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思考
2017-11-13王浩
王浩
摘要:当前的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影响到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对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其教学改革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够帮助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 课程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9-0126-02
《西方音乐史》是我国高校主要针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是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该门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向学生更好地展现西方国家在音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可以清晰了解西方国家音乐发展的条理,也能把握相关风格的变化。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去探讨运用西方音乐发展的成果来不断壮大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西方音乐及其发展历史被纳入到我国的高校音乐教学范围是在上世纪初期,我国有很多音乐家都是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通过借助西方音乐中的一些表现方式来融入到民族音乐中。该时期的一些音乐教师主要通过院校授课的方式在课堂上讲解西方音乐的相关知识,并且该课程也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实践,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前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并且《西方音乐史》在中国的教学客观上促进了西方音乐研究的发展。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首先就是关于西方音乐的发展及变化,比如相关音乐体裁的特征、形式的变化等;其次就是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或者文化对于音乐的影响,这要从多方面进行介绍;最后就是西方音乐的表现力度,以及教会学生对这种西方艺术的审美方法。虽然在教学成果上,《西方音乐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们不能沾沾自喜,还是应该清晰地认识到高校在教学中存在的問题,并且在对西方音乐史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改革,从而使当前的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一、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与教材方面
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首先教材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校选用的教材,在内容中更多的是关于“史”,关于音乐的内容却不是很多,而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西方音乐的史实,更是需要学生通过相关具体的作品来体会西方音乐的魅力,并且在教师的教学中不断养成自身的审美能力。如果学生不能够从该课程中学习到如何去鉴赏西方的音乐作品,那么就不可能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西方音乐史,也无法在脑海中形成更加清晰的音乐史知识体系。此外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也缺乏科学性,有时教授知识按照书本按部就班的教学,并没有对学生做出有效的知识延伸,也没有对其中的章节的主次进行重视,重要的内容和简单的内容花费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再加上教师没有将音乐史的教学与音乐作品的教学结合起来,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就会使得教学效率低下。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采用说教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一些教师基本就是照着教学讲义来念。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学生很难提升学习的兴趣,并且该教学策略也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教学,也没有将学生作为整个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往往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但是却发现学生没什么精神去听课,并且收益也是相当低的。西方音乐史中具备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仅仅传授些基本知识,并没有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拓展,也没有结合多媒体等进行有效教学。学生长时间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课程中学习就会产生一种疲惫感,甚至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消极影响更大,教师往往没有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也并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课堂的活跃度就会变得很低。传统的较为死板的教学策略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现代社会要求的是培养素质型人才,能够通过高等教育来为社会提供具有真实能力的人,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评价机制及教学效果方面
当前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时,都是使用传统的教学策略,认为该课程学生只要了解就行,并没有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有的老师只是让学生在学习期末写一篇关于该课程的学习感想论文提交即可,本来一些高校在该课程的教学效率上就不是很高,再加上没有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使得无法对整个课程的教学进行反思。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的是音乐史的“史”的教学,而不是“音乐”的教学,在教学中就偏离了教学初衷,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在书本上知识的传授,而没有重视课程教学的音乐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一些院校在期末评价时所采取的策略也存在一些偏差。即使一些高校重视到了评价机制制定的重要性,但是也没有从西方音乐的思想、结构、题材以及创作手法方面入手,学生也就无法从课程考核中认识到西方音乐的精髓。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也没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评价,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等,因此教师就无法对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对于下一步教学的开展起到了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教学形式与方法的改革
想要提高高校的《西方音乐史》教学质量,首先就应该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进行改革,这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其要能够避免教学手段的单一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将一些西方音乐作品通过音频为学生播放出来,或者下载一些关于西方音乐史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在教师长时间的教学中会感到疲惫,但是看视频就会感觉到内心的放松,进而更有效地接受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者课堂竞赛的模式来营造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也更容易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进而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其次,针对当前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效改进,要能够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上课中教师要避免自己说,而是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增添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感。多为学生补充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出适当的延伸,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做到知识的拓展,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endprint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的学习中,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学生也需要参与到课程中,更好地“学”,并且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熟练运用。因此教师要能够重视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进而提高相关知识教学的实用性。比如在课堂上教学生对于西方音乐作品的鉴赏时,教师要注重理论授课时间的掌握,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西方古典音乐,让学生通过当堂所学的知识对该作品进行鉴赏,这样就能有效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有些学生在上课时认为音乐史是历史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以为对自身的音乐学习关系不大,教师要及时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要让学生重视对理论的学习,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使之升级,从理论到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三)全方位教学效果的综合评定
对于日常的教学效果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有效的评价制度,这样才能通过教学评价进行反思,并且在下次教学内容的规划时更加具有科学性。教学效果的综合评定要能够从多方面考虑,比如学生的兴趣、学习状况以及知识的延伸状况等。此外,还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期末考核制度,學生学习的总成绩应该通过日常的学习参与状况与学习效果相结合,并且与期末的考核成绩通过一定的方式相加,进而成为评判学生对《西方音乐史》课程学习的实际水准。通过制定有效的评定考核制度,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感觉到一定的压力,能化压力为动力,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通过教学效果的评估也能够意识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通过不断的改进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当前该课程的教学提出大体的策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应该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教学状况,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开展教学内容。本文仅作抛砖引玉之用,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秀琴.教学视野中的西方音乐史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2]李洁.西方音乐史教学方法的简单思考与研究[J].音乐时空,2014,(04).
[3]王娇.西方音乐史研究的独特视角分析[J].音乐时空,2014,(10).
[4]谭春.云南省高校西方音乐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黄河之声,2013,(19).
[5]隋欣.西方音乐史教学的视角拓宽[J].艺术评论,201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