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精神坐标 凝聚发展正能量

2017-11-12曹美英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余杭文明单位公益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运用互联网思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坐标来培育,用“结合、融入”作为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主渠道,结合区情特点和重点工作,把扎实推进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诚信建设制度化、志愿服务制度化、道德模范评选表彰、“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等重点工作的开展,融入到各项主题活动中,尤其注意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主题来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融入到网民的“指尖生活”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求得人们日用而不知的结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努力把核心价值观构筑成人们的精神坐标。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余杭的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一、抓教育引导,做到“天天见”,将价值观植入心中。

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抓好学习教育,以干部的自身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党员、群众广泛学习。宣传部门编辑、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资料》等乡土教材,送到广大群众手中。在余杭晨报、余杭电视台、余杭新闻网、@余杭发布等区内媒体开设“我们的价值观”专题专栏,在文化礼堂、干道、围墙、围挡等广泛设置宣传海报、墙绘喷绘。组织各地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宣讲团、乡音故事宣讲团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利用富有教育意义的本地、本单位的典型材料,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广泛开展菜单式、分众化的理论宣讲。举办“我学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中小学生,广泛开展学习研讨、征文演讲、实践活动等系列活动,增强普通百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二、抓氛围营造,做到“处处有”,传递社会正能量。

充分利用有效载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举办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营造践行核心价值观声势,不断拓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思路。充分利用媒体大力做好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广泛通过制作横幅标语、展板、黑板报、宣传栏、LED显示屏宣传“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内容。在主要街区、村口打造以宣扬模范人物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特色街景,成为传递真善美的前沿阵地,使建筑工地围挡、住宅围墙成为一道道“核心价值观景观墙”,居民普遍认为“好看、好懂、好记”。根据各地建筑风格、地域特色和乡风民俗,制定不同风格、材质的家风家训样版,利用独具特色的门牌、门联,传承、弘扬好家风好家训。

三、抓榜样引领,做到“月月评”,激发向善积极性。

注重重点人群的典型示范作用,余杭区紧紧抓住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这个集群。每月开展“最美余杭人”系列评选活动,形成“月月有主题,行行有最美,人人学先进”的浓厚氛围。培育和挖掘身边的好人。建设“最美余杭人”光荣墙、编印“最美余杭人”宣传海报,让身边的“草根英雄”火起来,让“最美现象”深入人心。在挖掘、推介、关怀三个环节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条让群众身边的道德模范发光、闪光、荣光的路子。在各地社区、农村、学校设立善行义举榜,宣扬群众身边的美德善行;推出一批重大典型,大力宣传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人物,热情颂扬他们的高尚品德,最大范围地传播他们的事迹与精神,树立好楷模和标杆。不断制作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素材的《我们余杭人》公益宣传片,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载体上播放和推介。利用文化礼堂、文化公园、文化校园建设,宣扬身边好人的美德善行,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使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见贤思齐、赶超先进的正确导向。制定《余杭区礼遇道德模范实施办法(试行)》,倡导树立“好人有好报”的社会导向,形成强大正能量。

四、抓文化校园,做到“课课育”,强化系好“第一个扣子”。

余杭一直将学生作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在全区107所中小学校中,有重点、分阶段、分批次推进文化校园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日常化、生活化。学校通过举办艺术节、活动日等载体,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队日开展“说核心价值观”、“唱核心价值观”、“写核心价值观”、“画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使核心价值观表现形式多样,强化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

五、抓载体平台,做到“家家传”,融入到文明单位管理中。

文明单位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内涵,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增强文明创建活力。广泛开展“展风采树形象”活动,一是在单位服务窗口、办公场所等显著位置亮出“文明单位”牌子,公布单位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在单位大厅、会议室等显著位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墙宣传;三是结合单位各类评选,评选“最美人物”,设立“最美人物”宣传栏,建立“最美人物”档案库,广泛宣传,形成最美风尚;四是发挥文明单位在人才、资金、党建、文明创建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参与村社区的结对共建活动,切实履行文明单位的社会责任。

六、抓社会组织,做到“人人做”,引导各方参与公益活动。

余杭区在培育和引导社会公益组织正规化发展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使广大社会大众参与公益活动时,门槛低、形式活、活动多、意愿强。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公益组织合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各个公益组织拧成一股绳,使公益组织能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避免各公益组织在服务内容和形式上的重复,让有限的社会公益资源送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的手中,让珍贵的爱心传播得更加深广,使公益组织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强团队。

七、抓主题创作,做到“篇篇传”,促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堅持党管文艺、党管人才,评定区文艺人才重点培育对象。根据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通过主题创作招标工作,开展主题文艺作品征集,通过征集主题鲜明、体裁丰富、内容广泛的舞蹈、小品、曲艺、微小说、故事等文艺作品活动,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复旦大学举办文艺骨干进行培训,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艺创作和改编中。

作者简介:曹美英(1970.10)女,汉,本科,浙江杭州,职称: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余杭文明单位公益
河南省人社厅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动员大会
由“链”到“圈”,余杭全力竞逐未来产业
“你好亚运!余杭@未来”
对灵新煤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省林草局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动员大会
公益
公益
公益
杭州余杭 “三位一体”推进殡葬改革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