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7-11-10陈睿川

南北桥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意义

陈睿川

【摘 要】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能否有效地掌握知识与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之后,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内容等都得到了创新与丰富,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畏惧的情绪,因而,想要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则需要老师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以此为研究中心,以期能为广大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性 意义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004

新课改之后,对初中数学老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采取的教学方式必须具有有效性,不能够再延续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要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及能力放于教学的首要位置,要从学生的学习中真正的体现出有效性,这才是每个初中数学老师应该追求的教学目标,才是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基础。

一、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分析

(一)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再局限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广大初中数学老师开始重视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方式、手段等真正的结合起来,重视学生自身学习的真实体验,旨在让学生获得开心学习体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遵循了素质教育的寓教于乐思想,因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的。

(二)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更是如此,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明确此点,因而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再将成绩作为评价的核心,而要将成绩、能力、态度、习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及时给予每个学生肯定,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保持学习的自信,从而积极的完善与发展自己。鉴于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帮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通过创设导入教学情境,提高学习主动性

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其难度不断在增加,这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畏惧学习的情绪,因而,老师要巧抓住课前导入这个环节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引导学生改变对数学课程的看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正数与负数》内容时,老师可以采取导入疑问情境模式,首先,用多媒体播放天气预报的视频,并将视频中的正号和负号标注的比较明显,先激起学生的疑问;其次,播放2016年农民庄稼产量的视频,玉米比上年增长5.6%,花生比去年下降-3.5%,进一步让学生產生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想要弄明白为什么这样表示。

这样的情境导入模式,属于开门见山型的导入方式,能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从而顺利掌握正负数概念及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

(二)精心安排数学活动,化难为易

数学课程中有较多的内容需要讲解,但每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因而这就需要老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每个学生高效的获得知识与技能,这是每个老师都在追求的最高教学目标,也是困扰每个老师的难点内容。

对此,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精心安排好数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有技巧的突破学习重难点,实现快乐、有效地学习。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一元二次方程》相关内容时,老师应掌握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会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比如:亿佳大卖场正在销售一批沙发,平均每天可售出20套沙发,每套净盈利是400元,大卖场为了增加盈利额,决定再降低一些价钱,从以往的销售经验得知,如果每套沙发降低100元,每天就可以多卖出去2套沙发,如果大卖场每天的净盈利是8.4万元,那么每套沙发应该降低多少元呢?

这样的题目看似较难,但只要通过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将题目分解成为几个小问题,则能化难为易,逐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而可以分解为三个问题:

第一:每套沙发盈利的金额是多少?即每套沙发应降低的价钱可以设为x元,每套沙发的盈利则是400-x元;

第二:每天售出去的沙发套数是多少?即每天可以销售出去20+2x套;

第三:每天盈利的金额是多少?即(400-x)(20+2x)元;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式,即(400-x)(20+2x)=84000元;

最终解出x=200,因此,亿佳大卖场如果每天要盈利8.4万元,每套沙发应该降价200元。

(三)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

新课改之后,已明确要求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而想要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则需将原来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生为本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真正的让学生通过自己和小组的努力,获得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中心对称》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出中心对称的图形,并小组讨论如何能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此学习过程中,老师只需要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适当时候点拨、启发并帮助学生归纳即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课前导入、课堂组织教学活动、尊重学生探究学习的主体性几方面着手,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师生共同努力与合作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能力,为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况达,余静.浅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4(02):201.

[2]肖云.浅析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15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有效性意义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