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视野下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7-11-07王炳誉廖志英
王炳誉 廖志英
“思辨性阅读教学”,首先必须扎扎实实落实阅读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倡导批判性思维,倡导质疑和反思,让学生的学习从低阶思维(记忆、理解、运用)向高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转变。笔者借鉴文学创作的“陌生化”理论,探索创设情境打造思辨性阅读教学课堂的四种策略。
一、创设开放情境,质疑固化答案
“陌生化”文艺理论认为,文学语言要引导读者的目光,就必须抵制“认知的自动化反应”。应用到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原有的旧知识与新发现的问题,产生激烈的冲突,以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主动性,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阅读教学中,面对一些“老课文”,学生容易草率地将初步印象固化为答案。为此,教师应着力营造新情境,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新奇感,使得阅读得以深入进行。例如,教学《落花生》,针对文中“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句话,教师提出一个题目让学生辩论:在当今社会,你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有学生说:“我想做像花生那样的人,因为它把果实埋在地里,默默奉献,不像苹果、石榴那样爱炫耀自己。”教师就说:“哦,你认为要学习花生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是非常可取的!那么,苹果、石榴都是为了炫耀自己吗?有不同意见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围绕这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学生说:“老师,我觉得苹果、石榴它们把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向大家展示。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就像有特长的同学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华一样,是自信的表现,是推荐自己,而不是炫耀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引导学生学习花生的默默无闻,不炫耀,不张扬。而在本课例中,教师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出了新的辩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新颖、开放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的思维往深度推进,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否定概念情境,展开新奇之探
文学创作的“陌生化”理论认为,读者面对文本是以感受的方式而不是以概念的方式描摹事物,这对解决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感受惰性问题颇有启发意义。提前预习课文,有一个衍生品,那就是孤立肤浅的理解,学生自以为已经“读懂”课文,产生思维惰性,对课堂教学感到乏味。因此,教师在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时,应根据儿童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焦点,重新激发学生打开感受之門,引发新一轮探究,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本的魅力。以《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为例,初读课文后,教师提问:“文中哪个词最集中概括西雅图的意思?”生答:“神圣!”教师微笑摇头说:“不是最好的,再找找……”学生感到震惊,眼里泛出了渴望发现的光彩,重新全文阅读与搜索。“圣洁!”“善待!”“保护!”“热爱!”……一个个词语伴着一次次惊喜地发现,迎来教师一次次微笑摇头。学生睁大眼睛看课文,每一次读课文都有新发现,都有新奇感。一个学生答道:“一体!”所有的学生眼睛一亮,教师问:“为什么?”学生抢着回答:西雅图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其实是因为我们与大地是“一体”的,所以“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因为大地与我们是“一体”的,所以大地是神圣的,要善待,要保护……多么深切的感受!教师一次次微笑摇头,学生的好奇心被一次次引发,感受也一次次丰富、深刻了,整个教学过程成了充满新奇感的阅读探究、思辨的过程。
三、创设反向情境,引发深度思考
“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振奋起来。学生对于课文初步熟悉而想当然,而对文字背后的动人情感和课文精彩语言变得熟视无睹,当觉得阅读教学课堂机械重复时,教师就课文中本应动人之处让学生反过来说一说,形成常态下的印象,就能形成一种“陌生眼光”的效果。例如,虞大明老师教学《珍珠鸟》时,创设了一种与课文语境相反的问题情境,把描写冯骥才的做法的句子“反着说”。把“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改成“我把鸟笼上的吊兰扒个精光,经常目不转睛地瞧着它们”;把“我不管它”改成“我拿着鸡毛掸子穷追猛打,从里屋追到外屋,又从外屋赶到里屋”等等,让学生想象那珍珠鸟会是什么状态。学生接着改编珍珠鸟的表现了——把“就是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渐渐地,它胆子大了,有时落在我的书桌上”变成了“吓得屁股尿流,连声哀鸣,被打得鸟毛到处飞……缩进鸟笼里再也不出来了”……经过这个环节之后,学生再读课文,便不会再对冯骥才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行为熟视无睹,他们能在文章字里行间深切感受文章所蕴含的人性光彩,思维力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四、创设辩证情境,促进思辨升华
关于“陌生化”这一概念,《作为手法的艺术》等文章认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这一观点运用到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思辨性阅读中,必须有效地调动并运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用好奇的眼光审视文章,提取有用的信息,深化对文本的认识和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以何捷老师的《晏子使楚》一堂课为例。在课堂预热时,何老师引导学生认识“语境不同,词语感情色彩有变化”,为本节课的思辨训练埋下伏笔。课伊始,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之后,何老师出示三组问题: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聪明、谁愚蠢?谁胜利、谁失败?让学生快速回答自己的直觉。经过齐答、个体答、再齐答三轮的问答,学生在不确定且富有变化的答案中,经受了辩证思维的挑战,他们已经朦胧或潜意识地感觉到要整体地看待事物、评价人物。这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是有一定力度的思辨训练。借由这一训练,何老师巧妙地引出“说不清道不明”的春秋话题,使得这节课又增添了一定的文化色彩,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更妙的是在课堂拓展环节,何老师让学生课后联系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继续思考:“晏子真的就那么厉害?真的可以靠语言解决一切问题?楚王后来为什么做出灭掉齐国的决定?”等问题,以此说明“学不完的晏子,读不完的春秋”,最后引出课堂结语“和晏子告别,和春秋相约”。这个设计,既呼应了开头有关“春秋”特点,继续引发学生的思辨,也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将学生的阅读视野从一篇课文引向一段历史。在这节课上,学生经历了一场颇有力度的思辨过程,他们理解文本内容、认识人物形象的同时,学会了全面、历史、客观地看待、评价事件与人物。这样的阅读有益于鲜活的生命,有益于学生的人格发育和文化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五小学 福建省安溪县少体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