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课程的架构及经验

2017-11-09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育人传统学校

张 怡

传统文化课程的架构及经验

上海市卢湾中学依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整体设计了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目标、原则、内容、路径和载体;注重知行并行,坚持探索“课程”与“活动”两大育人路径,精心设计嵌入式传统文化课程和融入式传统文化课程相互叠加的课程模式,并将学科活动、节庆活动、开学第一课、实践活动、评选活动等“串联”起来,让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内课外。

传统文化 课程 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固本培元的奠基作用。学校要全面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是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更是基于立德树人的使命感。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初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上海市卢湾中学树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的理念,让卢湾学子有一颗“中国心”,让卢湾学子在成长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一、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学校传统文化育人体系

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具有独特魅力,它具有一般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同时构建对和谐校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不可或缺。因此,学校在认真学习《指导纲要》和内化理念的基础上,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创新实施,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多维立体的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扎实推进。

学校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制了传统文化教育“养性、养正、养志、养德”的育人目标。学校依据两个原则,即整体性原则(形成整体教育体系,面向每一个学生)和发展性原则(各年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发展)。学校研究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慧眼择“珠”,选择适合初中学段、由四大板块构成的教育内容:“文教”“诗教”“艺教”“礼教”。“文教”主要是指文化经典。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通过研读经典,培育厚德之人。这与《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关爱的情怀”的现代学生品格,在内涵上有着一致性;“诗教”主要指诗词歌赋,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格律,感受不同时代、地域的文学艺术风格,提高古典诗文的鉴赏能力,同时感受诗词歌赋中蕴涵的家国情怀和社会关爱情怀,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感悟、体验、践行;“艺教”主要是指书法、音乐、戏剧、美术中的传统艺术教育及传统技艺,将艺术教育中的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在审美体验中化育人格,提升境界;“礼教”主要是指传统礼仪与民俗风尚。将礼仪之邦、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增强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学校围绕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和“魂”,通过课程和活动两大育人路径,多“点”聚力,多层次,多维度搭建育人格局;以经典诵读、规范书写为切入点,以传统节日、文化寻根为突破点,以传统美德、文明礼仪为侧重点,以文化认同、民族自豪为着力点,以知行合一、道德践行为落脚点,以学科渗透和课程无界为创新点,扎实推进四大教育内容;以浸润的方式潜移默化,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并自主探究、主动宣扬传统文化,进而实现文化育人。

学校基于《指导纲要》,设计了“目标—原则—内容—路径—载体”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育人体系,为后续的实践明确了方向。

二、知行并进,自觉践行学校传统文化育人

(一)融文化于课程,让传统文化“看得见”

传统文化教育成败的关键是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其核心是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明确了“文教”“诗教”“艺教”“礼教”四大教育板块,学校充分调动各个教研组的骨干力量,细化分解相应的学习内容,并创造性地设计了传统文化嵌入式课程和融入式课程两大课程体系。

1. 嵌入式课程——自主选择、年段递进

所谓嵌入式传统文化课程,是指学校专门为卢湾学子设置的一门门独立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课程按年级循序渐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利用每周五下午的时间,自主选择,进行走班制学习。学校邀请本校教师与外聘专家、教师团队共同担任嵌入式课程的教学, 以落实“文教”“诗教”“艺教”板块的相关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

如,学校语文组精选《论语》中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条目,配上注解,编成了《论语选编》校本教材。学生随教师走进《论语》,或是吟诵,或是讨论,或是思考,或是辩论,受益匪浅。又如,体育科目中也注重传统技艺的渗透和融合,开设京剧广播操、武术、龙文化运动(舞龙舞狮、风筝)等学习内容,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了解了民族体育的博大精深,也改变着学生的精气神。嵌入式传统文化课程扎根传统,让古文经典、雅韵艺术、传统体育通过一门门课程系统规范地进入学生课堂、进入学生学习,启智求真,让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入眼和入心。

表1 卢湾中学嵌入式传统文化课程内容

2. 融入式课程——课程无界,文化无边

所谓融入式传统文化课程,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按年级将“文教”“诗教”“艺教”“礼教”四大板块内容与学校现有的无边界课程和德育课程有机融合起来,使其相互交叉和渗透,以达到潜移默化中的润物无声。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卢湾中学融入式传统文化课程内容

无边界课程是卢湾中学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壁垒,通过变通教材、融通知识、灵通思维,挖掘学科中的整合点,针对某一概念或主题,多学科协作,二度开发和创新主题小、周期短、形式活的微型校本课程。围绕“文教”“诗教”“艺教”“礼教”的传统文化内容,学校创造性地开设了许多无边界课程,学生在多学科融合的学习过程中,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同时,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课程的衔接,将礼仪课程、节庆课程、民族课程、道德课程、职业体验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融入到整个学校德育课程大体系中,注重化外为内,将学生的心灵之根深深地扎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

融入式传统文化课程正视传统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不简单说教,而是呈现多姿多彩、自主实践的课堂,让学生主动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

我们感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在于系统设计好丰富的课程。学校设计的嵌入式课程与融入式课程相互叠加的课程模式,既融入了显性课程又融入了隐性课程,实现了平时日积月累的“滴灌”,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

(二)引文化于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贴近社会生活,呈现方式多样,需要创设更多的活动载体。学校不断地为学生打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把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所学、所思、所感、所悟展现出来,通过学生自己的演绎,深度解读传统文化,加深传统文化的烙印。

1. 学科活动,感受独特学科韵味

学校语文组精心设计序列化、递进式的学科活动。一学年两次的学科活动已经常态化。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学校开设各年级学科活动。六年级的主题为“汉字听写大赛”,在游戏中领略中国汉字之美;七年级“诗词朗诵”,感受古诗词之美;八年级“乐声画意传词情”,大胆创想,用各种形式将自己对宋词的体会表现出来。六年级重基础,寓教于乐;七年级重理解,初露锋芒;八年级重创造,融会贯通。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学校开设主题为“芳华卢湾,古韵悠长” 系列活动,结合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共同开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作品评选,“长滩拾贝,穹宇摘星”小报评选;六年级开展“明月美酒,唐诗我来吟”评比;七年级开展“香茗清风,宋词我来唱”评比;八年级开展“浅白韵密,元曲我来演”评比。学生们吟唐诗、唱宋词、演元曲,从服装到朗诵,从舞蹈到台词,自己参与、自己演绎、自己创造,徜徉在传统文化中,更深入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民俗体验,品味独有文化节日

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每个传统节日里,卢湾学子都能体会到浓浓的节日氛围,感受节日文化。元宵节猜灯谜,写对联,赏花灯,包汤圆;端午节舞龙舞狮,话屈原,包粽子;中秋节学生与家长相偎而坐,共话团圆之语,珍惜亲情……迎新年之际,学校设计了“品古韵,过新年” 的探究作业,分年级开展“文化的探索”“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力量”三方面的主题探究,学生利用寒假,通过小队合作查阅了各个民族的资料、了解了民族风俗礼仪、学习了民族歌舞,拓宽学习的宽度和广度。学校将开学第一课主题定为“最炫民族风,最真中华情”,学生载歌载舞地演绎了各民族团结的动人场景;游园争章活动,更是让整个校园变成了一个个少数民族的“小村寨”。品民族美食,参与民族游戏,学民族礼仪,学生自发主动地承担起传承和发扬文化的重任,发自内心地喜爱民族文化。学生们期待每个传统节日,喜欢每个传统节日,了解每个传统节日背后的民族文化。

3. 最美孝心,树立传统道德榜样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基本又是最温情的行为要求。学校希望学生能在弘扬孝道的校园氛围中,重视孝、尝试孝、理解孝,从而真正成为一个“有孝心”的美丽学子,再逐步将“孝”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为此,学校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最美孝心学子”评选方案,征集“孝心账单”,发动学生思考评价内容,从评价类型上,制定了“劳动类”“关爱类”“娱乐类”“礼仪类”及“其他类”的评价类别,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管理好学习和生活、说话注意礼貌等评价内容都体现了传统道德榜样的教育引导。每周学校下发表格,学生先按照自己的个人情况列出自己能做的,可以做的,一周结束后,由家长根据学生列出的条目来评价他们是否做到。“最美孝心榜”的设立,激发了学生的自我行为认知评价,后期再由家长进行他评,起到了双重道德规范教育的作用。

4. 走读黄浦,生动对话历史人文

社会是历史变迁的缩影,是文化彰显的场所。学生走进社会,更能用历史的眼光了解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学校所在的黄浦区不仅是一个现代、时尚的城区,还是一个富有历史人文气息的地方。黄浦浓缩了上海的历史与文化,东西方各种异质文化并存,是海派文化的见证,也是世界文化的凝炼。学校和黄浦区文化馆联合开发的“走读黄浦”实践活动,师资汇集了上海建筑方面的专家、乡土历史的专业人士,还有学校的语文、历史、美术等各学科教师。学生走出校门,走街串巷,进行开放式的社会实践体验,在读人、读路、读建筑、读风情中感受黄浦的历史与人文。踏入社会,使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学习转向从生活中寻找和课堂内学习并行,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在文化上找到归属,在精神上变得丰富,在思想上获得一种根基,这是教育的使命。卢湾中学致力创设一个独特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磁场”,用它的引力来吸引学生,用它的辐射来引领学生,用它的影响来发展学生。学校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浸润在孩子的心间,立根于文化,树人于无形!

张 怡 上海市卢湾中学 200023

猜你喜欢

育人传统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学校推介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