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3味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体外抑菌试验

2017-11-09常超越张召兴庞洪泽李蕴玉张香斋贾青辉李佩国

中国兽医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诃子沙门白痢

常超越 , 张召兴 , 庞洪泽 , 李蕴玉 , 张香斋 , 贾青辉 , 李佩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 , 河北 秦皇岛 066604)

23味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体外抑菌试验

常超越 , 张召兴 , 庞洪泽 , 李蕴玉 , 张香斋 , 贾青辉 , 李佩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 , 河北 秦皇岛 066604)

为了研究23种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S1、S2及标准株的体外抑菌试验效果。方法:利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试管二倍梯度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S1、S2对黄芩、连翘、五倍子等8种药物极度敏感;对其他的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本试验研究为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中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鸡白痢 ; 沙门菌 ;中药 ; 体外抑菌试验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SalmonellaPullrum)引起不同阶段的鸡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尤其对雏鸡易感,该菌通过水平传播,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的发展[1-3]。该菌易产生耐药性,在养鸡过程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SalmonellaPullrum的抗药性问题日渐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4]。中药具有抗菌消炎、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5]。中药的使用可以降低抗生素类药物残留,减少耐药性。

本试验对从临床分离的致病性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代表株S1、S2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以标准菌株ATCC13313作为质控菌株。利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筛选出对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敏感的中药,为致病性鸡白痢沙门菌中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致病性鸡白痢沙门菌S1、S2为秦皇岛地区流行株,标准质控菌株ATCC13313由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保存。

1.2 黄芩、诃子、苏木、厚朴、五倍子、紫花地丁、夏枯草、五味子、乌梅、秦皮等23种中药,均购自秦皇岛民乐医药有限公司;S.S.营养培养基、营养肉汤,均购自上海华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常规试剂及仪器由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提供。

1.3 菌液的制备及计数 鸡白痢沙门菌地方代表株S1、S2及标准菌株ATCC13313的菌种复苏,接种于S.S.培养基上,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16 h,挑取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中,37 ℃震荡培养12 h。利用平板菌落计数器进行菌落计数。

1.4 中药药液的制备 参考相关文献制备中草药药液[6],称量各单味中药50 g后,加入5~10倍蒸馏水浸泡1 h,煮开后文火煎0.5 h左右,8层纱布过滤;中药残渣加入5倍蒸馏水煮开后文火煎0.5 h左右,8层纱布过滤;把两次药液文火浓缩量到50 mL,即每毫升含原生药1 g,离心取上清,调整pH值为7.3,121 ℃高压灭菌后,4 ℃保存备用。

1.5 单味中药抑菌圈直径的测定 参考文献[5],采用平板琼脂打孔法,确定中药抑菌圈的直径的大小。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将菌液的浓度调至到107~108CFU/mL,取0.1 mL均匀进行涂板,待菌液完全被吸收,用6 mm打孔器,进行打孔,每孔内加满中药药液。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16 h,测量抑菌圈直径,每种药物的药敏试验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判定标准:抑菌直径≥20 mm为极敏;20 mm>抑菌直径≥15 mm为高敏;15 mm>抑菌直径≥10 mm为中敏;10 mm以下为低敏[8]。

1.6 单味中草药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按照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确定中药最小抑菌浓度(MIC)[9]。取无菌的试管10支进行编号,每管加入营养肉汤4 mL,在第1管内加入中药液4 mL,取出4 mL放入第2管,以此类推,稀释到第9管,弃去4 mL,即药物的浓度依次为1 g/mL、500 mg/mL、250 mg/mL、125 mg/mL、62.5 mg/mL、31.25 mg/mL、15.63 mg/mL、7.81 mg/mL,第10管为空白对照管,在1~10管加入菌液10 μL(107~108CFU/mL),每种药做3个平行,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用无菌棉签分区划线法将个稀释不同梯度的试验菌液接种于普通培养基上,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无菌生长的区域为该药的最小的抑菌浓度(MIC)。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单味中药抑菌圈直径的大小结果 由表1可知,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S1对黄芩、连翘、厚朴、五倍子、夏枯草、乌梅、秦皮、诃子、苏木8种药物极度敏感;地方株S2对白头翁、连翘、厚朴、五倍子、夏枯草、五味子、乌梅、秦皮、诃子、苏木8种药物极度敏感;地方株S1、S2对紫花地丁、黄连2种药物高度敏感;其余的药物对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S1、S2及标准菌株均没有效果。

表1 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体外抑菌试验 /mm

2.2 单味中药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 由表2可知,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S1对五味子、五倍子、乌梅3种药物的MIC在15.65~31.25 mg/mL之间,对黄芩、连翘、夏枯草、秦皮、诃子、黄连、厚朴、苏木8种药物的MIC在62.5~125 mg/mL之间,对紫花地丁、白头翁2种药物效果较差,MIC在250~500 mg/mL之间;地方株S2对五倍子、夏枯草、五味子、乌梅4种药物的MIC的均是 31.25,对黄芩、连翘、厚朴、秦皮、诃子、苏木6种药物的MIC在62.5~125 mg/mL之间,对白头翁、黄连、紫花地丁3种药物的药物效果较差,MIC在250~500 mg/mL之间;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S1、S2及标准菌株均没有效果

表2 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株的MIC (mg/mL)

3 讨论

鸡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沙门菌所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10]。鸡白痢可引起不同日龄的级发病,主要侵害10~20日龄的雏鸡,雏鸡主要表现白色的下痢,导致大批的雏鸡死亡[11]。成年鸡感染后可以长期带毒和排毒,不仅可以通过水平传播,也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导致鸡白痢广泛流行[12]。感染后的禽及其产品经过食物链形式传染给人,引起人类食品源性疾病,危害着人们的健康[13]。目前采用抗生素来有效控制鸡沙门菌病,根据该菌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大大降低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本试验通过对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流行株S1、S2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S1、S2对白头翁、黄芩、连翘、厚朴、五倍子、乌梅、秦皮、诃子、苏木9种药物极度敏感。夏美玲等[14]报道了黄连、秦皮对伤寒沙门菌高度敏感,与本试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能由于不同病原体感染,存在着差异性。代如意等[15]报道了采用二倍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各中药提取物对鸡白痢沙门菌的MIC,结果显示,诃子、紫花地丁、夏枯草等提取物对鸡白痢沙门菌的MIC在62.5~125mg/mL之间,与本试验结果一致,其他药物的MIC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能由于中药的制备工艺不同。张德显等[16]等报道了黄连、黄芩和乌梅3种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本试验为临床应用中药防治鸡白痢沙门菌地方流行株提供理论基础。

[1] 徐成刚,樊惠英,曹伟胜,等.2008 年禽病流行状况及 2009 年流行趋势[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9,5:2-4.

[2] 张璞,任芳.鸡白痢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11):120-121.

[3] 贾青辉,李蕴玉,李佩国,等.河北省蛋鸡主要疫病发生及流行情况的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8下):92-94.

[4] 房海,陈翠珍.中国食物中毒细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95-100.

[5] 张丁华.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鸡三种细菌性疾病的防治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

[6] 向双云,周珍辉,李玉冰.8种中草 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5上):167-169.

[7] 陈虹,刘磊,吴润,等.中草药复方对畜禽肠道病原的体外抑菌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 005-6 006.

[8]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 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5-87.

[9] 张传美,刘海生,杨海燕,等.16种中药对水貂绿脓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2,33(12):2 140-2 160.

[10] 房海,陈翠珍,张晓君.肠杆菌科病原细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70-178.

[11] 李静怡,崔可器,冯赛祥,等.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4,35(2):29-33.

[12] 查华,石火英,吉贞颖,等.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致病性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3,44(11),1 812-1 818.

[13] 薛久刚,李瑞香,张亚娟,等.鸡白痢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5(1):110-111.

[14] 夏美玲,吕丽艳,刘野,等.5种中草药体外抑菌实验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4):3 023-3 025.

[15] 代如意,李莉,殷中琼,等.5味中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联合抑菌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5,43(2):34-36.

[16] 张德显,陈耀楠,南汇珠,等.10种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J].中国兽医杂志,2013,49(3):41-44.

TheinvitroantibacterialeffectofsingleChineseherbalmedicineontheLocalstrainsofSalmonellaPullruminchicken

CHANG Chao-yue , ZHANG Zhao-xing , PANG Hong-ze , LI Yun-yu , ZHANG Xiang-zhai , JIA Qing-hui , LI Pei-guo

(KeyLaboratorry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in Heibei Provi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huangdao 066604,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23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on the local strains ofSalmonellaPullrumisolated from chicken, was analyzed. Methods: The diameter of the inhibition zone was measured by the agar diffusion plate method.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was determined by the tube serial two-fold dilu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cal strains ofSalmonellaPullrumwas extremely sensitive to 8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es, such asBaikalSkullcap,ForsythiaandGallnut. Other drugs had different degree of sensitivity to the local strains ofSalmonellaPullrum. Eight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es have good antibacterial effects onSalmonellaPullrumand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SalmonellaPullrumby Chinese medicines.

Pullorosis;Salmonell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 In vitro antibacterial test

LI Pei-guo

S853.72

A

0529-6005(2017)09-0031-03

2016-11-03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技术研究岗位项目(HBCT2013090203)

常超越(1991-),女,硕士生,主要从事动物病原微生物及其防控方面的研究,E-mail: changchaoyue2016@163.com

张召兴(1988-),男,硕士生,主要从事动物病原微生物及其防控方面的研究,E-mail:keshiyjszzx0224@126.com

注:张召兴与常超越对本文具有同等贡献

李佩国,E-mail: lpeiguo@163.com

猜你喜欢

诃子沙门白痢
永德县诃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江西部分省级医院食源性疾病沙门菌监测与分子分型研究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不同诃子属药材多指标成分研究
华东地区沙门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饮食和服务行业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调查
永德县诃子产业化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