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流动失序的反思及矫治

2017-11-08辛斐斐范跃进

高教探索 2017年10期
关键词:矫治人才流动失序

辛斐斐+范跃进

摘要:伴随“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校人才流动失序问题成为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焦点。人才流动是人才资源配置优化的表现,但是人才流动失序不仅拉大了高校间的差异,还加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间接影响着中西部战略和东北地区振兴计划的实现。研究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才流动失序进行了反思,剖析了人才流动失序的根源,并提出矫治高校人才流动失序的策略,以期为高校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提供现实指导。

关键词:双一流;人才流动;失序;反思;矫治

一、 问题的提出

2015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下文统称“双一流”)是继“985工程”、“211工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又一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旨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实力,培养部分高校和学科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对于实现我国的高等教育强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伴随“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各高校不遗余力地向高层次人才伸出橄榄枝,以期增加其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人才砝码。东部高校高薪向中西部高校“挖人”、被挖高校出血本“反挖人才”的现象,频频被媒体报道,高校人才流动失序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人才流动是人才资源配置优化的表现,高校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本应是正常现象,但为何在争创“双一流”的过程中,会出现人才流动失序甚至是恶性人才竞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否偏离了“双一流”建设的使命和初衷?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予以反思,剖析人才流动失序的根源,并提出矫治策略,以期为高校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提供现实指导。

二、 高校人才流动历程回顾及其效应

(一) 人才流动历程回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创新这种无形资源所带来的价值,并将之视为经济增长的引擎。高端人才作为最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生产要素,自然成为各国竞相吸引的对象。正因如此,人才的跨国流动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国际现象。

美国是世界上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美国信息技术创新基金会的调查,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技术创新者来自移民。美国硅谷既是技术移民的聚居地,也是举世闻名的“创业者摇篮”。移民作为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事实上,自建国以来,美国就一直奉行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政府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要,适时修正移民法以增强对外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智力与资本优势,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从而长期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可以说,美国之所以能长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在相当程度上是受益于国际间的人才流动。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间的人才流动通常呈现两大态势,即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和发达国家间的人才循环。近年来,伴随新兴国家的崛起,精英人才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回流或环流至新兴国家的新特征逐渐明显。以中国为例,“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等一系列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显现出积极效果。截止目前,“千人计划”已引进6000余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人才回流趋势显著。

在我国,高校间的人才流动亦是人才市场的常态,但是始终是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西部高校人才向东部高校流动的现象就曾被生动地比喻为“孔雀东南飞”。虽然西部高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希望能够留住人才,但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改观。

(二) 高校人才流动效应分析

一直以来,高等院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原创性理论和科技的重要发源地,汇聚着大量高层次人才,也为政府、企业决策提供着重要的智力支持。从宏观层面来看,高校的人才流动加速了前沿知识的溢出和传播,对于推动科技创新、重塑人力资本市场具有显见的积极意义。首先,高端人才的流动具有一定的趋同和示范作用,极易形成人才的集聚效应。众多优秀人才汇聚在同一个学科平台,必然能够形成强大的学术梯队,这不仅有利于科研生产力的倍增发展,也有助于增强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整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其次,高校人才流动,实质是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学、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从个体层面来看,流动往往为高端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有益于个人职业生涯和学术水平的可持续发展,高薪和福利亦可视为是高级人才的智力资本变现。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东部高校向中西部高校高薪挖人现象尤为突出。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更是疾呼:“挖走这些人才(中西部高校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 高端人才的流失对于中西部省份高校来说是赤裸裸的人才掠夺,对于这些院校的部分学科和专业可谓是摧毁性的打击。“兰州大学流失的人才可再建一个兰大”也成为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最典型的写照。高校人才的无序流动不仅拉大了区域之间高校的差异,形成马太效应,也进一步加大了区域的经济差距,间接影响着中西部战略和东北地区振兴计划的实现。从全局来看,“挖人大战”仅仅是高校间人才的此消彼长,并未带来新的人才增量,但却吸引了高校过多的注意力,严重扰乱了高等教育良性竞争的生态环境,若不能及时遏止,后患无穷。

三、 “双一流”背景下人才流动失序的反思

针对人才流动失序的乱象,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该文件明确规定: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教育部的行政命令暂时缓解了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出的压力,但这并非是长久之计,理清人才流动失序的根源、建立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效机制,是我們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 人才为何会被“挖走”?

随着人才在区域、行业间流动的日益频繁,关于人才流动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多。“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是研究人口流动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人口流动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成为拉力,流出地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即是在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1]收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家庭因素、个人职业发展[3]等都是促使人才流动的关键动因。根据推拉理论,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物质待遇差距、流入高校的区位优势无疑是中西部人才外流的重要拉力,而制度、环境、思想对人才流出高校的“推力”作用亦不容小觑。endprint

有学者对1965年到2003年被招募到澳大利亚三所高等教育机构的学者们进行的访谈研究发现,其迁移动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国际化学术工作的吸引。[4]另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高效的科研环境、更好的学术平台、更多与顶级研究团队的合作机会,这些因素对于科学家而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通过国际流动,科学家的科研水平与学术能力都能得到显著改善。[5]上述研究结果也为人才流出高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学术平台、科研环境是留住人才的重要筹码。事实上,在特定的制度框架下,人力资本只有在与必要的物质资本相结合后,方能实现保值增值的效果。经济收入、引进费用仅是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但是高校应提供满足人才学术发展的最起码的物质条件。[6]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他们往往是大型课题的获得者,且能获得多层的重复资助,于他们而言,经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将发挥作用。高层次人才更关注工作环境能否为其才智发挥提供适当的物质准备,科研平台能否促进其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制度空间能否保障其人才资本的可持续发展。 [7]

反观中西部高校,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往往办学理念更为因循守旧,“官本位‘氛围更为浓厚,行政权力相对于学术权力更加强势,上述诸因素共同成为人才离开中西部高校的“推力”。“人才是候鸟,它需要基本的食粮,但更重视精神气候;越是高级人才,他们对这种精神气候的敏感性更强。” [8]中西部高校软环境方面的滯后是导致人才离开的关键推力之一。

(二)高薪引智效果如何?

在“双一流”建设中,各高校对于人才的争夺接近白热化,有学者将这种现象戏称为“高薪组建雇佣军”。其实,无论是“雇佣军”还是“自有军”,能打胜仗的军队才是好军队。高薪引智,初衷都是希望在高层次人才的带领下,学科建设、团队培养、科研平台都能实现质的飞跃,同时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跻身一流院校的行列。高校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最优效益是其根本目标,引智行为也应权衡投入产出的绩效,而现在有些高校的人才引进已经背离了这一目标理性。此外,公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财政拨款的根本属性即是公共性。换言之,财政拨款是否增进了公共利益、提升了社会福利,这是考核财政拨款使用效果的基本标准之一。就高薪引智来说,公共利益体现在产出真正高质量的创新性成果、搭建高水平的学科平台以及培养创新性人才等诸多方面。那么,高投入挖来的人才能否获得预期回报?如何科学评价重金招才的效果?高薪引智究竟培养了多少创新型人才?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有些高校往往不能冷静思考高薪引智的效果问题,从而陷入盲目“挖人”、重金引智等非理性的功利行为。概括有些高校重金引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引进缺乏战略规划,高校自身定位模糊。部分高校引才行为盲目、随机,根本不考虑人才与学校的适合情况,有“头衔”就挖,并未建立中长期的引才规划。人是科研创新最为核心的因素,科研团队是支撑原创性研究的中坚力量。人才虽然引进了,但是科研梯队未能形成,资源平台和学科基础也都难以支撑其研究,创建一流学科更是无从谈起,引智效果不佳自然在情理之中。二是热衷“帽子”人才的引进,忽视制度平台的配套建设。“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高端人才价值的发挥有赖于适宜的物质资本和合理的制度空间。高校能否提供科技创新的条件,包括有所作为的环境、激励创新的制度、民主自由的氛围,都直接影响着人才作用的发挥。在现实中,部分高校僵化的体制机制使得引进的人才不能适应新环境、“水土不服”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是高校在引才时未能给予重视的。三是一味关注人才引进,忽视大学底蕴涵养。“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双一流”建设不仅是希冀大学能具备优秀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还希望大学能有敬业的学术大师,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文化积淀。纵观全球,大多数的顶尖高校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涌现出大批的一流学者和大家。速成建设的大学无论在学术声誉、文化品味上,还是人才产出方面,都相形见绌,无法与之抗衡。[9]那么,大学底蕴能否被“重金挖来”呢?弗里德曼早就回答了这一问题,“唯有思想是不能用钱买的”。在当前轰轰烈烈的人才引进大潮中,焦点被过多地放在了“高薪”、“重金”上,至于大学文化的传承、底蕴的培育,则往往被这部分高校置之脑后。

(三) “双一流”背景下人才流动失序的根源何在?

“双一流”建设启动之后,人才流动失序加剧,根源就在于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以学科评估为例,评估体系相当的权重放在了对“人才”的考量上。所谓的“人才”,往往是拥有诸如“千人计划”、“杰青”、“长江学者”等学术头衔的学者。换言之,一所高校“千人计划”、“杰青”、“长江学者”的数量多,那么自然就能在评估中获得更高的分值,而评分结果直接与高校能获得的财政拨款挂钩。[10]作为高校最为关键的财源,财政经费的多寡直接关系到高校今后的发展。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高校会在争创“双一流”中,不遗余力地引进各层次人才,尤其是“帽子”人才的行为了。经费与评估结果挂钩本意是希望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遭遇变形。现实中的引进人才更像是对“学术头衔”、“学术帽子”的争夺。然而,恰恰是这种简单的“数帽子,分果果”似的评价模式,造就了高端人才在人力市场上的无序流动。

此外,人才评价体系的缺陷也对人才流动失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的评价体系更关注权威论文、引用率等量化指标,而对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和贡献考察不足。论文发表的数量和档次、引用率的高低等又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薪酬待遇密切相关。因此,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成为高校教师的理性选择,重量不重质也成为了学术圈的潜规则。一味重视量化指标的学术评价体系若长期不能得以纠正,学术氛围必将浮躁、短视、功利,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学术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还将在无形中侵蚀国家软实力,影响国家战略的实施。[11]众所周知,学术评价是指挥棒。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科研生态环境,也有助于鼓励学者探索原创性问题,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一流。学术发展,评价先行。我们期待学术评价体系的根本变革,因为只有釜底抽薪,重塑大学的科学精神,中国的学术发展方能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学术大师才可能出现,人才流动失序的问题也才可能根本解决。endprint

四、 高校人才流动失序的矫治

人才流动宜疏不宜堵,行政命令只能暂时缓解人才流动失序现象。只有从源头上对人才流动失序的问题加以治理和疏导,人才流动的无序状态才能得以遏制。

(一) 加强内涵建设

对于中西部高校来说,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并非短期内就能改变,但是基本的科研条件、完备的制度保障、良好的科研环境却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加强内涵建设、增强高校吸引力是破解中西部高校人才大量流出的根本之道。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中西部高校之所以在人才大战中处于不利地位,部分原因是输在了制度建设上。因此,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从制度上吸引人才是高校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方面,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高薪酬水平及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和研究条件,为创新力的全面发挥提供空间,激发人才潜心学术的热情。同时,提升服务意识,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基础上,感情留人,帮助解决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满足青年学者的生活需求,免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理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实现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消除“官本位”思想,剔除大学作为官僚体制的附庸属性。同时,建立健全学术民主制度,真正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互制衡。[12]

其次,完善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一方面,不仅要“引智”,更要“制造”人才、培养人才。“双一流”的创建不仅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引领,普通人才的支撑作用亦不可缺。因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定期进修及交流制度,关注存量人力资源,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为教师学术竞争力的提高创造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在招揽人才时应根据中长期人才建设规划,按学科布局有步骤、分阶段的科学引才。同时建立可持续的人才机制,既发挥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对其他学者产生积极的拉动效应和示范效应,也为普通学者的职业发展创造机遇、搭建平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他们有获得感和归属感,促进人才发挥最大效益。

再次,加强大学文化建设,重塑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以追求真理、传播知识为宗旨,肩负着引导社会价值、推动人类文明的重大历史使命,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13]但是,近年来受到社会功利主义、浮躁之风的驱使,部分大学也滋生出了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尤其是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第一,大学应重新反思和审视自身的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精神的认识。这就要求大学既能自觉抵御来自政治、市场等外来领域的压力和诱惑,保持独立的文化精神,重视对大学文化传统和底蕴的培育;同时又能走出“象牙塔”,主动与社会需求对接,为国家前途、民族利益和人类进步服务。第二,重塑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大学应是学者潜心致学、学生实现理想抱负的神圣场所,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风气是一流大学的必备要素。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加强对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的培育。

(二) 建立规范的人才流动机制

第一,探索人才流动与协商补偿机制,保障人才流出单位的基本权益。首先,运用制度对人才流动加以规范和约束是避免高校人才流动失序,甚至是恶性竞争的有力武器。对人才流出高校而言,前期对于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培养投入巨大,引才高校对之进行适当补偿是符合公平原则的。鼓励高校建立协商补偿机制,是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的重要内容。其次,倡导人才柔性流动,鼓励高层次人才以项目、咨询、兼职的形式在不同高校间流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二,设置区域薪酬上限,合理确定人才“价格”。“高薪”無疑是人才流动的重要原因,规定区域“引才”价格的上限,将有效避免区域内部高校互挖墙脚,缓解人才的无序流动。建议国家各部委与各省级政府广泛开展调研、座谈等活动,合理确定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人才的薪资水平,同时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注意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引进人才与自有人才之间的待遇差距,维护各群体利益的相对平衡,保证正常的高校秩序。

第三,培养契约精神,签订完备合同。高校人才流动失序,内因是高校学者的精神、信仰危机。部分教师在当下浮躁喧嚣的社会中迷失了方向,被物质利益蒙蔽了双眼,缺失了对精神世界、价值信仰、契约精神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教师的契约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一环。此外,高校也应增强契约意识,通过签订完备合同,降低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

(三) 加大对中西部高校的支持力度

从国家层面来看,人才流动失序尤其是“挖人大战”,无异于一场零和甚至是负和游戏,诱人的“引才经费”实质是将公共资金转化为了私有资金,而核心人才的流出往往对人才流出高校的学科、科研团队带来巨大损失。此外,中西部高校争创“双一流”必然会起到示范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崛起。而“双一流”意在让一部分高校先强大起来,带动其他高校共同强大。从以上两个角度来讲,支持中西部高校争创“双一流”,政府责无旁贷。

在经费拨付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可设置专项资金拨付给中西部高校,以此减小区域经济落后所致的资源、经费不利影响;重点支持潜力巨大的中西部高校及学科创建“双一流”,为中西部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在政策支持方面,提升中西部人才福利待遇,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待遇差距;同时要完善政策,尤其是人才政策对于中西部高校的倾斜力度,这对于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四)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双一流”建设旨在打造国际一流学科和国际一流高校。那么,什么样的高校和学科才称得上是一流呢?或者说,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为何?本文认为,论文发表数量、著作引用率、高层次人才等并非是考察高校或学科是否一流的唯一标准。高层次人才数量和结构、高校和学科的师资结构、毕业生的发展前景、科研成果对于国家战略、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均应纳入评价范围。虽然上述指标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可能很难量化,但我们不能忽视学术评价的指挥棒效应。从长远来看,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净化学术环境,对于高校切实提升自身实力具有深远影响。endprint

猜你喜欢

矫治人才流动失序
越控制,越失序
越控制越失序
在失序中选择
在失序中选择
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进入“体制内”的政策壁垒有哪些
下颌打开度受限智障儿童矫治的个案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