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工程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研究

2017-11-14刘璐

经营者 2017年7期
关键词:国际工程胜任力项目经理

摘 要 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际项目的成败,因此有必要针对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的胜任力进行理论探索,建立胜任力模型,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胜任力特征因子,为国际工程选拔、培养和评价项目经理提供指导和方法。

关键词 胜任力 项目经理 国际工程 项目管理

一、引言

项目管理是国际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工程项目具有工程项目的一般特点,但因其咨询、设计、融资、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参与者都不是来自一个国家,也属于跨国性的经济活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通常采用业主委托管理的模式,业主将建设项目管理所有的任务委托给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咨询公司对建设项目进行组织管理、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等工作。项目经理作为国际工程项目的掌控人,其职责就是把控、协调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各个环节有序运行,当某个环节发生问题时,需要作出正确的决策,最终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项目经理的胜任力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和业主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对国际工程项目经理胜任力进行研究。

二、胜任力概述

(一)概念

“胜任力”来自拉丁语,这个词语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的行业协会。1973年,McClelland教授在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的论文中正式提出胜任力的概念。[1]他对智力概念进行挑战,认为智力测验很难预测工作绩效,提出用胜任力代替智力测验,以此为胜任力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二)特征

学术界对胜任力的定义没有统一,早期研究者认为胜任力是独立于情境的概念。例如,Boyatzis认为,胜任力决定着工作卓越者个体潜在特征,包括动机、技能、社会角色等。[2]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胜任力与工作情境是有关联的,不同工作情境中能够显示出不同的胜任力特征。例如,Spencer指出,工作情境会影响胜任力,胜任力并不指所有知识和技能,而是那些在工作中能够展现出来并实际使用到的知识和技能。[3]

从以上定义可以得出胜任力的三个重要特征:一是胜任力与工作情境密切联系,受行业特征、组织环境及职位特征影响;二是胜任力对工作绩效有重要影响;三是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的胜任力表现存在差异。

三、国际工程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研究

胜任力在人员选拔、培养和绩效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将其引入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建立符合该领域特点的胜任力模型,能为项目选人用人提供参考。鉴于此,本文将对胜任力模型分别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研究。

(一)质的研究

该研究主要通过收集不同样本资料,概括总结出胜任力模型的主要组成因子。本文采取了访谈的方式。访谈对象:业内优秀项目经理,共6人(其中女性1人)。访谈内容:请被访谈者描述项目经历,在项目中承担的角色和任务,完成任务的感受以及个人的不足等。

從访谈的结果中,发现有30个高频特征词条,这些词条将作为量化研究的主要依据,并用于提炼胜任力模型的组成因子。

(二)量的研究

该研究主要通过信度和效度对事物进行量化分析,提供相对准确的测量结果。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家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涉及50个国际工程项目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回收108份,回收率达到98%。问卷主要实现调查对象对30个特征词条的重要程度调查,每个词条设置了5个等级,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评分为1~5分,供调查对象选择。

第一,信度分析。信度分析能反映出特质的稳定性、一致性。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问卷结果,根据Cronbachs Alpha系数,[4]判断测量特质的稳定性、一致性:系数越接近1,稳定性一致性越高。经测算,该调查问卷整体信度值为0.874,且高频特征词条的信度值均大于0.7,表明稳定性、一致性较好。

第二,效度分析。效度分析能测量出特质的准确性、有用性。效度分析使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问卷调查进行KMO检测,[5]测得KMO值为0.763,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巴特利球型检验,说明问卷调查数据非常适合于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在具备信度的30个高频特征词条中,方差贡献率排在前8名的词条,其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5.286%,因此提取8个因子作为胜任力模型的关键指标是比较理想的。

根据表2可以从30个高频特征词条中提取胜任力模型的组成因子如下:

因子1——“组织领导与创新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激励能力,方差贡献率为26.222%,对模型影响最大。国际工程项目经理需要组织领导项目部成员,使大家齐心协力进行项目施工,创造业务信誉和经济效益。

因子2——“知识及专业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知识和学习能力,方差贡献率为15.934%,对模型影响较大。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在管理中的基础,是解决项目中问题的必备知识。项目经理应该是本工程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并有一定的施工经验。高效而有目的地学习,拥有广博的知识面也是优秀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的必备课程。

因子3——“洞察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魄力、资源配置能力、决策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计划能力、变通能力,方差贡献率为10.329%,对模型影响较大。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要作出预判,制定战略决策,将能用的已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利用,发挥资源效益最大化。

因子4——“权力动机”,包括不服输的性格、对个人目标的不懈追求和竞争热情,方差贡献率为5.967%,对模型影响一般。项目经理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公司效益,常常超常规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有开拓精神。一定水平的权力动机是项目经理实现统率力的行为根源。endprint

因子5——“个人素质”,包括奉献精神、熟悉当地环境、法规和良好社会道德水平,方差贡献率为4.940%,对模型影响一般。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种重要的素质。项目经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工程施工时可通过规划和建议将社会负效应降到最低程度;项目经理要有奉献精神,以大局为重;熟悉当地法律和法令,了解税收、海关及工作许可等规定,熟悉所在国风土人情等,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因子6——“个性和品格”,包括爱岗敬业、诚信可靠和豁达胸襟,方差贡献率为4.551%,对模型影响一般。个人特性和品质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和处事原则。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热爱自己的岗位,主动承担一定的责任,做到诚实可靠,言行一致。

因子7——“项目管理把控能力”,包括时间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方差贡献率为3.864%,对模型影响一般。在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要对整个项目进行把控,分别从时间、成本以及质量等方面对项目进行整体把控。

因子8——“沟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方差贡献率为3.478%,对模型影响最小。沟通能力可以有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當国际工程项目出现矛盾或冲突时,应建立双向沟通渠道,解决各方冲突。沟通可以处理好自己团队上下级以及同业主、监理或咨询工程师的关系,营造协调友好的工作氛围。

四、结语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国际工程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国际工程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项目经理的胜任力对国际工程项目成败起关键作用,该模型对培养、考核和评估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对胜任力模型的组成因子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没有阐述胜任力的差异性、层次性以及胜任力对绩效的影响等,后续将对这些方面开展研究。

(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作者简介:刘璐(1988—),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研究方向:国际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 McClelland D .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

[2] Boyatzis R E . The Competence Manager: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M] .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2.

[3] Spencer L M,Spencer S M . 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3.

[4] 康飞,张水波.项目经理胜任力研究:现状及展望[J].天津大学学报,2013,25 (1):35-40.

[5] 张术丹.房地产项目经理胜任力对绩效影响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29(1):154-158.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际工程胜任力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从优秀到卓越的四大进阶能力
项目经理该不该发火
项目管理中没有“我”
国际EPC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国际工程项目人事调配管理的重要作用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国际工程与法律风险关系研究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