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网络媒体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1-10曾玲玲张少生胡永芳包希哲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实验班教学效果

曾玲玲,张少生,胡永芳,包希哲

移动网络媒体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曾玲玲,张少生,胡永芳,包希哲

移动网络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已成普遍现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构建移动网络媒体教学平台,对手机微信移动媒体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移动网络媒体在提升学生的动作技能、创编能力和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有明显的教学效果,为健美操的教学改革提出新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探索。

移动网络媒体;手机微信;健美操教学;应用研究

健美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的讲解和师范为主,受限于教学时间,教师只能指导学生的普遍问题,极难实现个体的个性辅导;学生在课后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必要的相关资源,很少主动地去复习和纠正自己的动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健美操教学有更多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是其中之一,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的缺陷和不足[1]。视频教学、影像效应等传统的多媒体技术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已有一定的研究和基础,而对于最新的移动网络媒体资源(如手机微信)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2-3]。

移动网络媒体是一种个性化信息媒体,以手机、iPad等为使用终端,具有分众,定向、即时和互动等特点,又称第五媒体或手机媒体[4]。手机微信是最新流行的一种移动网络媒体平台,为手机和iPad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具有操作方便、信息交流功能强大和资源共享及时等特点,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5-6]。本文利用手机微信、手机QQ等搭建移动网络教学平台,实证研究网络教学平台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手机微信等移动媒体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为对象,比较该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的异同。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主要对学生健美操学习的兴趣、能力、态度、习惯和移动网络媒体应用程度等因素向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学生各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在问卷有效性检验时,由5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评判。问卷的信度利用重测法进行检验,重测法是在间隔一定时间后天重新对部分学生进行同样的问卷调查。两次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相关度符合较高可信度的要求。

表1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测表

1.2.3 实验法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相同的教学内容(大众二级规定套路和二级街舞啦啦操),教学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1月,共18周,每周2个课时,共36个课时。选取6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一个班级为实验班,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班,两个班级分别均为30个学生。对照班的教学采用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模式,而实验班教学则采用移动网络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对两个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进而探究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差异,求证移动网络媒体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是否有提升教学效果和改变教学质量的效应。

1.2.4 数理统计法 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SPSS19.0软件的平台上,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利用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P<0.05时,表示实验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时,表示实验结果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时,表示实验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移动网络媒体教学平台的构建

利用手机微信软件和手机QQ软件,建立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和健美操QQ群,分别见图1和图2。手机微信平台是移动网络平台教学的主题,健美操QQ群是用来传输大文件学习视频。最近新兴的微信公众共平台因个性化和及时性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此平台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师生随时随地可以在此网络平台上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传递和交流。

图1 健美操微信公众号

图2 健美操微信群

实验开始前,由任课老师注册一个名“健美操课堂”的微信公众号,实验班的学生被要求全部订阅和关注该公众号。健美操教学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教学素材可以在公众平台上定向地向订阅该账号的学生群发,平台的群发功能见图3所示。

实验班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手机和IPAD等终端在公众号平台上关注和学习健美操课程的动态和知识;同时,教师在公众号平台上发布教学内容的课前预习、课后总结、课间学生自己的动作视频以及课外的健美操相关知识,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纠正、以及拓展课堂外的知识。教师在公众号平台上可以通过监控教学素材的浏览量来监控学生的课堂外的学习情况,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健美操QQ群主要用来传输大文件内容的相关视频,起到辅助微信平台的作用。

图3 微信公众平台群发功能图

移动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可以方便学生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地进行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和复习,拓展自己的知识,也方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分组练习进行视频拍摄,针对性地挑选动作错误的视频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视频学习自查。

2.2实验过程设计

传统的教学流程是教师课前集中学生在一起,然后进行统一的讲解和动作师范,接下来进行学生分组练习,最后教师又集中进行动作错误讲解和纠正。而移动网络媒体辅助教学的流程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对课堂前的预习,课间的动作记录和课后的纠正等等进行辅助性教学,具体流程见图4。

图4 移动网络媒体辅助教学流程图

2.3实验结果分析

2.3.1 动作技能成绩分析 动作技能是健美操教学中的关键,因为健美操最终是依靠动作来展现,学生的动作技能展示是健美操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内容相同,分别为基本姿态、基本步法以及手臂动作的训练以及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的二级成套动作(二级街舞啦啦操)学习。测试考核的是学生的动作技能熟练程度,考核成绩由非参与教学的三位老师进行评判(满分为100分,三位老师的平均分为学生的最终的成绩)。表2为动作技能测试成绩对照表,图5为动作技能成绩统计图。

分析表2可知,对照班的标准差(86.56±2.71)大于实验班的标准差(83.88±3.26),表明对照班学生个体间的成绩差别大于实验班。分析表2可知,对照班不仅平均分低于实验班,而且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大于对照班。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结果小于 0.05,说明两个班级之间的动作技能成绩检测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

对照班实验班TP成绩8388±3268656±271-2280022<005

分析图5可知,成绩在90分以上同学,实验班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班,其中实验班多达8人,对照班只有区区2人;成绩在80~90分之间的同学,两者差别不是非常大,实验班有19人,对照班有16人;成绩在70~80分之间的同学,两者又有明显差别,其中实验班只有3人,对照班则高达10人;成绩在70分以下的同学,只有对照班的2人,而实验班全部在70分以上。

表2和图5的分析表明,在动作技能的教学效果上,移动网络媒体的应用明显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移动网络媒体的教学使用,让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中预知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课堂上会更快地接受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课后在公众平台该上上传了学生分组的练习视频,学生可在课后在网络平台上结合自己的联系视频进行纠错学习,这种自我学习的模式会比老师的讲解纠错更能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完善自我的欲望,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图5 动作技能成绩统计图

2.3.2 健美操创编能力分析 检测健美操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创编能力。实验中,大众二级规定套路和二级街舞啦啦操的教学后,安排创编理论知识和分组创编的学习内容,并对每组的创编能力进行测试考核。为了考核学生的健美操创编和团队协作意识,设定自编领操和小组队形创编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表3为健美操创编考核成绩比较,图6为小组队形创编统计对照。小组队形创编练习和考核时,是随机6个人一组,实验班和对照班都是5个小组。

编操和领操是考核自编领操的两个主要内容,编操是指学生能独立完成4个8拍的大众健美操动作编排,同时配有音乐节奏,不能有其它老师或同学的帮助;领操是指学生在完成自己的编操后,还需和其它同学一起完成自己编排的动作,同时起带领的作用。

表3可知,在自编领操成绩对比中,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79.28±5.12),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82.58±3.98)两者相差3.33分;P值为0.039<0.05,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自编领操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队形创编成绩对比中,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82.67±3.12),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87.65±2.89),两者相差4.98分;P值为0.028<0.05,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队形创编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上分析可知,实验班在自编领操和队形创编上的成绩要优于对照班,可见移动网络媒体的应用在教学效果上得到了提升。

内容对照班实验班TP自编领操成绩7928±5128258±398-1280039<005队形创编成绩8267±3128765±289-1870028<005

2.3.3 健美操学习兴趣的比较 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是激发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无形动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健美操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影响整个教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学生如果在心底抵触健美操的学习,那么再好的学习内容和再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眼中都会熟视无睹,大大地降低了教学的效果。相反,如果通过引导和感染,加强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学习态度也会随之而改变,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会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得到深层次地提升。

本文就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实验前和实验后的问卷调查,实验班的30人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样对照班的30位同学也在整个课程前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对照班的健美操学习兴趣调查统计见图6所示,实验班的健美操学习兴趣调查统计图见图7所示。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中,5分表示“非常感兴趣”,4分表示“比较感兴趣”,3分表示“一般感兴趣”,2分表示“不太感兴趣”,1分表示“完全不感兴趣”。

图6 学习兴趣调查统计图(对照班)

图7 学习兴趣调查统计图(实验班)

分析图6和图7可知,实验教学后,实验班的“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同学较实验有明显增加,“非常感兴趣”的同学从实验前的0人增加到8人,“比较感兴趣”的同学从实验前的12人增加到17人;而对照班的“非常感兴趣”的同学从实验前的1人仅增加到3人,“比较感兴趣”的同学从实验前的10人仅增加到15人。表4为两个组样本的t检验。

表4分析可知,两个班的P值都小于0.05,表示两个班对健美操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前后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实验班学生的兴趣调查从实验前的(3.62±0.59)提升到实验后的(4.23±0.65),而对照班的只是从实验前的(3.58±0.69)提升到实验后的(3.87±0.72),提升的效果可以通过数据对比可知。可见,移动网络媒体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兴趣,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从事健美操的学习,对健美操的推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意义。

表4 学生学习兴趣差异性检验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传统的大学健美操教学模式存在教学时间限制、师生沟通少和手段单一等不足,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健美操自身对动作和音乐的高要求,使得在新时期引入新技术到健美操教学中成为必然。手机微信群平台的构建是应时应势之举,在学生预习复习阶段及教学反馈阶段能够满足现有健美操教学的缺陷。

(2)多媒体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在健美操教学中,能有效地丰富健美操教学模式。本文中借助手机微信这种移动网络媒体来辅助健美操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技术动作技能、创编健美操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显著的教学效果。

3.2建议

(1)手机微信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项新的科学技术,是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为学生提供的新的教学形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不能依赖这个手段,达到所有的教学目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手机微信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避免其中的不足,才能扬长避短,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2)体育教师要克服自身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掌握不足的缺陷,紧跟时代步伐,更新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优势,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到达优化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1] 朱碧波.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育专业男生健美操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2] 孙红梅.构建高校体育健美操课程体系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07-108.

[3] 王 娜.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创建党政干部学习新载体[J].民营科技,2013(9):250.

[4] 薛为民, 赵丽鲜, 冯 伟.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5] 李赟涛.多媒体师范在健美操动作技术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1.

[6] 王 思.多媒体和表象训练法对健美操教学效果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17-19.

[7] 黄桂芳.多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健美操教学策略[J].运动,2016(16):114+84.

[8] 陈爱民.微课在公共体育课程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1):103-105.

[9] 王 静.探讨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2):98-99.

[10] 刘建苹.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102-104.

TheApplicationResearchofMobileInternetMediaonCollegeAerobicsTeaching

ZENG Ling-ling,ZHANG Shao-sheng,HU Yong-fang,BAO Xi-zhe

The use of mobile internet media in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internet media on college aerobics teaching is researched.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moblie internet media is built, and the emphasis 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WeChat in aerobics teaching.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mobile internet media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omoting the movement skills, creat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interest.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erobics.

Mobile Internet Media; WeChat;Aerobics Teach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2017-07-01;

2017-07-20

曾玲玲(1987-),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广州医科大学 体育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1436

G807

A

1008-2808(2017)05-0074-05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实验班教学效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微视频辅助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