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242例临床分析
2017-11-08程慧冯晓莹徐华
程慧,冯晓莹,徐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大连 116023)
炎症性肠病242例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242 Cases Involvi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程慧,冯晓莹,徐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大连 116023)
回顾性分析2005至2015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炎症性肠病(IBD)的住院患者资料,发现近5年我院IBD住院患者呈增加趋势,以溃疡性结肠炎居多。IBD确诊时间长,病情易反复,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及减少复发是提高诊治效果的关键。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临床特征
网络出版时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肠道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有研究[1-2]推测,我国UC及CD年患病率分别为11.6/10万和2.29/10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至2015年住院IBD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以期为提高IBD的诊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取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以IBD或UC或CD为主要诊断的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现病史、个人史及肠镜资料等相对完整。IBD诊断依据201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提出的“IBD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3]。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偏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构成比表示。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基本信息:共242例IBD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UC 226例(93.39%),CD15例(6.20%),IBD未 定型1例(0.41%)。其性别分布及平均年龄见表1。UC及CD患者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异(Z = -0.065,P >0.05)。UC及CD患者各年龄段分布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UC的年龄分布多在20~70岁,而CD的年龄分布高峰为20~50岁。
2.1.2 发病距确诊时间:出现长期腹泻、黏液(脓)血便的患者中≤1个月46例(19.01%), >1个月~6个月53例(21.90%), >6个月 ~ 1年28例(11.57%), >1年48例(19.83),发病当年但具体时间不详者67例(27.69%)。
2.1.3 复发的诱发因素:129例慢性复发型UC患者中,33例有具体复发诱因,其中未正规系统用药者11例,劳累和(或)情绪波动者12例,进食不当者10例。其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3.33%、36.37%及30.30%。其余96例患者无明显复发诱因。
2.2 临床表现
UC患者226例,CD患者15例,UC及CD患者肠道症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及肠外表现(骨骼肌肉系统表现、皮肤黏膜系统表现及眼部病变)相应例数及百分比见表2。其中2例UC以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UC患者中未见并发症,CD患者中3例并发了肠梗阻,发生率为20%。
表1 IBD患者例数、性别分布及平均年龄
图1 患者各年龄段分布情况
表2 UC及CD患者临床表现[n(%)]
2.3 UC诊断
226例UC患者临床分型、病情分期及分度见表3。UC患者中因疼痛肠镜未做到回盲部 2例,缓解期 5例,未见肠镜报告 8例 。故UC活动期患者中有完整肠镜资料者共211例,其病变分布范围见表3。
2.4 IBD住院患者近10年发病趋势
2005至2015 年IBD患者住院总人次为356人次,消化科患者总住院人次为17 359人次,所有患者总住院人次为540 723人次。2005至2010年及2010至2015年前后5年IBD患者住院总人次占消化科患者住院总人次百分比分别为1.883%和2.131%,占全院患者住院总人次百分比分别为0.057%和0.070%,呈上升趋势。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2005至2015年10年本院IBD患者住院人次的统计分析显示,近5年本院IBD患者呈增加趋势,这与国内外报道[4-6]一致。其中,UC占93.39%,也再次证实我国IBD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差异,北方以UC居多[7],可能与南北地区的气候、饮食习惯等不同有关。IBD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22∶ 1,男性多于女性,与国内[4]研究一致。年龄分布方面,UC多为20~70岁,CD多为20~50岁,未呈现双峰分布,更接近于国内研究[4-5]结论。
表3 UC患者临床分型、病变分布范围、病情分期及分度[n(%)]
UC患者主要的肠道症状为黏液(脓)血便、腹泻及腹痛,CD患者的肠道症状则以腹痛、腹泻为主,可能与CD病理特征为黏膜全层炎症、易出现肠腔狭窄有关,CD也因此较UC更易并发肠梗阻,发生率为20%。在本研究中,肠外表现方面观察了骨骼肌肉、皮肤黏膜系统及眼部病变,其中骨骼肌肉系统表现最多,其次为皮肤黏膜系统表现,与国内外文献[8-9]的结论相符。
关于IBD的临床类型,本研究显示,UC以慢性复发型及初发型为主,与国内研究[9]一致。表明IBD是一个慢性疾病,容易反复。在UC病变分布方面,本研究以全结肠型最多,其次为左半结肠型。活动期UC患者中,以中度最多。当病情达到中度及以上时,会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从而引起患者的重视,促使其就诊,这可能是UC住院患者中全结肠型及左半结肠型以及病情中度患者居多的原因。
IBD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5]。本研究发现,在33例有明确诱因的慢性复发型UC患者中,以未正规系统用药、劳累和(或)情绪波动为主,进食不当也是主要诱因之一。说明IBD患者坚持长期、正规、系统用药,以及定期随诊的必要性。
在本研究中,IBD患者从确诊距开始发病时间在1个月以内者<20%,说明IBD的确诊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且排除其他疾病很重要。此外,也可能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够、不够重视而未及时就诊及某些医院的诊疗水平有限等有关。
综上所述,近年IBD发病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不仅有肠道症状,还有肠外器官受累,此外IBD确诊时间长、易复发,提示临床医生在IBD诊疗中要全面、综合地分析,重视疾病宣教,减少复发,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1] WANG Y,OUYANG Q,APDW 2004 Chinese IBD working group.Ulcerative colitis in China: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100 hospitalized patients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2(9):1450-1455. DOI:10.1039/b400596a.
[2] ZHENG JJ,ZHU XS,HUANGFU Z,et al.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rates of Crohn’s disease in mainland China:a meta-analysis of 55 years of research [J]. J Dig Dis,2010,11(3):161-166. DOI:10.1111/j.1751-2980.2010.00431.x.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 [J]. 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2):796-813. DOI: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2.12.002.
[4] 谭玲婵,孙晓宁. 海南炎症性肠病单中心临床资料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4):497-482. DOI:10.13210/j.cnki.jhmu.20 141217.006.
[5] 周晓雪,农辉,黄婧渝,等. 广西籍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325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17):2508-2512.DOI:10.11569/wcjd.v22.i17.2508.
[6] COSNES J,GOWER-ROUSSEAU C,SEKSIK P,et al. 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J]. Gastroenterology,2011,140(6):1785-1794. DOI:10.1053/j.gastro.2011.01.055.
[7] 钱家鸣,杨红. 中国炎症性肠病研究的历史回顾现状和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9):727-730. DOI:10.7504/nk2015 080101.
[8] ZIPPI M,CORRADO C,PICA R,et al. 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in a large series of Italia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46):17463-17467. DOI:10.3748/wjg.v20.i46.17463.
[9] 中国炎症性肠病协作组. 310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例回顾分析[J]. 中华消化杂志,2006,26(6):368-372. DOI:10.3760/j.issn.0254-1432.2006.06.003.
(编辑 于 溪)
R57
A
0258-4646(2017)11-1039-03
10.12007/j.issn.0258-4646.2017.11.018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02052)
程慧(1991-),女,医师,硕士.
冯晓莹,E-mail:fxy19692008@hotmail.com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