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及疼痛的效果探讨
2017-11-13芦溪卉
芦溪卉
(中国人民解放军202医院普通肝胆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0)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及疼痛的效果探讨
芦溪卉
(中国人民解放军202医院普通肝胆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及疼痛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VAS疼痛评分及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不如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中积极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静脉炎及疼痛风险,有助于提高留置针使用安全性,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将此方法推广开来。
预见性护理;静脉输液;静脉炎;疼痛;留置针
0 引言
在临床进行治疗过程中可以有多种给药方法,其中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静脉输液,治疗效果快、刺激小及给药迅速等是静脉输液的好处,采用静脉注射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统计发现在住院患者中采用静脉注射进行治疗的患者大约占73.35%[1]。空气栓塞、静脉炎、发热等是患者在进行静脉注射治疗过程中会遇到的并发症,临床发现在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疼痛和静脉炎。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及疼痛中,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2],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30例在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静脉高营养、保肝、抑酸保护胃黏膜及抗感染治疗,患者静脉留置时间在24-72h左右,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需注意什么,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再使用静脉留置针在患者的消毒皮肤处进行穿刺,在穿刺的同时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回血情况进行观察,成功置管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是否出现红肿等症状进行观察,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选择最佳穿刺部位和留置针
穿刺前,仔细评估患者穿刺侧肢体血管情况,首先护理人员需选好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例如患者的前臂掌侧静脉即可;尽量以静脉远端作为穿刺点。若患者前臂掌侧静脉存在皮损,可选股静脉或颈外静脉;长期卧床者、老年患者、血管条件较差者、外周循环不良者应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尽量选择上肢血管穿刺。
1.2.2 合理配置输液药物
严格正确按照输液药物配置规范配置输入液体和药物,对患者进行输液前,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输入液体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问题。一旦输入药物对患者血管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则护理人员需先注入刺激性强然后刺激性弱的液体。高渗液输注也采用该方式输注。输液时,注意在保持药效的情况下,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速度不可以过快。化疗药物输注前,生理盐水冲管,输注后再次生理盐水冲管,避免有形成分附着,损伤血管内皮组织。使用细短的留置针可使其在血管内漂浮着,减少损伤血管内皮的风险。
1.2.3 完善无菌操作流程
检查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型号及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取出留置针,将输液器上的针头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排尽空气。检查透明贴膜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完好,打开备用。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需戴手套,铺一次性治疗巾,选择适合的穿刺部位。再次核对,取留置针旋转松动外套管,密闭式留置针应排尽空气后关闭调节器。取下留置针外套管,一手紧绷皮肤固定静脉,另一手持留置针,嘱病人握拳,在血管上方使针尖与皮肤成15°-30°角进针,送外套管。穿刺成功,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调节器,待液体滴入通畅后,一手固定留置针针翼,抽出针芯,用无菌透明贴膜作封闭式无张力固定。
1.2.4 适当缩短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3-4d内,不宜超过4d。血管条件不佳者、老年人、输注高渗液体/化疗药物者,密切监测穿刺局部情况,发现局部红肿,应立即检查是否发生静脉炎,并停止使用该留置针,严重者拔针,更换穿刺点。
1.2.5 健康指导
对患者进行穿刺前,护理人员需给予其穿刺方法、后期出现不适及注意事项等健康指导。
1.2.6 早期发现
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巡视,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使患者放松心态,能够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3 评估标准
1.3.1 静脉炎判断标准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分级标准,判断两组是否发生静脉炎及静脉炎程度:Ⅰ级,仅出现穿刺点局部的轻度红肿,伴有轻微疼痛,静脉无改变;Ⅱ级,穿刺点红肿明显,但无硬结,伴有静脉条索样改变,疼痛较为明显;Ⅲ级:在Ⅱ级基础上疼痛和红肿更为而严重,静脉条索状改变明显,伴有硬结[3]。统计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和发生程度。
1.3.2 输液疼痛判断标准
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估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疼痛情况,评分0-10分,评分越高[4]。疼痛越强烈。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情况统计
对照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情况统计
2.2 输液疼痛程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及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不如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的输液疼痛程度比较
表2 两组的输液疼痛程度比较
组别例数疼痛评分(分)留置时间(d)对照组657.82±1.823.63±1.07观察组65 3.28±1.024.38±1.98 P<0.05<0.05
3 讨论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抢救、长期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良好的实用性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同,但是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问题也较为棘手,如何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保证留置针留置时间和正常使用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及疼痛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患者血管条件、穿刺次数、输注药物刺激、留置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但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将静脉炎及疼痛的病因归纳为机械刺激摩擦和药物刺激两大类,因而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刺激性因素。本院总结多年静脉留置针护理经验,针对机械刺激摩擦和药物刺激两大因素,总结了一套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护理中选择最佳穿刺部位和留置针,严格配置输液药物,完善无菌操作流程,适当缩短留置时间,对静脉炎的各类风险进行规避和干预。经本次研究临床试验后发现,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后,仅出现Ⅰ级静脉炎2例,Ⅱ级静脉1例,出现Ⅲ级和Ⅳ级静脉炎0例,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由此可知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使得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得到降低,有效防控了静脉炎风险。研究临床试验后还发现,对照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期间VAS疼痛评分(7.82±1.82)高于观察组的(3.28±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预见性护理有效改善了输液疼痛情况,对于静脉炎及疼痛控制效果良好,值得借鉴使用。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中积极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静脉炎及疼痛风险,有助于提高留置针使用安全性,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将此方法推广开来。
[1] 周迎春.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12(10):51-52.
[2] 陈杨.留置针输液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8(2):85-87.
[3] 马灵灵,赵丽佳,龙梅,等.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12(2):99.
[4] 文芝清,夏姿奇,刘颖.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5,12(7):130-132.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Phlebitis and Pain Due to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LU Xi-hui
(General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the 202 Hospital of PLA,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
ObjectiveTo study the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in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method of concurrent phlebitis and the effect of pain.MethodsNursing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predictive nursing measure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 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VAS pain score and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dwelling time significantly predictive nursing measures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Conclusion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ransfusion nursing in the active adop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phlebitis and pain, helps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using indwelling needle can be rolled out this method in clinical treatment
Predictive care; Intravenous infusion; Phlebitis; Pain; Indwelling needle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