办法是可以的。
老师:你们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当时间间隔取0.04 s,0.02 s,……误差会怎样?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显然,编者设计这个“思考与讨论”的目的,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师生对话内容,经历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自主学习过程,加强学生与教材及教师、同学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使学生在阅读、讨论中感悟“以恒代变”的科学方法,体会“微元”思想,学会“估算”方法,为后面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推导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做好思想及方法上的铺垫。endprint
(3)推导公式:“按照上面讨论中提出的思想,我们通过v-t图像,研究以初速度v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
“先把物体的运动分成几个小段,例如算一个小段,在v-t图中,每小段起始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由相应的纵坐标表示(如图1乙)……5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近似地代表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
“当然,上面的做法是粗糙的。为了精确一些,可以把运动过程划分为更多的小段,如图1丙……”
从甲图到丁图,教材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经历了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过程。具体来说:
(1)引导学生从“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相当于v-t图像下的‘面积”获得启发,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利用“思考与讨论”渗透思想,铺垫方法;
(3)用四幅图文并茂的图像,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感悟“化整为零,以恒代变;积零为整,再取极限”的科学方法;
(4)利用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出公式:
x=v0t+
可以看出,现教材的这种编写思路,本质上就是一种科学探究,是有学生思维深度参与的既有过程又有方法,既有行为又有思维的探究学习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理论探究。综观整节内容,编者有意识地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恒代变”科学方法的应用,“极限”思想的渗透,处理变量问题的方法融入到了一个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着文本内容的引导不断深化,方法在与文本内容的对话中根植于头脑,知识在行为与思维的双重参与中实现了主动建构,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过程、重方法”理念得以实实在在落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典型案例。
改变学习方式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任务,改变学习方式的核心是让学生不做被动的“知识容器”,而是做一个“探索者”,去主动、有效、快乐地学习。文中的两个例子,是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论探究进行自主学习的典型案例。体现了教材力图从改变素材的知识结构和呈现方式着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意图。因此,我们要关注教材内容的变化,要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的每一处编写变化不仅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更是包含着编者对教师“教”的方式及学生“学”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的意图,也是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切入点。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变化处认真研究,仔细推敲,用心领会;要精心设计能够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多样化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行为、思维在“动”“静”之间转换,避免单一、机械的学习方式给学生造成的枯燥感和疲劳感,使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常态方式,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物理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物理 第一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师培训手册(物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栏目编辑 刘 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