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诊断胃黏膜疾病的效果评价

2017-11-08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464000张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6期
关键词:符合率胃镜胃炎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464000)张璐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分泌的一种消化酶前体,PG可通过细胞分泌释放入血,在血液中含量稳定可测。当胃黏膜疾病发生,血液中PG的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可通过血清PG含量的测定来评价胃黏膜状态[1]。本研究采用对比试验设计。用胃蛋白酶原系列定量检测试剂盒对入选样本进行筛查,试验结束后与胃镜及HP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用以评价测定血清PG诊断胃黏膜功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可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的无明显症状体检人的血清样本4879例,其中男性2654例(54.4%),女性2225例(45.6%)。最高年龄71岁,最低年龄19岁,平均年龄37.4岁,年龄构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 血清PG检测及结果判定 采用河南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胃蛋白酶原系列定量检测试剂盒,对收集到的体检人员血清样本进行血清PG水平的测定。根据河南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指标,PGI<65μg/L及PGI>240μg/L为PGI异常标准,PGII>15μg/L为PGII异常标准,PGI/PGⅡ(PGR)<7.5为PGI/PGⅡ(PGR)异常标准。试验筛查出血清PG异常的人员,并通知其自愿进行胃镜和HP检查。胃镜检查中对于胃黏膜病变的诊断参考中国胃肠道肿瘤专家组制定的诊疗规范中的具体说明;HP检测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判定。

2 结果

2.1 血清PG阳性结果 统计上述4879例样本,血清PG阳性810例(其中PGI阳性329例,PGⅡ阳性432例,PGR阳性49例),血清PG水平异常率为16.6%。

2.2 血清PG阳性与胃黏膜疾病的关系 告知患者情况并征求患者同意后,血清PG阳性样本中721人(其中PPGI<65μg/L的481人、PGI>240μg/L的191人、PGⅡ阳性226人(PGI和PGⅡ均为阳性177人))同意做胃镜检查。检查结果得出:血清PGI<65μg/L的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符合率为95.8%(461/481);随胃病的加重,PGR阳性增多,PGI<65μg/L病例中没有胃溃疡患者;PGI>240μg/L胃糜烂、溃疡和HP感染符合率为88.5%(169/191)。血清PGⅡ异常样本中有226人接受HP检测,HP阳性符合率为69.5%(157/226)人。详见附表。

3 讨论

通过P G水平研究初步判定,PGI>240μg/L和部分PGⅡ>15μg/L患者,在胃黏膜疾病上主要为溃疡性黏膜病,可能由浅表性胃炎等发展而来。PGI水平升高及PGI/PGⅡ水平降低是胃溃疡的危险信号;PGI和PGI/PGⅡ水平降低是胃癌的危险信号。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疾病。

附表 不同程度胃病患者血清PG异常情况统计

胃黏膜发生病变时,分泌PG的胃主细胞数量及分泌功能发生变化,血清PG水平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人群中PG水平异常较为常见,对PG异常者应予以重视,萎缩性胃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可逆转点”,一旦越过此“不可逆转点”,不能有效控制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必须给予积极干预[2]。

在常规健康体检中胃镜不利于普及,如通过非侵入式检查将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出来,再进行进一步干预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通过血清PGⅠ、PGⅡ的比值测定可作为筛查胃部疾病高危人群的有效指标[3],并进一步行内镜或X射线检查提供基础。由于血清PG可采用ELISA的方法进行检测,方法便捷高效,适合普查进行,是判定胃黏膜疾病乃至胃癌的合适、可靠的检测。因此对PG异常者进行及时积极的健康管理,对于胃黏膜疾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符合率胃镜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
基于灵敏度和特异度任意赋权的广义标准化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