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017-11-14王小倩
王小倩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国的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教学弊端和限制已经在各种方面和场合渐渐显露出来。生本教育理念也渐渐得到了在新形势下教育的重视。随着改革的推进,各种教育理念的诞生意味着教育时代的更迭。而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加以利用。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承载的绝对不仅仅是课文知识点的传授,更是对于学生个人能力和发展的塑造。我们需要结合新形势下的新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学术审美情趣的更优培养。而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研究的意义分析及实现策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情趣;新课标改革;能力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研究的意义分析
(一)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意识到了传统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和限制之后,我们需要进行跟随新课标改革方针的教学优化。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学习理念流传已久,在学生,老师乃至家长心中都根深蒂固。但是传统中学语文教学中,往往是由老师进行包办式教育,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对付”考试。这样的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机会。他们往往不能够更好的接触语文,感受语文。更没有机会能够通过自主的探究和思考,體会到语文中,文章中蕴涵的深意,从而感受不到作者们想要传达的自己对于世界,世事的美的体会以及人生感悟。这些弊端渐渐显示出来之后,我们必须进行改革。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研究就是一个十分契合的方式。我们需要意识到当今教学新形势下,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对于自主的调动,学生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二)学科教学目标发展的必要性
在中学的语文教育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在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式教育限制了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的自主学习思考的机会,也减少了学生自我探索接触到美的机会。但是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蕴涵的深意和内涵是数不尽道不明的。我们在中学语文学习中,需要进行锻炼和学习的不仅仅是背诵和默读。作为语文学科,对于学生进行塑造是必要的任务。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希望通过知识或是经验的获得,得到自身能力和感悟的提升,进一步塑造学生成为更优秀的人。这正是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作为语文学科来说,塑造学生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和探究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的需要
在新形势的教育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教学对于学生的意义并不是分数的高低,而是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得到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而不同,大家的家庭背景,素养基础都不尽相同。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抹去这种不同,而是应该接受这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通过课文乃至课外的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们能够利用课堂给予的探究思考机会,养成发现美,感受美的习惯。在课堂教学后,能够让学生们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进行的思考得到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学生优良的审美情趣。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研究的策略分析
随着教育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渐渐意识到了新教育下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培养的重要性。审美情趣作为一种欣赏能力,在一生的发展中都十分的重要,所以在中学阶段,审美情趣的奠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我们又该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更加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培养的研究呢?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阐述几个可行的策略:
(一)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美的感受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承载着无数个作者的心内世界,以及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桃花源亦或是地狱之门。对于中学生来说,正处于青春期,充满着活力和好奇,以及无尽的可能性。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学生进行巧妙地引导,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对于自我美的欣赏和价值观进行塑造。而这些引导就可以借助课文知识,借助那些由教材编者精心挑选到教材中的文章和例子,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生活进行理解和感悟进一步塑造学生更加正确优良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黄河颂》一课时,老师可让学生们对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进行充分的资料准备以达到了解,在进行课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课堂朗诵分享,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们通过对于文章的诵读,可以更好的感受到作者赋予文章的真情实感。通过学生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文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对文章进行理解,对作者的情感进行体会,从而得到学生美的感受,迸发出对于黄河的热爱之情。
(二)创设知识情境,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知识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只有让学生们清楚了解到文章的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蕴涵思想感情并进行文章中美的欣赏。学习语文,课文背景是尤为重要的,作者写这篇文章自然就有他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和情感,就一定有他的蕴涵文章的深意。而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情境的创设,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进行文章的了解基础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文章的解读和理解,进一步更好的得到作者情感的感悟,体会到作者赋予文章的美。例如,在学习《观刈麦》一课中,作者体恤民情的深情呼之欲出。但是倘若学生缺少一定的背景奠基就不能够很好的明白作者白居易想要给我们传达的深意。而这些知识情境的创设就需要由教师进行巧妙地引导,让学生在教学之前就能够对于课堂教学得到一定的认识,对文章持有一定的基本概念,从而更好地进行文章解读,才能够沉浸在课堂中,体会到文章中作者面对农民“头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生活而产生的同情怜惜之感,从而进一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于文章的审美情趣的提升。
(三)构建实践活动,进行美的体会和感悟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渐渐趋于独立,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听从,更多的是对于自我的探索,对于知识的自我解读。这时我们在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进行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增加学生对于语文教学课堂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分享和思考,更好的进行美的欣赏,从而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在学习《观沧海》一课时,老师可让学生们对文章作者,一代枭雄——曹操这一伟大历史人物进行了解,让学生们自主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进一步了解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什么心境写下的诗歌。随后开展班级分析讨论活动,让学生们进行分享讨论,通过更多的对于作者和背景的了解,进行对于一代枭雄的分析,结合学生们十分关注的著名的有关曹操的故事,进行分享会的进一步深入,从而结合课文,进行曹操的全面剖析,让学生们能够得到思考和感悟,增加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和感受,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本文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进行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意义分析,希望通过课文内容和审美培养的结合,教学知识情境的创设以及语文审美实践活动的开设达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和审美情趣培养的进一步融合。
参考文献:
[1]刘艳莹.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6):154-155.
[2]张晓宏.浅析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
[3]马燕.在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J].艺术科技,2014(06):32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