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基层执法人员执法能力进一步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几个着力点

2017-11-07尤杰

中国经贸 2017年20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法治化

【摘 要】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涉及的内涵非常丰富,基层执法水平和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层执法的法治化关系着市场主体对地方营商环境的整体评价,是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多点发力,提升基层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基层执法;法治化;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中谈到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时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各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创新监管方式,及时防范风险,为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指出,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进“法治东北”、“信用东北”建设。领导讲话和中央文件多次聚焦投资营商环境,而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涉及内涵丰富,基层执法水平和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层执法的法治化关系着市场主体对地方营商环境的整体评价,是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基层执法人员在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来,各地紧紧围绕总书记讲话精神下大力气改善营商环境,连续出台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通过成立发展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设立发展环境整治办公室,组建企业投诉中心等措施,坚决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案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基層执法调研中笔者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不规范、不细致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作为慢作为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违法执法趋于隐蔽,一些基层执法人员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是高层的事情、与己无关等。对省、市近年来发布的优化发展环境的相关规定,一些执法人员在具体举措上并不是完全认同,特别是缩短办理时效和涉企执法检查中实行”先申请、再备案、后执法”执法检查的登记备案制度。在调研中有的干部提出,每次检查前先进行申请和备案,经批准后才可以对相关企业进行检查,增加了执法检查的时间和程序成本,极有可能导致检查的次数的减少并影响监管效果,可以看出一些执法者对某些举措是心存抵触的。

二、从基层执法角度分析制约投资营商发展环境优化的主要因素

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因素是多元、复杂的。对于营商环境的整体感知和整个东北地区司法公正、依法办事、政府效能、市民规则意识的整体评价交互影响,导致了当前对整体投资营商环境的负面评价较多的结果。整体社会氛围的观念陈旧是主要因素。这种陈旧观念不仅体现在企业自身和和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理念的不敏感、不了解,还体现在大政府小市场、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服务意识的显著缺乏。很多规定制定的细致规范,但是执行起来相对于发达地区依然显得繁琐、低效。对于一些程序的强制简化,具体执法人员并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因此在一些单位产生了不计入在时限之内的预审程序,这与市场主体所盼望的高效便捷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高层高度重视而具体执法人员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漠不关心现象充分体现出了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认识不足问题和执法人员的个人素质差异。当前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投资营商环境亟待优化问题,是经济、社会、文化、法治综合作用的集中显现。

三、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人员执法能力的着力点

如果没有稳定的执法环境,就不可能持续地吸引投资,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要从多点发力,提升基层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优化投资营商环境。

1.注重宣传方法,凝聚发展共识。当前对营商环境优化的相关政策文件的宣传,主要停留明晰举措和问责问效上,无法解决一些执法人员的思维困惑,从而无法从根本上破解执法行为乏力的问题。建议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在内部做优化环境宣传时,应注重对一系列优化环境政策文件的法理解析和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推介。近年来,执法申请、备案制度在很多省份和城市都已展开,法的适用的普遍性与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保障与服务的目标并不冲突,“先申请、再备案、后执法”不是为日常执法设置障碍从而弱化对企业的监管。监督的前提是知情,行政执法备案制度是对执法部门一种社会化的预防措施,用以规范行政权力依法运行,但不干预具体行政行为,旨在推进执法行为的反腐倡廉和提升效率。

2.在向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备案或市政府优化办申报备案的监督制度逐渐理顺后,建议进一步扩大备案主体范围。汲取鹤壁市等一些城市的先进经验,将行政权的运行情况纳入检察监督视线中,将行政执法备案制度与预防职务犯罪紧密相连,定期将日常审批、处罚、管理等行政执法活动的相应文书送检察机关备案,供检察机关进行动态性综合分析,并形成监督结论,从而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境。

3.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在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逐步完善的今天,基层执法贵在扎实的落实,贵在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细化与法治化。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几次集中执法行动就能改变整体的法治氛围与发展环境,要坚持不懈的调试执法行为,使之更加精细与正规,使市场主体有明确的、稳定的、良好的预期,在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中塑造优良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哲昕.法治才是硬道理:从法治思维到命运共同体[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10.

[2]王光.城市法治环境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M]. 北京: 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9.

作者简介:

尤杰(1983—),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教师,副教授,黑龙江大学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营商环境法治化
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及其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全省地方志事业法治化高质量转型升级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提高民生建设法治化水平
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
落实廉责是国企反腐倡廉法治化的根本进路
“椰风护理在行动”团队暑期“三下乡”送健康活动总结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