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北京冬奥会视角下越野滑雪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的推广与策略研究

2017-11-10李良胤井红艳张辉球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越野滑雪运动

李良胤,井红艳,张辉球

2022年北京冬奥会视角下越野滑雪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的推广与策略研究

李良胤,井红艳,张辉球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研究背景,在越野滑雪所处困境的基础上,对越野滑雪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众化推广的意义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从课程设置,场地、器材,教师培养,教学风险防控,体育文化推广五个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越野滑雪大众化推广策略,旨在为我国越野滑雪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依据。

2022年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推广;策略

越野滑雪(Cross-Country Skiing)是借助雪板和雪仗为工具,在起伏的山林中进行滑行的一项冬季运动。越野滑雪是起源于欧洲北部的古老运动[1],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市,国际滑雪联合会正式成立,同年越野滑雪被列为冬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此该运动一直是冰雪强国分毫必争和长期垄断的优势项目。2022年第24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届时奥林匹克的圣火又将在中华大地上点燃。2016年3月18日,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北京举办一场全球瞩目的冬奥盛会,必将极大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也有利于向全世界进一步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平发展主张,对中国来说,获得冬奥会举办权是一个新的起点”。然而,纵观在历届冬奥会上取得的成绩,均主要集中在部分冰上项目和自由式滑雪上,总体呈现出冰强雪弱、优势项目狭窄的格局。越野滑雪将在北京冬奥会上设置12块金牌,与越野滑雪高度相关的北欧两项、冬季两项仍有大量奖项设置,可以说越野滑雪是雪上项目中最重要的基础项目,我国要想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冰雪强国,该项目是我们无法回避和立足突破的重要方向,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目前我国该项目起步较晚、群众基础薄弱,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2]。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越野滑雪的竞技研究上,仅有少量文献探讨越野滑雪的大众推广。众所周知,体育项目竞技水平的高低与大众参与程度的高低有紧密联系,对于国家来说,发展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1 我国越野滑雪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越野滑雪后备人才严重匮乏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编制的《体育事业统计年鉴》约定,后备人才包括后备人才、发展人员、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等相关人员。我国越野滑雪人才培养仍然采用三级训练网模式为主任,不可否认,该模式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在特定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行政管理色彩浓厚,体制缺乏活力等问题日益显得突出。忽略群众性基础的做法,不仅仅损害的是越野滑雪后备人才的未来发展,也损害了越野滑雪项目的全面发展与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3]。目前,全国注册越野滑雪运动员不足千人,具体到黑龙江省来看近年间注册运动员呈现逐年略减的趋势,运动员数量有波动性变化[4],如果运动人口不能得到有效增加,势必会对该项目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制约。当然,客观的说,不能将这一现象完全归咎于既有人才培养模式,但现有模式无法带动大众化推广从而促进运动人口增加是不争的事实。截止2014年统计,我国竞技越野滑雪注册运动员为872人,分布于9个省份及自治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形成鲜明反差(见表1)。教练员对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是运动水平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同时,基层教练员承担着对后备人才进行身体训练和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任务,在促进后备人才的全面发展、提高后备人才的竞技水平和实现运动训练目标中起着主导作用[6]。2014年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可统计的在岗注册越野滑雪教练员52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个区域,而保障项目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须地基层教练员更是严重匮乏,与越野滑雪相关的专业从业人员,如打蜡师、科研人员、体能及心理训练人员等同样稀缺。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越野滑雪相关资源配置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干预,运动人口基数太少,不能形成良性的市场资源配给环境。同属滑雪项目的高山滑雪近年受大众化推广的强力支撑而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性局面,高水平专业教练员规模、层次逐步提高,特别是基层教练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受市场经济调控而迅猛发展,更为难得的是出现了很多非专业滑雪爱好者通过培训和等级考核从事基层教练员工作可喜情况,应该说高山滑雪的大众化推广效应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越野滑雪未来发展的正确路径。

表1 我国越野滑雪注册运动员及地区分布统计表

注:数据来源—2014年体育事业统计年鉴

反观国外发展,目前全世界已经有滑雪场地6 000余个,参与滑雪人口高达4亿,尤其是在欧美等地,每年甚至有10%的人参与到越野滑雪这项运动中,在美国喜欢越野滑雪运动的人已经有800万之多;奥地利和瑞士有将近一半的国民都在参与越野滑雪运动[7];近年越野滑雪发展势头良好的邻国日本与美国有共同之处,政府把竞技体育建立在群众体育基础之上,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体育参与机会,培养他们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习惯,同时发掘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8]。

1.2 越野滑雪未形成规模效应,产业链无从发展

没有一定规模的运动人口自然不会产生规模效应,越野滑雪装备、器材完全依赖国外进口,单一靠政府财政拨款支撑项目发展,可能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将项目做强,但很难真正做大、真正做强,很难吸引企业和大量社会资金参与其中。反观高山滑雪项目,现在国内滑雪场出现了一些由社会资金投资,社会资本运作的新兴模式,一些制造企业也开始尝试生产高山滑雪板、造雪机、索道缆车系统等,而随着国产化程度的提高,又将进一步拉低大众消费门槛,为进一步扩大大众消费市场与运动人口的增加提供有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为北京和张家口申办冬奥会时说,“2022年冬奥会将进一步激发中国民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人上冰雪’”。当前这一宏伟目标已经具备了实现的基础条件,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教授在《第八届(崇礼)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上表示“人均GDP超过8 000美元之后,滑雪人口开始高速增长;人均GDP10 000美元之后,滑雪人口的增长将步入爆发期,高速增长期将维持10年以上。”2016年,中国已有9省人均GDP突破10 000美元大关,完全有理由期待我国滑雪产业即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在当下关键节点期,如果越野滑雪能够将大众化推广有效推进,必将极大推动整个滑雪产业的快速发展,越野滑雪项目自身也将大受助益,从而带动整个项目的规模化和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国内实际发展情况还是国外的发展经验看,越野滑雪大众化推广是专业越野滑雪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大众化推广可以带动更多的运动人口参与其中,从而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利用市场调控专业人员配置等,为专业竞技运动输送更多的优秀运动人才。因此,越野滑雪的大众化推广是推动滑雪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对世界承诺的较为理想实践途径。

2 越野滑雪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众化推广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越野滑雪与高山滑雪相比难度明显降低,对场地的要求也更加宽松。与其他项目相比,越野滑雪更加适合作为学校体育项目来开展。而高校拥有的资源和专业教师群体为越野滑雪的推广提供了机会,同时,大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身体运动能力和判断能力更加成熟这一阶段,这些特点为越野滑雪在高校的推广构成了基础。作为全国滑雪产业推广和发展最佳的省份,黑龙江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冬季在高校开展冰雪项目已不是先例,滑雪已成为很多高校的选修科目,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开发和冬季项目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2.1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设定

近年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学项目设置日益丰富,早在2003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就要求“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黑龙江省大部分高校在开发课程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冬季体育项目,冬季环境的训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耐力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冬季运动环境的特殊性也成就了学生克服困难和敢于探索的精神。越野滑雪在冬季项目中难度相对较低,以有氧和耐力训练为主,在增强人体寒冷环境下的应激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是一项非常适合在学校开展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满足学校对新兴学科设置的要求,同时又能够有效的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2.2 高校具备培养越野滑雪人才的良好环境

传统的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三级训练网模式对运动员升学及未来就业等关键问题上没有很好的、良性的解决,也就是“出口”不畅,这势必会导致“进口”受阻,大量具有运动潜质的人才不愿投身其中,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这是致使运动参与人口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徘徊的原因之一。纵观欧美体育发达国家,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贯穿整个教育系统之中的现象十分普遍,我国体育界学者也基本认同于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式的体教结合模式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和变革。大学是缓解“出口”问题的关键环节,因为它既可以解决相关人员升学问题,调节小学、中学阶段的人才培养导向,也可以为运动人才就业提供必要的学术水平保障。通过高校的良性参与,社会多方关注、参与,逐渐引入市场机制,达到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2.3 高校科研能力是助力越野滑雪基础研究的快捷途径

高校作为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人才密集性群体,是快速助力越野滑雪项目科研发展的快捷途径,从现有相关研究多来源于高校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可印证该问题。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条件为越野滑雪项目科研提供便利条件,促进我国越野滑雪项目科研、教育与训练一体化,这是短期内快速提高我国越野滑雪项目科研水平与运动成绩的最有效途径[9]。越野滑雪项目如果不在高校中推广、应用,则教科研成果很难切中要害,科研水平和层次亦难提高,相关成果难以转化,甚至可能无法避免的出现坐而论道式的研究。

2.4 高校是体育文化构建和传播的重要渠道

我国关于现代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体育文化的传播能力与自身竞技体育水平、国家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不对等。如:同属亚洲的搏击类运动项目跆拳道和武术的国际化推广上存在差距,2000年跆拳道就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武术项目虽经我国大力推广和宣传等多方努力,但至今仍未入选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在大力发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科技、体育经济的情况下,体育文化建设也是必须突破的方向。越野滑雪项目作为大众比较生疏的项目,实现大众化推广应该从育文化的构建入手。高校是文化传承、构建、宣扬的重要平台,作为年轻群体最为密集、活力最为旺盛、思维创新最为活跃、文化思辨最为频繁的群体,无疑是体育文化构建最为理想的载体,因此越野滑雪在高校中进行推广是极优的选择之一。

3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越野滑雪大众化推广的策略

3.1 课程设置方面

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黑龙江省高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自然资源,深入挖掘和不断优化体育教学课程设置。越野滑雪课程的开展可按照一下三种模式进行。一是,可尝试性的在高校中分步开设越野滑雪选修课。课程设置可先采取理论教学模式进行过渡,该方案可最大限度降低教学风险和教学投入,针对完全未接受过雪上项目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学及冰雪项目文化推广,待条件进一步成熟时再采取理论加实践教学模式。二是,以俱乐部形式开展教学。该方案授课方式、班额数量、授课时间相对灵活,受学校正常排课方案的诸多条件限制而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适合于新体育教学项目引入探索尝试的中级和高级阶段。三是,越野滑雪项目在高校中的推广程度较好时,学生自主参与意愿较普遍、教学资源条件满足时,在必修体育教学模块中开设选项教学。授课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可选择正常排课制或利用周末集中授课制。

新开设的越野滑雪课程教学目标应当以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初步具备基本蹬滑能力为主,侧重于兴趣培养和基础运动参与技能的掌握。教学中技术教学与体能教学并重,通过越野滑雪提高学生有氧耐力。无雪期可选择与越野滑雪项目技术迁移高度相关的北欧式健走进行陆地教学训练或者越野滑雪滑轮训练,从而更有进一步实现全年开课的目标。

3.2 场地、器材方面

高校开设越野滑雪的最大困难在于场地的设计和使用、器材购买与维护。目前,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正处于非常关键的历史机遇期,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历史背景下,国家明确提出建设冰雪强国的口号,对越野滑雪场的建设也提出了多项补贴政策。首先,可以考虑由政府主导在市内或近郊利用冰封江面及堤岸、现有中小型滑雪场、大型公园、缓坡丘陵等区块兴建、改建集越野滑雪、徒步观光、户外拓展、冰雪艺术展示等为一体的场地设施,然后由高校租、借使用。其次,有条件的高校可利用校园规划简易场地,将田径场、校园部分步行路段等进行改建,不必完全按照标准越野滑雪场地的设计要求,安全、简单、实用即可。越野滑雪器材、设施资金需求较高,低端越野滑雪板每套价格在1 500~2 300元左右,如果器材由学校提供,按60套计算大致需90 000~140 000元左右。此外,造雪机和压雪车等设备是建设和维护越野滑雪长的必备设施,但采购及维护成本较高,不推荐高校自行购买,可采用租借的形式完成场地的建设。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人工替代雪、模拟雪、越野滑雪滑轮等材料、器材的出现,解决上述问题也许会有全新的方案。

3.3 教师培养方面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除个别体育院校中拥有少数越野滑雪专业教师外,其它院校相关专业教师极其稀少,这也是影响越野滑雪项目在高校中大众化推广的主要障碍之一。但是,黑龙江省是全国最早开展越野滑雪的省份,拥有相当数量专业教练员队伍的越野滑雪强省,完全具备越野滑雪教师培训的条件。通过有计划性的短期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初步缓解该问题的影响。越野滑雪教师的选择可以脱离专职的束缚,从在职教师中选择有滑雪运动基础和感兴趣的教师参加培训,通过系统培训和考核均可以承担课程,这样不仅能够解决教师来源的难题,同时也可以促进越野滑雪项目在高校的推广。

3.4 教学风险防控方面

越野滑雪的滑行速度和技巧要求相对较低,但仍然有一定的运动风险,运动伤害与其他冬季雪上运动类似。一是,由于运动环境气温较低,学生的御寒措施欠缺可能导致冻伤等自然环境伤害。二是,虽然运动项目本身难度较低,但对于身体协调能力和热身运动准备不足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仍然有产生拉伤甚至骨折的风险。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和对运动技术的专业把控,教师首先要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运动技能差异有较好的掌握,避免出现超出学生能力的教学安排,做到差异化、分层化教学。

近年,学校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屡见报端。在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现配套法规、司法认定仍存在诸多不足,甚至出现了只要出现伤害事故就是教师负责、学校负责的现象,造成了学校不敢安排强度稍大、难度稍高的体育教学内容,这将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发展。北京冬奥申办成功后,国家提出“让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目标,同时,《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等系列文件的出台。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需要法律规范做保障,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我国普通高校的实际情况,明确责任划分、判定细则、标准处置程序,建立公平公正的法规体系。同时,可以引入保险行业,扩大和细化学生意外伤害险的理赔范围及理赔金额,适时适度的调整学生保费,降低高校开展越野滑雪项目的成本。

3.5 体育文化推广方面

在我国冰雪体育大众化推广的发展初期,冬季体育文化教育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基础教育缺乏[10],因此,高校在项目推广的同时,更加应该关注体育文化的传播及培植,在传统运动技能、体质训练、心理训练等内容中结合项目背景加强体育文化、历史传承、流行文化等人文化的教育。在以东西方文化为背景的介绍中,要秉持评判性、科学性、辩证性和价值观判断的继承和宣扬。同时,在体育文化的构建中,要避免宣教式灌输,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作为个体对体育文化的理解、筛选、加工和再构,引导接受主体根据自身内化衡量标准、文化背景、环境背景等来评价和选择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判断和吸收,最终实现将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内化为能够指导其社会行为并相对稳定的主体意识或观念根植其内心。通过内化过程,大学生主体内化才会有最后的实际效果,即大学生获得在人格、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和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使之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中构建出既相对独立又符合主流价值判断的,具有鲜活个性的体育人文精神。

4 结 语

第24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将在我国召开,届时我国人民将向世界展现国家深化改革、产业升级、践行强国梦的伟大成果,展示我国向冬季体育运动强国发起冲击的坚定信念和坚实实力。越野滑雪是雪上项目中的基础大项,引入越野滑雪在高校中推广将为黑龙江省全民健身运动注入新的活力,创造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将越野滑雪作为高校课程开展不仅为越野滑雪建立了庞大的群众基础,而且为冬季项目的社会体育开展和竞技体育提升创造了机遇。凭借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及长期发展中的历史沉淀,一定能够为越野滑雪项目在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1] 斯万德·福兰德森,常志良,张晓洁.冬奥会滑雪项目的历史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6(9):74-75;85.

[2] 姜跃金,董 平.我国越野滑雪可持续发展论略[J].冰雪运动,2010(3):30-33.

[3] 胡 文.我国越野滑雪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4] 王 海,谷化铮,胡 文.黑龙江省越野滑雪后背人才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16(1):13-17.

[5] 魏洪涛.黑龙江省高山滑雪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6] 郭家兴,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

[7] 邵 帅.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越野滑雪课程开展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吉林体育学院,2016.

[8] 平川仁彦.中日滑雪运动的走向[J].环球体育市场,2010(1):33.

[9] 张 旭.申冬奥成功后中国专业越野滑雪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6.

[10] 姚小林.我国冰雪文化产业链的发展现状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6):41-46.

ThePromotionStrategiesofCross-countrySki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HeilongjiangProvinceinthePerspectiveofthe2022WinterOlympicsinBeijing

LI Liang-yin, JING Hong-yan,ZHANG Hui-qiu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literature and the ot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difficulties of cross-country ski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promoting the cross-country ski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lso this paper presents five aspects of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cross-country ski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n the school curriculum, space and equipments, teacher train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teaching risk, as well as the promotion of the sport culture, so as to offer th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ross-country skiing in China.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Cross-country skiing; Promotion; Strategy

2017-08-17;

2017-09-24

2014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14D040);2011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11C012)。

李良胤(1979-),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G80-05

A

1008-2808(2017)05-0038-05

猜你喜欢

越野滑雪运动
冬奥会视域下我国残疾人越野滑雪运动发展对策
冬来啦,滑雪去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拖拉机越野
改装:风格因人而异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滑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