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留学生使用“可”的偏误研究

2017-11-15

长江丛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偏误语料

孙 羽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留学生使用“可”的偏误研究

孙 羽

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集的“可”的偏误语料为研究对象,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使用“可”一词的偏误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文中总结“可”的偏误类型、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可”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可 偏误 语料库

一、研究现状

“可”的本体研究理论系统,成果颇丰。下面根据四本词典的注释,对“可”的本体研究成果进行概述:

《现代汉语八百词》(2012)增订本中收录的词性有三:(1)助动词,一是表示许可或可能,同“可以”。用于书面,口语中只用于正反对举,如:“不可分割”、“可望而不可即”等。在这些语境中会有与“可”相反的否定词,或是由“可”连接一对反义词。二是表示值得。多用于“可+动词+的”的结构,如:北京可游览的地方不少。(2)副词,一是表强调语气,程度由轻到重都有,“可”用于一般陈述语句,有时稍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常见有“可+动词”和“可+不+形容词”两种句式,如:他可没说过这话。还可以用于反问句和祈使句,用于祈使句时强调必须如此,有恳切劝导的语义;也可以用于感叹句,同时句末用语气助词。二是表示疑问。多用于比较早期的著作,现在少用。(3)连词,表示转折,但是。可用在主语前或主语后。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1998)中收录“可”的词性有二:(1)副词,一是有“确实”、“的确”的意思,表示强调的语气。二是用在祈使句里,强调某种要求、劝导或者希望。三是用在感叹句或者疑问句里,表示加强语气,句子末多用语气助词。在反问句里,“可”用在句子开头;“可是”作为副词,意思同“可”一样,只是语气比“可”重些,一般不用于反问句。(2)连词,有“但是”、“却”的意思,表示转折,可以用在主语前面。

杨惠芬在《副词“可”的语义及用法》(1993)中,按不同的句式对“可”的语义和语用规律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根据句类将其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在陈述句中,是轻说语气,表示所述之真实性,含有“真的”、“确实”、“的确”的意思,主要有三种句式,分别是:①可+不+形容词;②可+动词结构;③可+“是”字结构。(2)在感叹句中,有轻说、重说两种情况:①轻说,有“确实”的意思,表示强调,带有感叹语气,主要有三种句式,分别是:a.可+形容词+了/啊;b.可+真+形容词/“有+名词组”+呀;c.可+动词/动词结构+了/啊。②重说,主要有两种情况:a.可+形容词/心理状态动词+了/啦/呢;b.可+动词/动词结构+了。(3)在祈使句中,有“一定”、“千万”、“无论如何”的意思,即“强调必须如此”,它表示说话者的恳切之情,有拉近祈使距离的语法功能。“可”的这一语法功能决定了它多用于表示叮嘱或告诫、请求或要求、规劝或禁止的祈使句中,而不能用于强制性命令(如军队的命令)的祈使句中。(4)在疑问句中,有两种类型:①“可”用在询问中主要有两种情况:a.“可”用在是非问的句子中,表示询问的语气,有“是否”的意思;b.“可”用在特指问的句子中,起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有“到底”“究竟”的意思。②用在反问句中,同样有两种情况:a.“可”用在是非问的反问句中,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有“难道”的意思;b.可”用在特指问的反问句中,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有“到底”“究竟”的意思。⑸在复句中,“可”用在转折复句的后一个分句中,或者在单句中,用在具有转折语义的语境中(如对话),表示语义的转折,轻说。

罗晓英、邵敬敏在《副词“可”的语义分化及其语用解释》(2006)中通过对比的方法,逐条分析副词“可”的语义,描述语义框架,划分不同的层级。用“可1”和“可2”来分别表示顺承和逆承,进而细致描写“弱式转折”与“强式转折”的差异、“隐性对比”与“显性对比”的不同、以及“隐性转折”与“显性转折”的不同,最后运用语义特征和焦点理论分析语用特点。

二、语料来源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源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按关键词“可—按词搜索—错误(所有)”进行搜索,共有“可”的偏误语料105条。本文对这105条偏误语料进行大致的分类和分析,所举例子均为语料库内容,不保留编号,括号内为偏误者的错误用法,括号前面是正确的词。遗漏例子中,括号内为学生遗漏的部分。

三、偏误类型

“可”的语义系统较为复杂,语用功能较为多样,交际价值极高。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收录的“可”的105条错误使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误用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误用的主要原因是词义相近。“可”的105条偏误语料中,误用的有54条,据此,可以总结出“可”误用的主要规律。

(1)“可”与“很”的误用:在54条误用的语料中,“可”与“很”的误用有10条,是情况比较严重的误用偏误。例如:

①在那个公司我的成就是很(可)显著的。

②“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情况,在我们社会里很(可)容易找到例子。

③在形成孩子性格方面父母的性格以及父母所创造的家庭环境很(可)重要。

“可”与“很”误用的主要原因是词义相近,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区分两者相近的词义。语料中这一类的偏误主要集中在“可/很+形容词性短语”这一结构上。首先,“很+形容词性短语”的结构在句子中可以做谓语、定语、补语和状语。做谓语、定语和补语时主要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客观评述;做状语是强调动作的程度,有主观评价的语义。“可+形容词性短语”的结构在句子中可以做谓语和补语。做谓语时强调语气,多用于感叹句,句末大多有语气词,有夸张语气。做补语时动词多为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前多有“真”、“太”等副词修饰。其次,“很+动词性短语”一般表示主观评价或强调,有重音,语用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可+动词性短语”结构中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这里的动词性短语一般不再受其他副词成分修饰。

(2)“可”与“可以”的误用:在54条误用的语料中,“可”与“可以”的误用占7条,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常犯的错误,其主要原因仍是两者的语义太过相似。例如:

④对服装设计这一门学问是从小就深感兴趣的,特别是对女性服装的设计。这也由于我个人的身材矮小,故专读此科以可(可以)在服装方面突出我自己。

⑤我对于这次旅游所见到的可以(可)说开了我的眼界也带给了我丰富的经验。

“可”与“可以”的误用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应该用“可”却用了“可以”,“可以”是助动词,没有连词的用法,也没有表转折的语义;不可以用在成语当中;不可以用在一些“可”的固定搭配中。“可”的单音节决定了它可以用在一些语音紧凑,或者文言的句式中,“可以”不可以。二是应该用“可以”却用了“可”,“可以”的词性决定了它的主语是施事,后面一般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可”的主语一般是受事。

(3)“可”与“会”的误用:在54条误用的语料中,“可”与“会”的误用占5条。例如:

⑥老三也不甘示弱,表示不干,他表示,老大当掌拒,钱收了,或许会(可)放入自己的袋子,这有欠公平。

“可”与“会”的区别在于:(1)“可”的主语为受事,“会”的主语是施事;(2)“会”表示客观环境或情景上的许可,“可”表示对行为动作可能性的一种估计、认定;(3)“会”还可以表示推测判断出来的可能性。

(4)“可”与“能”的误用:在54条误用的语料中,“可”与“能”的误用占5条。例如:

⑦对人来说水是不能(可)没有的。

⑧如果我的家人得了不能(可)治好的病,每天看到他痛苦的样子,我心里也会很难受。

由上可知,“可”与“能”的误用主要是在“不+可/能”这个结构上。“不能”表示的是对能力或主客观条件的否定,“不可”多用于情理上的否定和一些固定搭配。

(5)“可”与“也”的误用:在54条误用的语料中,“可”与“也”的误用占4条。例如:

⑨就是中国人听到我的汉语时,也(可)听不出来我是外国人。

⑩现在我也(可)不能算是聪明的人,但我考上了国立大学。

“也”的基本语义是类同,引申出表示强调或关联的小句;“可”的基本语义是表转折、强调或许可。在复句中,“也”可以表示让步、条件和假设的关系,但“可”不可以。

(6)“可”与“就”的误用:在54条误用的语料中,“可”与“就”的误用占3条。例如:

⑪四岁那年,瞧着小姐姐每天穿上雪白的校服,背上书包顶神气地去上学,我就(可)每天吵着爸妈要上学。

“可”与“就”的语义差别较大,二者词性相同,但“就”表示一种紧密衔接的顺承,“可”表示一种转折。在复句中,“就”表示一定的逻辑关系,“可”没有此种用法。

(7)“可”与转折义连词的误用:因为“可是”、“但”、“却”同是表示转折义的连词,常常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误用。例如:

⑫留学的时候,虽然有时间,但还想做工作,可(可是)真有意思一旦上班就很想休息,需要假期。

⑬我们想一想,使用化肥和农药虽然产量大大地提高,但我们受到的影响却(可)是大的。

⑭但(可)不能忽略一点,就是权利不在伤害别人的牙益的范围内。

“可是”的转折程度大于“可”;“却”常与其他一些转折词连用;“可”不表示让步转折关系。

(二)遗漏

“可”的遗漏语料共有7句。其中,有规律可循的是关联结构中“可”的遗漏。例如:

⑮虽然他已有一个孙子,(可)还想得第二个孙子。

⑯虽说是“姐姐”,(可)她和我同岁。

⑰人们吃那些对人体有害的农作物以后会身体不健康,得病的人会越来越多,得病而死亡的人会越来越多,那么饥饿的人减少了,(可)有更大的问题了。

由上可知,这一类型的偏误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与“虽然”等词连用,表示转折,“可”前后所表达的状况同时存在。二是在复句中,前后句不是顺承关系,要用“可”加以转折和强调。

(三)误加

误加语料共有44条,是“可”的主要偏误类型。误加的情况相对复杂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语义不符;(2)不符合语法规范或固定搭配。具体来说每一条偏误都有其自身的原因。

总的来说,“可”强调程度高,它含有“真的”、“的确”的意思,表示某件急切盼望的事情好不容易成功了,含有“总算”和“终于”的语义,它还有必须如此、一定、无论如何的意思。除此之外,它作为副词,还可能与“偏”、“倒”发生混淆,“偏”和“倒”都有一种相反的语义,“偏”是客观事实与主观愿望正好相反,还含有故意的意味;“倒”表示某种结果与应有的结果相反,有反而的语义,它表示转折时的语义较轻,多用于后一个分句的开头,表示让步的语义时,后一分句常用“就是”、“但是”、“不过”等与之呼应。

四、偏误原因

偏误原因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方面:首先,“可”有三个词性,任何一个词性的意义和用法都比较丰富,“可”的本体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可”丰富复杂的用法和教材中对“可”间隔式的编写方式使得教学者很难对其进行整体性把控,若在教学中不能进行预设,容易造成学习者的目的语负迁移。其次,专门针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的工具书匮乏,理论系统尚不全面。

(2)学习者方面:这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以英语为例,“可”作为助动词对应的是“can”,但是“can”转换成汉语可以对应“能”、“会”等,做连词时的差异更大,它直译对应的是英语中的“but”或“yet”,但是“but”对应的汉语可以是“但是”、“除了”、“而是”、“只因为”,甚至是“除……以外”;“yet”可以译为“还”、“但是”、“已经”、“又”、“再”、“然而”等等。由此看出,无论是“but”还是“yet”,翻译为汉语时,都可以对应很多意思,“可”甚至不是它们的译文,只有在语境中,转换成符合英文语境的句子时,我们才能把它们与“可”相关联。因此在误用偏误中,汉语词与词之间难以区分的相近语义是造成学习者偏误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学习者自身的母语负迁移也是造成“可”偏误的重要原因。

(3)交际策略方面: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就会学习“可”的相关用法,在交际中的运用频率较高,因此常用它代替一些还未学习的词,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这些词通常是不能随意代替的,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就会常常产生偏误。

五、解决策略

探究解决第二语言学习者“可”一词使用偏误的策略主要还是从教学方面入手:

(1)本体研究:“可”的本体研究的不足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可”一词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之一。简单来说,“可”与其近义词“可是”、“可以”、“很”、“能”等词有诸多的交叉用法,有些条件下可以相互替换,有些条件下则不可以。但是这些异同点并没有完善明晰的条例,也缺少供第二语言学习者专用的辨析这一类近义词的工具书。

(2)教材方面:在教材的编写上,“可”出现的部分可以适当加入有针对这些偏误的相关近义词的辨析、练习,以及“可”的固定搭配和相关的语法句式。与第二语言学习者母语的对比要充分,尽量减少“可”与学生母语中某个词之间的直接性关联,可以适当加入语境式翻译,母语与目的语的直接性词汇关联是偏误产生的隐患。

(3)教学者:教学者要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控,如“可”的助动词、副词、连词的习得顺序,相关近义词的习得顺序等,以便进行对比式教学;适当加强练习量;讲解要深入浅出,切忌复杂化,多用语境带入讲解,以便于学生整体感知。例如,“可”在不同句式中有不同的语义和语用规律,可以举例说明:

他这个人不可信。

你人可真好!

你可曾去过北京?

对“可”的偏误进行分类,探讨偏误形成原因的重点,在教的方面尽量解决“可”的偏误隐患,那么第二语言学习者对“可”一词使用的偏误率就会大大降低。

[1]高环生.留学生“可”使用偏误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罗晓英,邵敬敏.副词“可”的语义分化及其语用解释[J].暨南学报,2006(2).

[4]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5]杨惠芬.副词“可”的语义及用法[J].世界汉语教学(下),1993(3).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孙羽(1995-),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读,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偏误语料
面向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的回译方法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偏误分析内涵探究及应用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