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17-11-13

新文学评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禾木经验故乡

◆ 桫 椤

这些年,张好好在不同的城市辗转,但始终没有忘记她的故乡布尔津。布尔津并不是她的祖籍,而是她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她属于“疆二代”,自觉就将新疆当作了故乡。优秀作家都与他们的故乡保持着精神和心灵上的联系,我们可以举出多个例子,从多种角度谈论作家与故乡的关系,比如马尔克斯、福克纳、莫言,再比如与张好好同属“70后”的徐则臣等。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起过,张好好是个经验型作家,从长篇小说《布尔津光谱》、《禾木》到诗集《布尔津怀抱》、《也儿的石河》,故乡和她的人生经历始终在文本中保持着新鲜而清晰的面孔,远不似将故乡当作背景,并为之匹配上该有的人物那般虚幻。

信息时代,经验的同质化考验着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力。事实上从作家的视角来看,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客观”存在,有的只是被主观化了的现实。或许这种说法听上去有点唯心主义,但经验进入作品肯定不是照搬照抄,一定经过了作者的拣选和改造。文学上所谓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或者后起的种种潮流和派别之间的区分,无非在对经验的改造程度和表现方式的差异上。我们很难将张好好作品中的写实与虚构区别开来,这绝不意味着她的想象力匮乏,反而显现出她对经验的处理方式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文学在经过了革命化的洗礼之后,写实成为主流;进入新时期,则又借鉴西方技巧开始对过去写实的经验予以拆解和重构。事实上,在当下的文学现场,不乏两类特征明显的作品,一类是靠着四处泛滥的资讯改造成的作品。这类作品里书写的经验与作家自身并无多少关系,是一种隔岸观火式的写作,表达的多是作者的观念而非切身的感情;另一种则是刀斧技术痕迹明显的作品,这类作品的僵硬和冷酷是显而易见的。回望文学史,在沈从文、孙犁、赵树理和周立波等前辈大师的写作中,现实经验经过主观处理进入作品,虚构出来的是比“客观”还要真实的、浑然天成的世界形象。这样的写作在当下并不多见,而在某种程度上,张好好的写作正是试图向前辈作家致敬,她作品里的阳光、水、雪山、牛羊和人物,都有着适宜的、保持着生命力的温度——她感知过他们,并不对他们说三道四,只想赋予他们个人头脑里最完美的形象。

这就牵涉到张好好作品里的旨趣。将人类的情感和道德置于广阔的时空视阈内,从中寻找不变的爱和温暖,这一直是她的文学追求。在本辑收录的四篇针对张好好不同作品的评论中,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这一点。乌兰其木格专门分析了张好好的长篇小说,指出:“张好好潜入心灵世界开辟文学的广阔疆域,写出了西域边地的灵魂,清晰地确立了属于自己的写作向度:向美向善,善爱天下弱小,洁净而自尊地活着。”汤天勇则更加直接,直陈作者在《布尔津光谱》中所表达出的伦理信念:“张好好笔下的布尔津,万物有灵、人鬼和谐,人人怀揣向善向美之心,用友善作相处之道,用因果报应来惩罚罪恶,用爱与宽容抚平渐趋开裂的欲望之沟壑。作者相信,爱与善‘是一种社会智慧,一个互相负有责任的礼仪(decorum),在这种礼仪中,善的行为造就好的品德,这不仅是箴言,更是一种习惯性的和人所需要践行的实践’。”赵振杰在认真梳理了张好好的小说美学后,这样总结她与故乡的关系:“好好俨然将布尔津视作自己的梦中情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化笔触抒发着自己对故乡一草一木、万事万物的浓浓爱意,真可谓是‘相看两不厌,唯有布尔津’啊!”我由于熟悉张好好为人处事的风格,更加清楚她在生活中的真诚和善良,她并非不辨善恶,只是想为日渐世俗的世界保留最后的羞耻之心,因此我认为她在《禾木》中是“以悲悯和忏悔替代情感和道德的批判”。

猜你喜欢

禾木经验故乡
故乡的牵挂
我在禾木看日出
坐上这趟车去“云的南方、花的故乡”
月之故乡
乐淘淘“先进”经验
《故乡》同步练习
乐淘淘“先进”经验
最美新疆
在禾木
禾木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