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媒体融合实践的借鉴意义

2017-11-07丁新科

新闻前哨 2017年8期
关键词:厨房澳大利亚中央

◎丁新科

澳大利亚媒体融合实践的借鉴意义

◎丁新科

澳大利亚传统媒体在努力完善“中央厨房”机制的同时,不断探索应对新媒体挑战的新做法。通过付费墙、音频节目、线下活动等形式,找到了在新媒体的盈利点,进一步证明了媒体融合的必要性。

澳大利亚 媒体融合 借鉴

澳大利亚媒体同行在应对新媒体挑战上有什么高招儿,值得深入探讨。把这些疑问题厘清,对于国内“中央厨房”的建设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澳大利亚媒体“中央厨房”的实践

随着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的兴起,澳大利亚传统媒体行业广告份额有逐渐下滑的趋势,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是他们建设“中央厨房”的主要原因之一。澳大利亚报纸广告收入以每年两位数的幅度下滑。据统计测算,到2019年,澳大利亚印刷媒体广告收入将从2015年的16.7亿澳元降至8.3亿澳元。从发行收入来看,印刷媒体和数字出版的比例为75∶25,预计2018到2019年,这个比例会达到50∶50。[1]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市场在逐渐走强,而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在逐渐下降。

澳大利亚媒体的格局目前主要由新闻集团、费尔法克斯、七西传媒集团、APN NewsMedia这四大媒体集团所垄断。这些媒体集团动辄拥有上百家报纸,且同时运营电视台、电台,垄断性很强。还有由政府出资公办的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等,ABC拥有众多的广播电台、电视频道、数字点播中心、网站。

但是,澳大利亚纸媒仍在媒体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纸媒整体也没有出现倒闭潮。据统计,2014至2015年,澳大利亚报纸销量下滑,但仍有四分之一的澳大利亚人每周至少读三次报纸。在出版的各类报纸中,新闻集团的《澳大利亚人报》及费尔法克斯的《悉尼晨锋报》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另外还有《每日电讯报》《金融评论报》等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从总体来看,报纸的发行量水平基本维持在数万至数十万的水平。

澳大利亚“中央厨房”在建设中面临一些问题:

1.建设的投入及前期准备不足。

以费尔法克斯传媒集团“中央厨房”为例,虽然整合采编、技术、运营等多方面人才,试图一次采集、多元分发,但是本质上还是传统媒体内容,与新媒体接轨融合不足。

2.体制机制尚未理顺。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发现各广播电台、电视频道、数字点播中心等平台的定位不一样、受众不一样,同质化的内容根本无法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要。而且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家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同时内设部门之间沟通的成本大幅增加。[2]

3.盈利为导向,发展动能不足。

无论是《星岛日报》澳州版还是政府出资的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市场的压力使澳大利亚媒体对成本进行苛刻控制,不断监测考核“中央厨房”盈利情况,也使这一模式进展缓慢。

上述情况表明,媒体融合之路需要磨合,任何简单化、浅尝辄止做法都是要避免的。

澳大利亚传统媒体在努力完善“中央厨房”机制的同时,还在不断探索应对新媒体挑战的新做法。其中有些做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1.掌握互联网出口,发展付费墙制度。

澳大利亚互联网的门户网站同样由以上几家媒体集团垄断,他们由此顺利地发展了付费墙制度,读者通过按月、年来订阅媒体新闻。澳大利亚人有良好的通过因特网阅读报纸的习惯。以《澳大利亚人报》2016年5月的数据为例,7天平均的印刷媒体读者数量为93万,而数字版的读者数量为148.1万,跨平台读者的数量则为218.8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澳大利亚的许多媒体通过付费墙制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新媒体对自身的冲击。

另外,澳大利亚媒体还通过社区报、线下活动等多种形式开拓市场。以隶属于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社区报《温特沃斯快递报》为例,通过占领悉尼东部一些卫星城市场,采用免费派发形式,发行量可达到5万份,仅有3名采编合一的记者编辑,由专门人员投递到每位订户家中。此外,报纸中的很多照片都由记者提供,因此大大节约了人员成本。社区报内有大量本社区广告和活动内容,总体盈利情况非常丰厚,编辑记者的收入也不错。

2.有声书、播客等音频类产品开发。

澳大利亚超过1100万人每天在通勤上花很多时间,针对他们时间的特点,澳大利亚媒体将播客、有声书等产品加入到新闻产品中去。

3.广告形式的创新。

澳大利亚媒体注重发展“原生广告”,将广告内容插入用户信息流中,采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悄无声息地达到传播效果,不少媒体甚至成立专门的工作室。

澳大利亚传统媒体虽然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但很快通过付费墙、社区报、线下活动等很快弥补了收入流失,在互联网渠道聚拢发展了一批忠实用户,并且找到相对不错的盈利方式。从媒体融合的大格局来看,澳大利亚媒体集团通过自身资源的整合,已实现了媒体融合的部分初衷,为“中央厨房”建设提供了经验。

二、国内媒体“中央厨房”建设思考

国内媒体多年来转型探索从未停止,从自建网站到数字报,再到运营新媒体账户,再到近年来纷纷开发客户端,同城媒体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超过国外媒体。而“中央厨房”的模式一出现,就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并很快在各大媒体集团付诸实践,是因为它的确是媒体深度融合的方向,“中央厨房”搭建得好,将给大型媒体集团带来多重效益。

2017年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坚定不移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以“中央厨房”即融媒体中心建设为龙头,创新媒体内部组织结构,构建新型采编发络。[3]

从“中央厨房”在各地的实践来看,发展速度很快,一些地级媒体都开始组织“中央厨房”全媒体编发中心。这不但是党中央对于媒体融合的要求,更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需要。[4]

同时,“中央厨房”毕竟是一个新的事物,发展的时间很短,牵涉到资源整合、技术整合、人才培养等问题,各媒体集团在推进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存在些问题。如:

内部机制未完全理顺,“中央厨房”只在重大报道时启用,平时旗下媒体还是各自为战,自弹自唱;

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看一看,等一等”,有“等别人成功了再学习”的心态,创新力度不足;

没有对新闻进行符合媒体属性的深加工,导致出现同质化现象。在餐饮行业“中央厨房”,同一种食材,通过蒸、煮、炸、烤等不同方式,再加上不同的佐料,出来的完全就是不同口感的菜。但新闻资源相对固定,如果不做深度加工、形式创新,“多报一面”在所难免;

对盈利的考量导致不敢过多投入,各家媒体集团受经营成本上涨等因素限制,在加大对“中央厨房”的投入上瞻前顾后。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比达92.5%,网民每天平均上网接近3.8小时。近年来,中国移动支付、移动出行、就医、社交、手机游戏等围绕手机的一系列产业生态链发展非常迅猛,手机已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传统媒体要在支离破碎的时间中黏住用户非常困难。

10多年前,公交车、地铁上还可以偶尔见到有读报的市民,如今在公共场所、办公室,甚至开会期间,“低头族”随处可见,公共场所几乎见不到读书、读报的市民。这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市民的习惯完全不同。用户习惯的改变迫使国内媒体必须适应,这也是媒体进一步转型的原生动力。

因而,国内媒体必须坚定不移坚持移动优先,媒体融合的战略不能当摆设,心态上要笃定,行动上要一致。具体到“中央厨房”的建设,笔者认为还有以下需要着力的地方。

1.坚持用户至上的理念。

“中央厨房”的建设,要回归媒体用户至上理念上来,通过内容优化、流程再造,在现有媒体渠道尤其是移动端上,把用户吸引回来。多年前各家媒体集团拼人力、拼物力办都市报的劲头很足,为了抢时效,抢独家新闻,各报都非常注重用户的感受。现在各家媒体对新媒体的投入,客观地讲远远不够,应拿出二次创业的劲头,重新抓住用户。

2.体制机制创新要兼顾不同媒体属性,不做同质化新闻,突出移动优先。

“中央厨房”的投入使用,必定要打破现有媒体生产流程,在内部的体制机制上必须理顺,给予“中央厨房”更多的优先权限,将最优秀的资源去共享,而不是将各媒体都不用的边角料放在“中央厨房”中。考核机制也必须及时跟上,让参与的记者、编辑、技术人员都能通过“中央厨房”获得实质报酬,让采用量多的稿件在考核上获得更多奖励。

“中央厨房”尤其要区别各媒体属性,党报有党报的严谨,都市报有都市的活泼,电视台有电视语言,社交媒体有社交媒体的个性,提交给“中央厨房”的新闻素材,必须是多样性的。后台编辑要根据媒体属性编辑,通过创意来重组新闻素材,尤其是要照顾到移动端上的呈现效果。

3.技术上加大投入。

技术环节是媒体集团往往忽视的环节,据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蓁蓁介绍,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有着数百名的技术人员在维护支撑,技术团队的投入比采编人员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往,很多媒体集团都吃过技术外包上的亏。鉴于此,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新版“中央厨房”就运用集团内部大河网技术人员,连续多天工作,调试出新版“中央厨房”,摆脱了对外部技术团队的依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新版“中央厨房”上线当天,还与18个省辖市党报结盟,“中央厨房”为省辖市党报预留接口,共享报道资源,取得不错的效果。

4.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并行不悖。

“中央厨房”的建立需要全媒体记者、编辑、技术人员,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记者、编辑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对新进人员要注重新媒体背景的考查。只有将懂技术、熟悉新媒体运营规律的人才招纳到队伍中来,媒体转型才会有人才储备,升级路上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补充。

注释:

[1]章强:《澳大利亚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冲击》,《传媒》2017年第3期

[2]章先清:《澳大利亚媒体“中央厨房”模式失败的原因及启示》,《传媒》2017年第2期

[3]刘奇葆:《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人民日报》2017-1-6第4版

[4]朱建华:《媒体“中央厨房”的实践与思考》,《新闻前哨》2017年第2期

(河南日报)

猜你喜欢

厨房澳大利亚中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厨房真热闹
厨房跑出黏黏怪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萌萌兔在哪里
在澳大利亚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