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乡镇培养实用型医务工作者的思考

2017-11-12杨磊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基层

杨磊

摘要:为了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养得活”、“用的上”的基层实用型医务工作者,培养模式必须有所改变,人才的培养不但要“走下去”,即派城市医师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还需“送上来”,即将志愿到基础医疗单位服务的专科毕业生送往地区级以上医院工作培养三年,考试合格后下基层工作。通过“走下去”、“送上来”的教育模式,才可全面提高基层卫生人才整体素质,从而推进卫生人力资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层;人才培养;实用型医务人才

目前,我国各地特别是乡村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已引起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乡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的事实大量存在,为农村基层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迫在眉睫。

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养不活、用不上”

(一)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普遍不高,近年来在大中城市有所改善。但在基层即便是发达地区,乡镇、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平均学历也达不到普通专科。医学教育有其培养人才的特殊性,一名合格医生的培养,需要自身具备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有经验的老师传、帮、带作用不容小觑。专科毕业生来到基层,他们的上级医师自己的水平都很难达到目前的基本要求,又怎么指望他们带出的医师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呢?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老百姓又怎么信得过?信不过又怎么“用的上”和“养得活”?

(二)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医疗卫生工作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医疗工作不允许再来一次,有时甚至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当前,国家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大群众在基层医疗单位就诊和到县以上医院就诊都能按比例报销很大一部分。县级以上医院虽然收费相对较高,但医疗水平总体比基层医疗单位高,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不会选择基层医疗机构,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地加大。基层医院病人少了,收入自然就低了,自身的生存都难以保证,又怎么求发展和留人才?留下的人又如何提高业务水平?

二、为农村基层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思考

当前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影响到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落地。如何为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养得活”的适用型医学人才,并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是困扰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重大难题,卫生部、教育部等部门专门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医学院校如何支持的具体措施。今后一个时期的卫生人才发展的重点也是——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贫困地区,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和基本医疗队伍建设。如何将工作落实是重中之重。

(一)加强专科生的毕业后教育

如果能仿照发达国家那样(以英国的全科医师为例:医学生在医学院毕业后还需要接受3年时间的毕业后训练,其中2年在医院内专科轮转,第三年与全科医师一起工作,通过社区服务得到锻炼),对专科层次优秀毕业生,志愿将来到基层医疗单位服务的,毕业后可先在地区级以上医院工作3年,考试合格后下基层工作(送上来,定向培养,待遇从优)。使他们真正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能识别较复杂疑难疾病并了解其治疗预防的原则,这可大大提高他们以后独立工作的能力,并真正成为农村基层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骨干。从而也使到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的病人得到最合理的治疗,形成良性循环。医疗行为的特殊性,使得对疾病的防治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难易程度之分。就我国目前的现状(基层医疗水平很低),要使其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下的去”的医务工作者,没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水平也很难开展工作,甚至与较高级的医疗单位相比,能与之合作的人更少,因此必需有更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因此专科毕业即下基层,很难有所突破。

(二)实行导师制

在当前网络时代,基础医疗人才的理论学习不成问题,但在目前知识爆炸,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要使他们时刻跟上时代的发展,是否也可以仿照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实行导师制呢?导师为他们就读学校的临床教师或上级医院的上级临床医师,可随时沟通和交流,必要时也可亲临指导。这类导师是要注重技能而不是注重研究的,学校或医院可在津贴发放、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这些导师适当倾斜。学校的实验室也可以在休息日可对该校的毕业生开放(毕业3年内,目前还留在学校所在地进行毕业后学习者),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时间。

(三)提高服务质量

要想使现有的基层医疗资源充分利用,提高服务质量是关键。应当真正做到,普通的疾病,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在大医院的治疗质量是一样的。老百姓自然就会考虑“性价比”。只有这样,为农村基层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才能落到实处。

(四)部分临床课直接在医院开展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了加快为农村基层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步伐,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将部分临床相关专业的临床课,直接放到医院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临床思维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毕业后即可进入较独立的工作状态,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需改进。

三、结语

疾病无国界,世界卫生系统是一个整体。那么全国、全区(县)卫生系统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的缺乏,都将是全国公共卫生体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为农村基层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是全体有能力的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沈建强. 乡镇卫生院实用型人才的培养[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06):66-67.

[2]李国华,陈维新,李春福. 加强乡镇预防医学教育 培养基层实用型人才[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2,(06):361-362

[3]栗瑞,黄文缨,张朝阳. 我国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激励因素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16,(03):76-78.

[4]. 黑龙江省启动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补充计划[J]. 农村百事通,2014,(10):11.

[5]韦可耀.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严重不足亟待解决[J]. 广西经济,2009,(06):46+53.

[6]岳淑英.基层适用型全科医生培养[C].2007全国农村卫生经济第十次学术研讨会,2007.

[7]潘麗萍.如何为农村基层培养适用型口腔人才[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8]肖兰英.农村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探讨.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基金项目:绵阳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培养服务乡镇的实用医务人才研究(课题编号:MYZY13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