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程兴趣教学探索
2017-11-06李颖
李颖
摘 要:机械基础是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目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机械基础;职业教育;兴趣;实践
1 职业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基础是职业院校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为学生在后续学习设备的正确使用、故障分析、维修保养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并为其提供机械工程方面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支撑,为学生能胜任毕业后的岗位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在学生整个学习链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实际上,距离我们所想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教学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情况分析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为90后,甚至还有00后,文化水平高中、初中均存在,思维虽然比较活跃,但自律性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也严重不足,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对于一些中学学过的常识性知识,很多学生均已遗忘或是根本就没有学过,稍微遇到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动脑筋的问题,学生反应出明显的畏难情绪,且会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机械基础》对我们大多数学生来说,无疑是难度很大的一门课,因为在此之前,学生未接触过任何相关机械方面知识,对机械缺乏感性认识,这些都给学生学习该课程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1.2 教学内容分析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们认为《机械基础》是一门与《机械识图》完全不同的课程,它们虽同属于机类专业基础课,但《机械基础》学习内容更为广泛,分布面广,且课程的系统性较差,各章节之间跨度大。学习内容涵盖了工程力学、常用零件、常用机构等技术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性均比较强。该课程涉及的原理、公式、图标等专业术语较多,这也为学生学习该课程增加了难度,甚至使得有些学生前面的课程听不懂时直接放弃了后面课程的学习。
1.3 教学方法分析
在该课程的課堂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模式注重传授一些有关机械装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主要手段仍为PPT或是动画三维模型,主要依靠教师的仔细讲解或是图片来介绍零件的结构和作用。但这样的授课往往是教师讲的费劲,学生学得费劲,学到后面学生完全丧失了学习积极性,与预期的学习目标相去甚远。
2 兴趣教学在《机械基础》课堂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动力,但往往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努力及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一旦你的教学活动及教学环节引发了学生的兴趣,那么在课堂上你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以至于在探索或是互动中就能达成教学目标。
职业院校的《机械基础》课程一般分为工程力学、常用机构、机械传动、常用零件、联结件五个模块。各模块下又各自涵盖若干章节,特别注重机械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因此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难免感到枯燥乏味,整个课堂面对着一些从未见过、甚至没听过的零部件,也根本不清楚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那些参数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整个课堂教学呆板、无趣,更别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兴趣是我们一直在致力解决的问题。当然其方法很多,但我们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以达到最终在愉快的兴趣学习中达成教学目标。
3 构建《机械基础》兴趣教学课堂
随着学院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以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出现,而是以知识的探索者出现,在此情况下,实践教学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下面,我以铰链四杆机构为例说明如何构建学生喜欢的兴趣课堂。
在传统授课中,学生往往被四杆机构的形式、各种杆长、复杂的演化及不同的运动规律搞得晕头转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了“机械基础示教实验台”,这是一套可让学生自行搭建平面多杆机构的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我们将学生每四人分成一组且下发项目指导书,以小组为单位学习项目内容并绘制出机构简图,按照简图,现在桌面上进行机构的初步试装,其目的是进行杆件分层。一方面让学生理解各个杆件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另一方面避免了各杆件之间的干涉。在教师检查完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后,让学生自行在机架上开始搭建需要的平面机构,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原动件。在完成搭建后,试用手动方式摇动原动件,观察整个机构各个杆、副的运动,全都顺畅无误之后,可打开电源试机。在整个学生实践、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对杆、副、曲柄、急回特性等以前觉得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在此实践过程中基本不需要老师反复的讲解,有些甚至通过学生自己摸索就能掌握,整个操作过程学生兴趣高涨、精力集中还伴随热烈的讨论,完全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由此,我们完全能看到实践与兴趣结合对于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意义了,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全面实现在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