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是伴奏的魅力之源
2017-11-14陈小龙
陈小龙
【摘要】在师专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要通过要求与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即兴伴奏相关理论的重要性,从不同音型作品的体验与思考中即兴创作与表现,在多听、多练、多看、多合的常态化练习中提升即兴伴奏者的创编演绎水平。
【关键词】钢琴教学;即兴伴奏;音乐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43-01
在师专钢琴课程中,即兴伴奏是专业内容多、实用价值大、技艺水平高的音乐教学板块。在伴奏学习中,不仅需要具备深入分析曲调旋律的能力,还需对既定旋律能进行优化或重新创编,能够通过即兴弹奏突出音乐风格、融入并表达出音乐情绪。本文将从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起,结合师专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要求,对学生即兴伴奏能力培养提出三点建议:
一、夯实理论与技能“双基础”素质
即兴伴奏在师专钢琴教学中是重要的专业技能[1]。师专教师应该重视即兴伴奏基础夯实,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钢琴理论知识、培养即兴伴奏所倚赖的演奏技巧及键盘感等,进而使得学生在扎实的素质作底下做到即兴作曲、伴奏自如。
音乐理论涵括和声理论、乐理知识等,是钢琴教学不可或缺的音乐理论。学生要掌握并将其运用于即兴伴奏中,这是创作的理论与技术准备。如和聲理论中和声选配的方法与技巧,各调正、副三和弦、七和弦、副属功能和弦在实际作品中的运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经验,并辅之以实际音响效果的感知与体会,不断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灵活掌握程度,进而提升学生和声设计水平。再如,曲式理论,教师在作品分析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对作品分析要求、曲式结构知识、歌曲曲式规律等系统性理论进行讲解传授,让学生能够极为准确地理解与把握伴奏原谱,在曲式结构基础上思考布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进而融入自己的即兴创作风格中。
同时,即兴伴奏教学还应该注重演奏技能的培养。要求刚开始学习必须保证对599-849程度名曲弹奏技能的熟练乃至掌握,如《车尔尼练习曲》等,渐次应该掌握的弹奏技能是299以上的水平,要求学生能够相对随心地即兴配弹。要着力提升自身键盘弹奏能力,对和弦、琶音的指法,对各调正、副三和弦及属七、副属七和弦的位置能够熟悉内化。要锻炼“思维在前”的弹奏意识,能够保证在思维的同时,情感入内,和弦成曲,弹奏成调。如音色与力度的安排,指法与位置的把控,适应声域需要而产生的歌曲“移调”等,都会应用自如,最终形成人琴合一的键盘感。
二、注重音乐创造力与表现力“双能力”培养
即兴伴奏并非随意伴奏,也并非条陈伴奏,应该既有规则的宏观要求,又有情感与情境的个体灵活性。在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确伴奏音型,丰富其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
从音型来看,伴奏可分为抒情伴奏、进行曲伴奏及儿歌伴奏等类别,亦可分为有旋律伴奏、无旋律伴奏之分。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不同音型所适用的伴奏类别,如丰厚的情感,主要体现在进行曲类中,其往往需要柱式和弦音型加以表现;抒情伴奏则需琶音等和弦音型进行表现;欢快活泼的伴奏和弦则是跳音半分解式。如果学生可以将以上常规伴奏音型及和弦类型灵活掌握,那么即兴伴奏创作就会变得容易,通过基础“三音型”的派生与组合,加上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形成有特色、个性化的即兴伴奏。
其次,音乐伴奏也是音乐作品的一种[2]。其即时性与灵活性是其他音乐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就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范式作品后面的内涵,如创作背景、创作心理等,进而在伴奏创作中也能注意融入个人情感,结合时代背景,在音乐伴奏中传递情感,提升作品生命力。如《义勇军进行曲》相类近的进行曲音型中,学生在即兴伴奏时,就应该着重表现阶级情感与个人情感,表达庄严之感,奋进之势、坚强之精神;如《国家》伴奏时,学生就应该明晰其情感的倾诉性,要能够将悠扬与深情融为一体,能酣畅淋漓地表达热爱情感。
三、践行“四多”模式
即兴伴奏能力教学重在夯实音乐基础素质,同样也需要音型技巧的熟悉与伴奏乐感的培养。教师要重视“多听、多练、多看、多合”的价值,将“四多”学习模式常态化,进而让学生在丰富积累的同时也能将其运用即兴伴奏实践中,内化成个人音乐素养。
首先是多听。音乐伴奏素材的积累与理解主要是通过听觉完成的。教师要拓展伴奏素材搜集与积累面,让学生能在差异化的情感状态下拥有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经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浩瀚的音乐库中摄取丰富的给养,从音乐风情与感知中体味伴奏的原则与要求,在即兴编配时便会更为自如,这也是创作源泉所在。
其次是多练。即兴伴奏的编创难度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大的。这不仅需要学生有着浓厚的情感抒发欲望,还需要学生有扎实的音乐伴奏素养基础。学生在创编过程中要勤加练习,练习不同的和弦音型,积累练习经验,逐步形成即兴伴奏技巧。当然,练习需要一个过程。一般地,可尝试由易到难、由规定动作到自选动作的阶梯式提升过程,即开始时可以尝试反复练习单音伴奏,其后是柱式和弦,再从简单的琶音到不同音型的结合。凡是技术技巧上的积累,都恪守“熟能生巧”的原则。要引导学生做到“凡曲必练、凡曲必熟”,切不可让学生仅仅尝试几天、几首曲子的练习便期许能够创编完美的即兴伴奏。
再次是多看。正谱伴奏一般都是常规音乐伴奏基础上的艺术化处理后的作品。其表现手法精湛,艺术感染力极强,在和声配置、织体设计等方面有颇多绝妙之处。要保证学生大量地阅读正谱伴奏,从伴奏规范中感知音乐规则,从伴奏方法中体味伴奏技巧;同时多欣赏他人伴奏,通过评价自检与学习提升即兴伴奏的能力。
最后是多合。即多与演唱者进行伴奏配合。即兴伴奏中,即兴是最大要求,即在歌曲合作中要有即时编创并演奏的能力。即兴演奏者即便在掌握装饰性变化音型、琶音、分解和弦、音阶或反向音阶等手段的情况下,更要做到与演奏者的良好的默契。即兴伴奏者要明晰演唱者的音乐处理习惯,要在音色、气息、情绪变化上做到步调一致,要通过音乐风格的契合、创编音型的对接来实现烘托演唱效果的作用,能够与演唱者一道默契出演、完美表现。
四、结语
即兴伴奏是钢琴艺术的表现魅力所在。尤其是师专音乐学生更需要有扎实的理论与技能基础,更需要拥有良好的音乐创造力与表现力,通过多听、多练、多看、多合来积累伴奏素材,积累伴奏经验,进而使得钢琴即兴伴奏水平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小静.对大学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1,(11):1-2.
[2]姜力.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几点看法[J].四川戏剧.2015,(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