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对袁州脱胎漆器的影响

2017-11-13彭浪王霏

艺术评鉴 2017年19期
关键词:夏布宜春漆器

彭浪+王霏

摘要:宜春又名袁州,受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袁州夏布、松花皮蛋与脱胎漆器并称为“袁州三宝”,其脱胎漆器至今已有1700多年,究其发展历史,与厚重的宜春地域文化紧密相关。“天工开物”指导江西宜春农耕生产,丰富了袁州种植品种,苎麻种植为袁州夏布编织提供基础原料,而夏布又是脱胎漆器的支架材料。宜春是禅宗文化发源地之一,袁州的寺庙禅让文化,推进了脱胎漆器的发扬与光大。

关键词:地域文化 民风民俗 脱胎漆器 影响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9-0040-03

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历史上袁州夏布、松花皮蛋与脱胎漆器并称为“袁州三宝”。夏布和松花皮蛋对于宜春寻常百姓来说耳熟能详,但对于脱胎漆器知其一二的算是极少数了。究其原因,在解放前后二、三十年,人们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破四旧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一段时期内,种植业主要是粮食生产为主,区域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被禁固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富裕,传统特色区域文化也逐渐被开发,人们生活精神的追求也开始解固,禅宗文化、区域特色旅游产品逐步开发,脱胎漆器工艺技术已经申遗成功。因此,脱胎漆器各项工艺技术急待发扬光大。

脱胎漆器与北京的景泰蓝、景德镇的瓷器,一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三宝”,由此足见脱胎漆器的艺术地位。袁州脱胎漆器历史悠久,特色明显且艺术品位不凡,这种手工艺品融合了中国古代髹饰艺术与其独特工艺技法,因而也成为中国漆器工艺产品中的地理标志之一。袁州脱胎漆器继承并发扬了传统工艺技术,将瓷器、景泰蓝、铜器、根雕等传统工艺品的工艺特点结合多种髹饰技法,使得制作出来的工艺品精彩纷呈,器型种类丰富多样、造型大方,工艺独特,产品形质坚固且轻巧,洋溢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深厚文化底蕴,形成了较为鲜明的艺术特色面貌。

作为在袁州本土形成并发展的脱胎漆器工艺品,袁州脱胎漆器的发展毫无疑问也不可回避地受袁州地理环境、民风民俗、交通位置、书院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反映出袁州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袁州脱胎漆器融合宜春传统历史文化,映射出古人的智慧地域特色,是多样性文化积淀发展形成的产物。笔者从几方面浅谈袁州地域文化特色方面对袁州脱胎漆器发展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袁州脱胎漆器的影响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的西部,是连通湘赣经济走廊上的商埠重地,自西汉灌婴领兵建城,至今2200多年历史。宜春地处北纬27.8,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秋冬较为分明,气候温和,春秋季节时长相对夏冬季短一些,冬冷夏热,春湿秋干。全市年平均气温16.2℃-17.7℃,夏季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3℃-29.6℃。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为1624.9mm,4-6月降水量全市平均为754.2mm,占年总量的46.4%。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737.1小时,日照时数的年内变化,以上半年大,下半年小;以7月日照时数259.0小时为最多,3月日照时数83.4小时为最少。宜春温和的气候环境,充沛的雨量提供了适宜的空气湿度,使得漆器制作过程中在上漆的间隙干固的时间方面,比其它地方更好掌控,给脱胎漆器的加工制作带来了较好的先天条件,使袁州脱胎漆器能够长久而持续的发展。

一件精美的脱胎漆器工艺品,外表具有表面光滑、色泽透亮等特点,因此要制作出具有这一特点的脱胎漆器,在生产制作过程中的工序就必定有相应的严格程序和加工条件。同时,由于漆器生产周期较长,平均制作时间在2个月甚至4个月,在这个生产周期内,每一道工序,尤其是每一道灰和漆的间隙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求非常严格,主要是温度、干湿度、空气粉尘颗粒的干扰方面,可以说是比较“苛刻”。如若在这些方面稍不注意,过分或者不足,都将影响最终成品质量,将立即进行返工,以防前功尽弃。由此可见,天气气候对生产脱胎漆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宜春树木繁茂、自然资源及矿藏丰富,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勤奋的宜春人利用本土有利的地理资源优势,因地取材,充分发挥自身智慧,创造了大量风格独特的手工艺品,袁州脱胎漆器便是其中的一种。脱胎漆器的脱胎过程要历经数十道复杂的工艺流程,而在这个脱胎过程中离不开生漆和夏布这两大基本要件。

宜春自古以来盛产漆树,袁州漆早在清代就早已久负盛名,与当时的广东漆和福建漆并駕齐驱,畅销全国各省市。清同治年间《袁州府志》就有记载:“漆,宜春销多,贾人以达四方,曰袁漆。几与广漆、建漆等”早在清代年间,位于宜春的天台镇、辽市镇和竹亭镇等地就已漆树成林,为漆器的生产加工提供了非常优质的生漆,当地人也称之为土漆。不仅盛产漆树,宜春还广种苧麻,还广泛流行用苧麻纺织成夏布的原料制作服饰用来穿着。《宜春县志》:“唐建中元年,宜春郡岁供白苧布十匹。”《袁州府志》:“江西夏布品质最精美,以万载、宜春、宜黄三县最负盛名。”由此可见,在唐代夏布就已经被当做朝廷贡品。在明清时期更是闻名中外,远销朝鲜、南洋等。江西是中国苧麻四大主要产区之一,苧麻种植加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古越族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苧麻耕种和使用手工织布。苧麻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纤维作物,它的纤维长度为棉花的6-10倍,拉比棉花大六到七倍。用吸水快、散热快的苧麻制成的夏布具有纱线均匀、易洗易干、透气通风等特点,因而将其用制脱胎漆器的胎体,不仅分量轻,还不受气候、温度、湿度变化的干扰,坚挺有韧性不容易变形,是制作脱胎漆器内里的不二之选。

二、交通位置对袁州脱胎漆器的影响

袁州脱胎漆器在民国时期能够迅速发展并形成较大规模,不仅在制作加工原材料上有先天有利条件,更与宜春的特殊交通地理位置分不开。宜春不仅是连接湘赣经济的重要纽带,也是赣西走廊上的商埠重镇,水陆交通带来的便利更促进宜春经济的蓬勃发展。浙赣铁路通车以及袁何赣江的贯通,宜春一时间云集着来自南北各地的商贾。民国二十九年《宜春县志》:“申、汉等处及高丽商客络绎不绝”“舟车辐辏、货物云集”“输出与输入莫不汇于此”“漆器虽用旧法,而手工精良,……远客到宜春,多购为送礼之物,虽属小技,可称为宜春之特产。”由此可见,在那个时期前来宜春的客商,有来自上海、武汉等地,更有来自朝鲜等境外的客商。袁州脱胎漆器兼具实用与美观,制作出来的日用品精美动人,使得客商争相采购。便利的交通在推动宜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脱胎漆器远销各地带来了机遇,也有利地传播了袁州脱胎漆器,促进袁州脱胎漆器工艺不断进步。endprint

另一个交通位置因素方面的优势,也使脱胎漆器在民国时期能够呈现繁荣景象,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达到较高的水准。宜春城区在20世纪30、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是整个华东和华南区域少数远离日军炮火的地方,安定的生产环境保证了脱胎漆器发展的延续性。由于此时各地战乱,使得宜春集中了来自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的各界人士,也包括受战乱影响的难民,所以质地坚固、皮实耐用、经济实惠的碗类、烟果盒类等脱胎漆器非常受欢迎,需求量剧增。同时外来的文化人士、画家和外国传教士的到来,不仅改进了脱胎漆器在装饰设计方面的艺术品位,更提升了脱胎漆器的销量。

三、民风民俗对袁州脱胎漆器的影响

民风民俗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共同遵守并逐渐形成约定成俗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宜春本土的民风民俗在一定程度上对脱胎漆器工艺品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可以这样说,袁州脱胎漆器能够直接或间接显现出宜春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民风民俗。

行业规则:袁州脱胎漆器的行业规则,与福州脱胎漆器的行业规则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福州脱胎漆器至现代仍然遵守漆艺技术“传内不传外、传长不传次、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的家族祖规,这种技艺传承方式是与福建本土的民俗一脉相承的。而袁州脱胎漆艺的传承方式可以说更为开放,在近代袁州脱胎漆器鼎盛时期的垛子背、重桂路、中山路一代,各家字号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家有各家的拿手绝活。在技艺传承上,并无男女尊卑、长次有别等规矩。形成这样的局面,笔者想更多的是与袁州地广人稀有一定关联吧,本身人口就不多,若在技艺传承方面讲究这样的“规矩”,岂不对脱胎漆器的发展是一种局限,袁州脱胎漆器的发展也不会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

生活习俗:宜春地处江西西部,历史上是长期处于与政治文化中心远离的状态,亦是不会被中央格外重视的地方,且古袁州历史上有被贬的官员在此做过或长或短的停留,如韩昌黎、李德裕,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对袁州的态度。远离政治中心,政治观念相对就淡泊许多,也就使得宜春人更讲究生活实际,对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等都更为讲究实用性。宜春全年降水量充沛,也因此造成生活中的许多食物的存放、生活用具等,在长期湿度的条件下极易发生霉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脱胎漆器也就是在这样的自然条件和宜春人讲究实用性与观赏性的观念下,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宜春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在这样的规律下,袁州脱胎漆器不断发展,生产出许多非常实用的生活用具,如漆木家具、餐具、茶具、首饰盒、果盒(盘)等兼具实用与美观的工艺品。

四、书院文化对袁州脱胎漆器的影响

“历数东墙黄榜上,袁州进士半江西。”享有这一美誉的宜春,在唐代290年间,江西考取的77名进士中,宜春籍的就占了竟有三分之二,多达53名。唐843-845年,江西仅有的两名科举状元卢肇和易重均出自宜春。为宜春文化发展史创造这一辉煌功绩的发起人,正是曾经被贬为袁州刺史的韩愈,韩愈虽然在宜春任职的时间不长,但他到袁州后兴办书院,积极推动袁州的人才培养工作。另一名为宜春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是于公元834年被贬为袁州长史的李德裕,到任袁州的李长史也没闲着,接力韩愈培养人才的重任。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韩愈创立的书院历经各个朝代贤人的努力,为纪念韩愈的功绩,扩充匾曰“昌黎书院”。昌黎书院自创立直至近代,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营造了深厚的书院文化,让宜春这座古城充满了传统文化气息。滋润着传统文化的宜春人,尤其是从事脱胎漆器的设计师,在设计漆面图案装饰方面能够结合传統文化审美,一些较为高档的脱胎漆器花瓶艺术品,在创作上也浸染着传统审美。可以这样说,昌黎书院在一定程度上对袁州脱胎漆器的装饰设计和创作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五、结语

宜春建县于公元前210年,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古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宜春作为中国禅宗圣地,在中国禅宗史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五百里禅宗长廊”从萍乡杨岐起,到袁州仰山,再到上高、高安、宜丰、奉新、靖安等县市有着近20处有名的禅宗寺院,如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禅寺,其遗址就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洪江乡东南村殿上组,该寺始建于唐会昌年间(公元842年),距今已有1164年的历史。袁州脱胎漆器作为非常实用的生活用具,在众多寺院中广泛被应用。另外,宜春悠久的禅宗文化造就了其独特的宜春文化,作为宜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袁州脱胎漆器的设计与创作受其影响同样不可低估。

古语曰“天时地利人和”,成功之路中,天时地利人和为三要素,它涵盖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时是成功之路的伯乐、机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持续稳步发展。可以说宜春独有的地理自然环境是“天时”,便利的交通位置是“地利”,宜春人自身的朴素品质、文化内涵则是“人和”。我们应该有理由坚信,在当今新的形势机遇下,袁州脱胎漆器的发展和未来的长远之路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施闰章.袁州府志[M].清康熙9年.出版信息不详.

[2]谢祖安.宜春县志[M].南昌:江西省图书馆,1940.

[3]吴志勇.宜春脱胎漆器[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

[4]黄松著.中国地域文化丛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endprint

猜你喜欢

夏布宜春漆器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四月轻语
夏布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 守护和传承
宜春吟
夏布遇上扎染
漆器收藏三问
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夏布绣的传承与发展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织夏布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