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职院校运动队与非运动队学生的膳食质量比较研究
2017-11-08阮秋容温晓黛
阮秋容,温晓黛,李 通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某高职院校运动队与非运动队学生的膳食质量比较研究
阮秋容1,温晓黛2,李 通3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目的:比较校运动队与非运动队女生的膳食质量,了解高职院校运动队学生的营养摄入情况。方法:通过3天24小时膳食记录法记录运动队学生(10名)与非运动队学生(10名)的膳食摄入情况,调查学生每日每餐食物种类、数量等情况。结果:运动队学生摄入膳食情况与非运动队学生相比,脂肪和VA、VB6、VE、VPP摄入量较高(P<0.05);此外,运动队学生钾、钠、磷、钙与VC摄入量更高(P<0.01)。结论:高职院校运动队女生与非运动队女生相比,更喜爱高能量食物,缺少科学系统的营养知识,每日还需保证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运动;体力活动;学生;膳食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带来的益处。健身、运动不再是男性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加入到这个大军。同时,参与运动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也逐渐上升。其中许多在校女大学生参与运动的最大动力在于健美形体。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群认为保持运动量,就可以在饮食上无所禁忌,甚至还有部分人群认为因参与运动就应该摄入高能量食物。正是由于缺少科学的营养知识,造成了膳食摄入的误区。本文通过比较某高职院校运动队与非运动队女学生的膳食质量,了解该运动队学生的膳食摄入情况,对她们的饮食习惯做出科学评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某高职院校运动队与非运动队学生的膳食质量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膳食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共20名,均为某高职院校大二在校女生。其中10名为校排球队运动员,年龄为(21.6±0.5)岁,身高为(168.8±4.4)cm,体重为(55.2±6.1)kg,身体健康无疾病;另10名是非运动队学生,年龄为(20.4±0.9)岁,身高为(157.3±4.5)cm,体重为(48.7±3.5)kg,身体健康无疾病。此外,研究期间正处于该院校运动队备赛期,训练量较大,另10名非运动队学生进行日常锻炼次数少于每周两次,为每次少于2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按照IPAQ体力活动水平标准,该运动队学生属于体力活动活跃型,另10名非运动队学生为体力活动不足型。采用连续 3天 24 小时膳食记录法进行膳食调查,要求被调查者记录每日每餐食物的种类、 数量、就餐地点,以及加餐、零食和饮水、饮酒等情况。调查表回收率为 100%,合格率为95%。1.2.2 数据处理 应用营养博士软件进行问卷录入,得出具体数据,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表达,采用SPSS17.0对两组学生的膳食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学生每天摄入的能量及三大供能物质
从表1中可知,脂肪摄入量运动队学生与非运动队学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队学生摄入食物中脂肪含量更高。
2.2 2组学生每天摄入的矿物质
从表2可知,运动队学生摄入膳食中的钾、钠、磷、钙与非运动队学生相比显著增多(P<0.01)。
2.3 2组学生每天摄入的维生素
从表3可知,运动队学生摄入的膳食中VA含量、VB6含量、VE含量、VPP含量比非运动队学生摄入得更多,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运动队学生摄入的膳食中VC含量与非运动队学生的摄入量有显著增多(P<0.01)。
3 讨 论
3.1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将我国21岁左右的女性体力活动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及能量推荐摄入量分别为1 800kcal/d、2 100 kcal/d、2 400 kcal/d。从表1中可知,两组学生的能量摄入量均超出参考摄入量,其原因可能在于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尚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同时,部分大学生日常还需承担社团工作或其他文娱活动。并且2组学生大多在学校食堂就餐,就餐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多有进食零食、宵夜等不好的饮食习惯,易造成能量摄入过多。
表1 2组学生每天摄入的能量及三大功能物质
表2 2组学生每天摄入的矿物质
表3 两组学生每天摄入的维生素
从表1中还可知,运动队学生的能量摄入量仅比非运动队学生高出一小部分,尚无统计意义。但是,运动队学生的脂肪摄入量比非运动队学生的脂肪摄入量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运动队学生的就餐习惯,表现这部分学生较之非运动队学生更喜食油炸食物、肉类及垃圾食品,这是造成脂肪摄入量远超于非运动队学生的主要原因。运动引起能量摄入需求增大的同时,让运动队学生对高能量食物放松了警惕性,误以为参与运动就可以选择更多的高能量食物,这种错误的饮食观点误让学生进行膳食选择时,会更偏向于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肉类等,与非运动队学生相比,过多的脂肪摄入量会造成人体负担过重,易感疲劳,应对这部分学生的饮食加以干预。
3.2 从表2可知,运动队学生摄入的钾、钠、磷、钙与非运动队学生相比显著增多(P<0.01)。综合表1可知,在日常摄入的食物中,运动队学生摄入食物的总量已经高于非运动队学生每日所摄入的食物总量,其中,每日摄入总能量、脂肪摄入量等其他能量物质均高于非运动队学生。因此,造成运动队学生摄入的钾、钠、磷、钙等微量元素均高于非运动队学生所摄入的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我国21岁女性钾、钠、磷、钙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分别为2 000mg/d,2 200mg/d,700mg/d,800mg/d。从表2可知,运动队学生每日摄入的这些微量元素远超于推荐摄入量。有研究表明,当人体对某一个营养成分摄入过多后,身体的回馈机制就会被麻痹。因为它认为身体永远对此营养素不虞匮乏,其调节能力就会丧失。如钙元素,摄入量超过一定限量,就有可能患肾结石,还会抑制其他矿物质,如铁、锌、磷、镁的吸收,降低其生物利用率。因此,改变运动队学生的饮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证明,在年轻女性运动中进行营养教育对改善她们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选择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进而对她们的健康状态、体能水平、运动表现起到提高作用。所以,该校女排运动队队员在进行日常队内训练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科学的营养知识教育,可以在队内休息时间对队员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包括开展一些答题抽奖等活动,激励队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将运动和饮食真正科学地结合在一起。3.3 维生素是调节人体生物学功能、维持健康必需的有机化合物。维生素既是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必需物质,又是获得良好运动能力的促进因素。维生素在维持和提高运动能力、消除运动性疲劳、提高免疫及预防运动损伤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缺乏会引起身体功能下降和运动能力降低。运动引起能量消耗的同时,还引起维生素消耗,所以建议队员在选择食物时适当补充维生素。
从表3中可知,运动队学生摄入的维生素含量远高于非运动队学生。其中,运动队学生摄入的膳食中VA含量、VB6含量、VE含量、VPP含量比非运动队学生摄入得更多,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运动队学生摄入的膳食中VC含量与非运动队学生的摄入量有显著增多(P<0.01)。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我国21岁女性VA每日推荐摄入量为700ug,该校2组学生的摄入量均符合。运动时,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会使机体产生大量自由基,造成运动能力下降。VA及β-胡萝卜素等都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功能插入,因此,运动员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VA,建议队员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胡萝卜素的补充。
根据研究可知,VB6进入人体内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发挥作用。VB6通过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与糖异生作用、减少乳酸生成等生化途径,延缓运动疲劳,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通常情况下,成人 VB6适宜的补充剂量为 2mg/d,运动强度增加时可适量增加补充剂量。考虑到运动员在进食的同时,还要注意高能量食物的摄入,该校运动队队员可以在膳食中进一步补充鱼类、豆类等富含VB6且脂肪含量相对较少的食物。
由于人体不能自动生成VC,加之运动使VC的需要量和消耗量增加,所以运动员更应当多摄取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保持VC的摄入量,VC不足易造成ATP合成速度下降,运动员易感疲劳。在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期间,VC每日需要量为100~500mg,最高者为1 000mg。因此,应当鼓励运动队学生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造成VC不足。
VE是体内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不仅可以保护生物膜,还可保持酶的正常活性,也能维持人体正常的运动能力和消除运动后的疲劳。研究表明,运动员对VE需要量比一般人要高2倍左右。非运动员每天需要15~30mg,运动员每天需要30~50mg,具体需要摄入量需要依靠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及运动项目确定,在比赛期或大强度训练时,可以建议队员在日常进食时,多补充一些奶制品或鱼肝油等食物。
根据Vpp作用,补充时应采取配伍服用的方法,我国居民膳食中维生素pp的参考量为:成年男性为20mg/d,女性15mg/d,运动员大强度运动时可适量增加,由于Vpp常存在肾脏及小麦胚芽中,所以队员在日常进食时,可补充少许肾脏及谷物。
4 结论与建议
4.1 该高职院校运动队学生喜食高能量
食物,每日摄入的微量元素远超正常人群摄入量,建议对运动队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营养教育,以改变饮食习惯,提高运动能力。由于运动队队员与非运动队学生的就餐地点一般在食堂,建议学校食堂在进行配餐时,可以适当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总量。另外,可在食堂、小卖部等地方张贴营养知识海报,鼓励学生在选择食物时,多进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开展营养知识宣讲,加强对学生的营养知识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科学教育,有助于扩充他们的营养知识。
4.2 考虑到院校运动队训练及运动队学生的饮食习惯,建议该院校运动队学生每日补充足够的新鲜蔬菜及水果。
[1] 程义勇.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J].营养学报,2014(4):313-317.
[2] 孙丽红. 过量摄入营养素风险不容忽视[ N ].中国食品报,2015-06-12(007).
G807.4
A
1674-151X(2017)15-122-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63
投稿日期:2017-06-22
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课题(编号:FJZJXH2015KT40)。
阮秋容(1971—),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