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名多重障碍学生在听障复式教育环境下的融合之路

2017-11-14赵爱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刘同学随班智障

赵爱萍

【摘 要】本文从一名听障、智障兼自闭的多重障碍学生在听障教育复式教学环境中的融合之路,讲述了多重障碍学生在融合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多重障碍;融合

一、研究背景

融合教育的理念是在二战后相对于传统的隔离教育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每一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有特殊需要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这些学校应该将他们吸收在能满足其需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中。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颁布和实施,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成为了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

二、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刘同学,男,汉族,2006年生,出生时缺氧,脑部有多个钙化组织。

(2)测验情况:2014年智商检测77(瑞文),听力损失>100分贝,4岁做了人工耳蜗植入,经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后基本能进行口语沟通;4岁鉴定为轻—中度孤独症; 2015年运动功能测评报告显示:轻度缺陷,平衡能力差,中心偏右侧,较分散。

(3)受教育情況:在XX康复中心康复两年,2014年9月入读XX学校启智部。

(4)日常观察:生活自理能力差,动作笨拙,上厕所有时会弄脏裤子,不能独立洗澡;上课随意走动,自言自语时而自发玩手,时而能与人沟通,时而不理人,不由自主大笑,向同学吐舌头、吐口水,说脏话;情绪不稳定,易哭闹;早晚都要服用稳定情绪的精神类药物。

(5)刘同学从小生活起居都由外公外婆照顾,生活自理能力差,对他人的依赖性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事事争第一,达不到目的就用打、骂等行为来报复。

(6)在智障教育中有“吃不饱”的现象,其家长也希望他学习文化知识。但刘同学多重障碍的情况,在普校随班就读困难太大,我们决定尝试在听障教育复式教学环境下的融合。

三、个案分析

刘同学一系列问题行为,有其自身发育的障碍,如听障、智障和孤独症,但他的问题行为和社会适应障碍与其成长的环境和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关系:

(1)刘同学自幼在过度照顾下,自我锻炼不足,而刘同学的父母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

(2)刘同学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很多障碍,但其父母对他的教育态度比较宽松,对他的很多不适行为表现出宽容的态度,这使得刘同学的康复效果一直不理想。

(3)刘同学在佩戴人工耳蜗的情况下基本可以用口语交流;智力水平接近正常,实记能力较好,他对自己的行为问题,不能自我控制,需要反复提醒和训练;肢体平衡性不好,四肢力度不够。

四、个案指导策略及过程

(1)教育安置。插班启聪部的二年级,并在入学教育中希望大家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多多帮助刘同学。

(2)班级管理实行“无缝隙管理”。从早上进入校门,到下午放学,对刘同学实行陪伴式的“无缝隙管理”,上课出现问题时由没课的老师主动协助解决;课间的行动安排专门的同学协助,空间移动时都与老师同行。

(3)课程设置。我校启聪部实行的是复式教学,刘同学的部分科目与相邻年级合班,采用走班的形式,而语数英语三门主课还是在本班上课。

(4)安全。由于刘同学的肢体力度和平衡发展不好,脑部有钙化组织,自行摔倒的次数较多,在经学校康复小组评估后,为他佩戴安全头盔。

(5)体能康复。一是体育课进行分层练习,针对刘同学主要进行力量训练;二是家庭生活中的力量和平衡训练;三是课间通过各种操来训练肢体力度、协调性和平衡性;四是参与力所能及的日常清洁和整理活动,在体验式的劳动训练中进行针对性的肢体力度和协调性训练。

(6)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管理:多种方法多管齐下,逐渐消退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自闭+智障+听障”的刘同学来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反复发作不仅干扰正常教学活动,而且是他融入集体学习生活的最大障碍。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①听从医生的建议,坚持给刘同学早晚吃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他的烦躁情绪和行为。

②运用支持性行为疗法逐渐减少刘同学的典型的自闭行为和重复性的语言。

③运用不断打扰法帮助刘同学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7)学习上从点滴做起,逐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联合各任课教师和家长着重培养他以下的习惯:整理书本、上课前提前摆放好书本和文具、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纪律以及各科作业的规范书写等等。

(8)学习心态:正确对待得失,不骄不躁。刘同学从小在家中受宠溺,过度的鼓励让他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不能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失败。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他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我们从改变他对人对事的认识和态度入手,反复教育他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对待错误要勇于承认,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是勇敢的表现;对待同学的错误要宽容、理解,还要给予帮助,而不是取笑;学会欣赏别人,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也是一种进步。

(9)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从点滴的生活小事做起。

(10)学习上因材施教,促进他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刘同学的学习能力较好,学习兴趣较浓,父母愿意配合老师在学业方面进行辅导,因此,我们为刘同学制定了学习计划,并对家长如何辅导刘同学进行了专门的辅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刘同学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课堂规范基本形成,语数两科的成绩均在95分以上。

五、成果及启示

刘同学在听障环境下的融合,有赖于老师和家长对刘同学的全方位的教育和训练。这个过程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1)在面对随班就读学生要有正确的心态,而不是把它当成是一种负担。把教育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看成是一种机缘,以欣赏的目光看待这些特殊的孩子,以感恩的心态对待工作,多一份宽容,就会更多一份自信和从容。

(2)营造文明友善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成长和融合非常重要。我们在推进刘同学的融合过程中营造平等开放,文明友善,积极向上的班级和家庭环境,鼓励刘同学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而家长和老师们的角色则由挡在学生面前的保护者逐渐转变成幕后的有力支持者和指导者。

(3)更多包容,耐心地引领随班就读学生进步。老师常常让他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发作业本,关门窗,倒垃圾,在学业上帮助他人等等,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体验到了被重视和成功的快乐。刘同学在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体验到了成功和快乐,同时也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和赞扬,自然惹麻烦的频率就小了。

(4)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合理期待,努力扶持,加强训练。对于刘同学这样一个智商处于临界状态,经人工耳蜗术后康复貌似可以与人沟通,家长很容易产生过高的期待,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其社会性行为的习得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引导家长正确全面认识和发展孩子的优势,更要接纳孩子的不足,进行合理的期待,加强训练,体验共同成长的乐趣。

(5)发挥好家长的作用,加强自闭症孩子在正常环境下的教育和训练。自闭症儿童社会性行为的习得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才更加有效。刘同学最终能在启聪部随班就读,与老师们和家长的全力配合是分不开的。对于一个兼有自闭、智障和听障以及伴随肢体障碍的多重障碍同学来说,需要家校的通力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保证教育的连续性,才能促成刘同学真正融合。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学习困难个案分析 http://www.053161.org/xxkn_al/20130609686.html;

[2]许贵芳.一例随班就读学生回流特殊学校案例的个案报告.广东省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新课程·小学》,2013 (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同学随班智障
让智障儿童喜爱上美术课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
为智障孩子撑起一把青春伞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卡住君”
幸运绳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
采取更多措施,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