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改前提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路
2017-11-06吴立山
吴立山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的环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響下,学生的情感、想象等方面发展被忽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结合实践教育经验,基于课改前提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路
一直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教学中都忽视了学生想象、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存在,长期以来一直利用讲授的方式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过于单一,整个学习过程非常枯燥,这种情况下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意志力去支撑,完全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下面以新课改为前提,谈一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思路。
一、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和谐的范围中探索新知识,从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使学生在数学方面取得发展。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吃透新课程标准,积极改变当前的教学观念,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有意义的、现实的,并且是富有挑战性的,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及验证,展开推理、交流等相关数学活动。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记忆,应积极动手实践,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例如,笔者在“与11相乘的速算”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与思考找到其中的规律,然后在规律的指导下展开运算,这样不仅获得了与11相乘的速算技能,同时学生也感悟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
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结合动画、音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注重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教学过程中宜将原本“静止”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利用“活动”的形象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同时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目标。例如,笔者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相关教学中,用电脑演示了加线、平移、旋转及重组重叠等方式,利用这些方法来化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这对于找到解题突破口非常重要,可以为学生呈现出具体形象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图形组成的理解,最终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就是要为学生创造适合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数学知识,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强烈愿望。例如,教学过程中遇到“相遇问题”时,笔者选择两名学生扮演司机,在同学面前演示两车相遇的情境,两车相对而行时,两名学生在相对的两个起点上站好,他们同时出发,让学生们感受相遇的过程。另外在不同时间开始,其中一名同学先行,另外一名学生后行,让学生们感受不同时间相遇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另外,还让学生演示向背而行,相遇之后再接着走一小时等。从该次实践研究证实,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甚至会对学生以后的认知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组织合作学习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轻松的氛围,为其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平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这一过程中对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非常有利,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有助于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注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获得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会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并逐渐形成独立意识,这个过程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非常有利,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全方面考虑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总之,课堂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积极寻找适合开发学生潜能的素材,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李秀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4):59-61.
[2]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62-263.
[3]库尔班江·吐然克.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赤子(上中旬),2015(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