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对农服务宣传创新谈

2017-11-07李丽

新闻前哨 2017年8期
关键词:热线听众三农

◎李丽

广播对农服务宣传创新谈

◎李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作为传统广播媒体,又如何在媒体融合时代,在对农宣传服务上推陈出新,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呢?笔者在台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对农服务广播宣传上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效果。现结合实践做一些浅见以抛砖引玉。

对农服务 广播栏目 创新

一、摸着石头过河,在媒体融合时代,对农服务宣传勇于先行先试

湖北是农业大省,三农宣传一直是宣传的重中之重。当前,媒体融合风起云涌。如何让三农宣传老树开新花呢?去年年底,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大胆尝试,将政务宣传和对农服务密切结合,相继开办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和《农保在线》。其中《12316三农服务热线》以“普及农业知识,解答三农问题”为宗旨,依托湖北省农业厅“12316”农业专家团支持,在30分钟的节目中既能为听友带来权威的三农信息,又能面对面地解答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又借助长江云、“听见乡村”公众微信号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为广大农村听众搭建了农科入田、政策入户最有效的桥梁。

之后,湖北对农保险服务热线《农保在线》在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开通。这是湖北在全国率先通过以热线服务方式助推农业保险发展。《农保在线》借助庞大的农业保险专家团队,旨在宣传农业保险政策,普及农业保险知识分析和前瞻农业保险形势、解答农业保险疑惑、对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此次开通对农保险服务热线,发挥了广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以及收听便捷等优势,较好地将保险政策更快更好地传递给农户,通过热线助推了农业保险发展。

这两个热线的开通都是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在对农广播服务中的率先尝试,得到了省直有关部门和湖北保监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通过这种尝试,湖北广播电视台搭建合作平台,将政务资源和受众需要相结合,既充分发挥了广播的实效性、贴近性和服务性,对推广政府主导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品牌,树立“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美誉度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这一做法也得到了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

二、受众即市场,三农的需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对农宣传和一般性宣传不同,受众指向明确。尤其是在媒体融合时代,如何更好地服务好受众,是传统媒体当下必须面对的课题。一方面,我们要唱好四季歌,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思考如何让宣传的内容入耳入眼入心,这样才能继续保有甚至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为此,我们潜心研究受众需求,将三农的需求作为我们宣传的导向。

在对农宣传中,我们每天编发最新的三农信息,尤其是那些和农民朋友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我们总是第一时间编发出来。湖北是农业大省,虽然目前经济形势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农业生产依然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其中,天气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基础的元素。随着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关注,我们每天专门开辟了3分钟板块《连线气象台》,听天气,说农事。为了体现出我们对农气象服务的及时和权威性,我们和湖北省气象局合作,商请湖北省气象局给我们安排专门人员对接提供服务。这样的对农气象服务开播后,没多久就收到了受众的好评和称赞。

习近平表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此,我们时时关注当下农民最关心的农业科技问题,每周一到周五,每天围绕当季农事热线安排专家上线,针对农民关心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服务,听众踊跃参与互动交流,从开播以来,这个栏目热线量持续上升,最多的时候半个小时就接听热线十条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底,已经有100多名权威农业专家上线接受咨询,涉及种植业、水产、畜牧、农机、农村能源、农村环保、农业政策法规、农业行政执法等多领域。共接听热线300多条,其中线下回复近百条。

第一手权威信息播报+权威对农服务,湖北之声吸引了大量关心三农热爱三农的粉丝,很多粉丝留言说,特别喜欢听湖北之声,因为既能第一时间通过湖北之声了解到国内外最新的三农信息,又能学到很多致富技术和经验。一些粉丝还发动村里的乡亲们来锁定频率收听。还有听众说,这样的对农宣传是对农民最大的实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始终围绕受众的需求来把握宣传重点。

三、服务无止境,对农服务宣传既抓宏观又抓微观

服务无小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也同样适用在对农宣传上。受众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需要有人帮忙解决,同样对当前政策法规有需求的欲望。比如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的公布,农民朋友就想知道,和去年的一号文件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会侧重三农哪些方面的发展?农民朋友关心的问题一号文件有没有给予回复。因此,宏观政策法规解读是对农宣传必须要做好的功课。今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出台,都提出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农村工作主线。当天,我们就联系了参与一号文件起草的嘉宾做客直播间,对农民朋友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一号文件的新提法新政策给予解读。

新修订版《农药管理条例》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农业部门将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进行一体化监督管理。这看上去是宏观政策,但实际上,农药与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是社会公众高度关切的焦点。新修订版《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后,对卖农药的、使用农药的、管理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的人都有直接影响。在《条例》实施前一个月,我们联系到汪炜老师。汪老师是武汉理工大学法学系教授,主持过多项涉及农业法律的项目研究,参加过多次湖北省农业立法的专家咨询会。请汪老师就《条例》中涉及到农药管理、生产、使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同时还在线和听众互动,让大家第一时间根据宏观政策变化,对微观生产生活进行及时调整。

为了更好地做好对农服务,节目中和专家零距离接触,所有问题事无巨细,专家都给予解答。因为时间关系节目不能接听解答的听友来电,我们都会告知节目之后的咨询方式——拨打湖北省农业厅的“12316”服务号码。对每个接进节目的听友提问专家当场回复指导,不能当场回复的我们也都做好登记回访,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这种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农民信息消费的门槛,架起了农民与专家互动沟通的直通桥。有些热点问题,专家一期解答不了,如畜牧专家汪宝欢应听众的要求,多次入驻节目回答听友提问,更是有听众在节目之后依然积极拨打电话,询问养殖专业技术和养殖补贴政策等。听友向节目组反映“感谢专家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按照专家指导种什么、养什么心里更有数了。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12316热线专栏”普及农业知识,解答农业问题,已真正成为农民的良师益友。

四、在继承中创新,广播对农服务未来可期

广播也是新媒体。时代在变,广播的传播形式也在变。根据受众需求,我们对对农节目进行编排创新,既要内容丰富,也要形态新颖。农事繁忙季节,我们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同时,顺应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实现对农节目与数字电视集成平台及互动点播功能的结合,借助视音频网站、农民信箱及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渠道,进一步增强对农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就“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栏来说,每周定时通过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的电波向全省受众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充分展示和发挥湖北省农业厅专家在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上的权威性,公信力。很多听友打来电话表示,以前都觉得省级的专家高不可攀,没想到通过节目一找一个准,有些模棱两可的疑问,通过专家解答吃下了定心丸;有些专家留下电话号码,方便农友随时咨询;还有的专家节目之后主动联系听友指点迷津……由于专家们的耐心细心,指导准确周到,“12316”专栏开播后受到农友们的青睐,热线电话不断,通过广播节目这个窗口展示了农业系统专家们的风采。除了利用传统电台宣传渠道外,还融合了新媒体传播渠道,比如开通公众微信号,定期将《12316三农服务热线》和《农保在线》在公众微信号上进行推送,有效弥补了传统广播媒体线性传播,稍纵即逝的不足。《魅力田园》的微信号“听见乡村”每天都会有新的听众关注添加。微信公众号也积极推出服务性内容,将节目中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疑问进行编辑整理,并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发布,比如《12316三农服务热线||种花生与难题怎么办?》、《12316三农服务热线|种蔬菜碰到难题怎么办?》两期微信内容就获得了不少听众的点赞和评论。除此之外,节目组也对听众每天的留言记录整理,并根据听众的留言提问来准备日后上线的专家学者,针对性地为听众解答疑问。《魅力田园》的QQ粉丝群也成为了听友提问,分享种养殖经验的大家庭,除了节目直播过程中,有听众针对性地发问之外,在节目之外听众也积极分享自家种植的香菇、养殖的兰花,以及现代化的养牛场……《魅力田园》QQ粉丝群的讨论氛围越来越激烈,参与节目氛围也越来越浓烈,参与的听众从武汉市周边农民,逐渐扩展到了黄冈、咸宁、宜昌等地。

(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部)

猜你喜欢

热线听众三农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