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探讨
2017-11-14于金芝
于金芝
【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140例患者中,有139例患者好转出院,1例患者死亡。经过精心护理,并未出现深静脉出血和褥疮症状。结论 对于微创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在手术之后,开展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5..01
在臨床上,高血压脑出血,主要因高血压疾病,引起脑实质发生非外伤性出血。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在55岁以上人群发生,但也有年轻化趋势,死亡率约为55%左右,大约1d内死亡率高达41.7%左右,一周内死亡率高达87.5%,具有极高致残率和死亡率。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临床手术主要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方式,对脑组织损伤较小,操作十分简便,术后恢复较快。但手术过后,临床护理对患者恢复有着直接影响。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0例,其中男95例,女45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4.6岁。患者入院时,最高血压值为265/150 mmHg,伴随有6例糖尿病、4例肾功能改变。122例肢体不完全瘫痪、18例完全瘫痪。53例意识朦胧、76例昏迷。出血部位:105例基底出血,9例脑皮质出血,14例丘脑出血,8例小脑出血,29例脑室出血。
1.2 方法
患者入院治疗,接受手术后,实施抗炎处理、降低颅内压,降低高血压,给予止血处理,早期开展功能锻炼,采取高压氧治疗。
2 结 果
经过临床护理,患者中,有139例患者好转出院,1例患者死亡。经过精心护理,并未出现深静脉出血和褥疮症状。患者出院3月时,给予电话随访,有6例患者死亡,有20例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38例患者能够独立生活,44例患者需辅助行走,22例患者卧床意识清楚,6例植物人生存。
3 讨 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治疗之后,需注重术后护理:其一,心理护理,必须提升患者康复信心。其二,观察病情。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瞳孔变化,分析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及时发现脑疝先兆,如果发现,必须报告医师抢救。因血压较高,待患者入院之后,许多患者需服用降压药物。其三,血压控制。按照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早期静脉滴注,待血压稳定之后,选择降压药物口服,逐渐降低血压,一般控制在145~160 mmHG的收缩压,
95 mmHg左右的舒张压,防止血压过低,导致血流灌注不足,引起脑水肿和脑缺血。其四,饮食控制。处于急性期时,给予静脉营养供给,待手术后1 d,若患者意识清楚,给予低盐和低脂处理,对于意识障碍者,实施鼻饲流质饮食,若消化道出血,可暂时禁止饮食,直到出血停止之后,再进食温凉流质饮食,给予纤维素补充,确保大便通畅。其五,体位护理,选择平卧位,待血压平稳,可抬高床头25度左右,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其六,对于躁动和神志不清患者,可床档,适度进行约束,避免跌伤。其七,确保呼吸道通畅,对口鼻分泌物进行清除,指导患者叩背,促进痰痂脱落。处于急性期时,防止剧烈咳嗽,如有必要,可给予吸氧和吸痰处理。其七,指导患者生活护理。每两小时,应翻身一次,对骨隆突部进行按摩,如有必要选择气垫床,确保床单干燥和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卫生,防止压疮出现。同时,对于闭眼障碍患者,可涂抹眼膏,选择油纱布保护角膜。其九,高热处理。杜宇高热患者,采取物理降温方式,例如温水擦浴、冰敷和冰帽降温,如果效果不佳,可服用退热药物,对患者体温进行动态监测。其十,加强头部引流管护理。对于头部引流管,在头下铺垫无菌巾,确保引流管周围干燥、清洁,降低污染,在搬运患者之前,将引流管夹闭,防止引流液反流;其十一,加强环境管理,确保室内的安静与整洁,降低污染,保证开窗同期,防止颅内压增高。对于偏瘫患者,直到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可协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肌肉按摩,掌握关节技巧和方式,促进患者肌力恢复。
在本组实验中,经过临床护理,患者中,有139例患者好转出院,1例患者死亡。经过精心护理,并未出现深静脉出血和褥疮症状。这说明,对于微创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在手术之后,开展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谢青青,王晶晶,白蔷薇.OSCE在涉外护理专业护生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07):847-849.
[2] 王新辉.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5):68-69.
[3] 王晶.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95.
[4] 王小琳,罗仕兰,周世群.OSCE考核模式在老年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6,(12):1933-1935.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