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穿刺侧上肢外展角度与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关系研究

2017-11-06吕小芹张晓梅徐洪秋

护理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外展置管上肢

吕小芹,张晓梅,徐洪秋

PICC穿刺侧上肢外展角度与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关系研究

吕小芹,张晓梅,徐洪秋

[目的]探讨PICC置管穿刺侧上肢不同外展角度对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状况的影响,为临床PICC置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150例行PICC置管的单侧乳腺癌病人,分为3组,每组50例,根据美国护理协会《静脉输液实践标准》及相关文献,将3组穿刺侧上肢外展角度设为45°、90°、160°,置管静脉均选择健侧贵要静脉,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于肘上静脉置管,导管送入预定长度后现场B超判断导管末端位置,首次颈内静脉异位即判定为阳性。[结果]45°组有4例发生颈内静脉异位,90°组有5例发生颈内静脉异位,160°组未发生颈内静脉异位,3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21,P=0.078);160°组与4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P=0.041);160°组和90°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22);45°组和90°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27)。[结论]45°、90°和160°均可作为PICC的置管角度,医务人员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PICC;置管方法;外展角度;颈内静脉;导管异位

目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的开展,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有文献报道:PICC传统盲穿法的置管成功率为60%~75%[1-2],而超声导引结合MST的穿刺成功率达91%~100%[3-5]。但是,穿刺成功不等于置管成功,送管过程中仍有发生导管异位的可能,其中以颈内静脉异位最常见,发生率可达 3%~37%[6]。导管异位时可产生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阻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PICC操作遵循美国护理协会《静脉输液实践标准》进行,穿刺时外展上肢与躯干呈90°。但近10年国内陆续有护理学者研究表明:通过改变穿刺侧上肢外展角度,可明显减少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发生[7-10]。汪素萍[11]曾改变上肢与躯干的角度,使上肢与躯干呈45°,但该方法是否能降低颈内静脉异位率,文献并未进行报道。本研究采取穿刺侧上肢外展45°、90°、160° 3种角度置管,对置管后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临床PICC置管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行PICC置管的单侧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置管侧上肢有皮肤感染、破溃、瘢痕病人;②外伤做过手术病人;③对导管材料过敏病人;④颈部疾患、意识不清或无法配合偏头法病人;⑤上肢上举障碍病人;⑥放疗、曾经置管并化疗病人。最终有150例病人入选,其中左侧乳腺癌病人81例,右侧乳腺癌病人69例,年龄24岁~73岁,平均年龄48.1岁。150例病人均选择贵要静脉为穿刺血管,采用超声导引结合MST进行置管。

1.2 置管方法

1.2.1 置管角度的选择 临床护理中,标准状态下采用平卧位进行PICC置管,即穿刺侧上肢外展90°,因此,在本研究中选取90°组为标准组。目前,国内护理学者研究的置管角度为150°~160°之间,结果表明在此角度下置管可明显减少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因此,我们选取最大角度160°作为置管角度。肩关节活动受限或耐受力差的病人,如果穿刺侧上肢与躯干角度选取90°或160°时会导致血管痉挛,增加置管难度,进而影响置管进度。针对此类病人,本研究选取穿刺角度为45°

1.2.2 分组方法 将病人的住院号末两位除以3,余数为0进入90°组,余数为1进入45°组,余数为2进入160°组,每组50人。3组病人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3 置管准备 选用导管为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r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管前预测量穿刺侧上肢与躯干角度,使用伊莱科生产的ELECALL数显角度尺;置管中实际测量穿刺侧上肢与躯干角度,使用相同无菌数显角度尺;其他用物与常规置管相同。操作过程严格遵循美国护理协会《静脉输液实践标准》进行置管。操作人员由固定的一名经专门培训取得置管资格证且独立操作500例以上的护理人员担任;操作助手由固定的一名熟悉操作内容、操作流程且掌握配合要点的护理人员担任。置管前,由医师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4 置管过程 评估病人手臂活动情况、耐受情况与血管状况;预测量外展角度,教育病人掌握外展角度摆放要点;病人准备就绪后,将肩峰以下的上肢和腋窝进行消毒(因使用角度尺,需尽可能增大无菌操作面);彩超下选择穿刺点并做标记;对数显角度尺调零,将角度尺的一直尺与躯干平行且固定,另一直尺调整为所需角度;由助手协助病人将上肢摆放成所需角度并固定;操作人员将导管由穿刺点送至肩部时,嘱病人下颌贴向穿刺侧肩部,送导管至测量置入长度。正常状态下颈内静脉的B超横断面显影为一个透亮的圆圈,有时可见瓣膜在内飘动;当导管异位到颈内静脉时,即可在颈内静脉看见导管显影的亮点,导管的B超横断面显影为一个强回声小亮点[12]。由助手使用B超查看是否发生导管颈内静脉异位,B超横断面显影为一个透亮的圆圈,判为阴性;B超横断面显影为一个强回声小亮点,判定导管颈内静脉异位,为阳性,此时改变置管侧上肢与躯干角度重新正位,成功后病人头部恢复原位,将导管送至上腔静脉中下三分之一处。置管结束后,由放射科技术人员行胸部正位X线拍片,确认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将穿刺置管情况记录在穿刺记录单上,并编号保存,以备资料汇总统计。

1.2.5 判定标准 首次颈内静脉异位即判定为阳性,后续调整不计入统计。

1.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性,采用F检验比较多组间差异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3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21,P=0.078)。 160°组与90°组比较,160°组未发生颈内静脉异位,90°组有5例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22);160°组与45°组比较,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P=0.041); 45°组与9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27)。说明穿刺侧上肢外展45°、90°、160°时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次验证了3种角度均可作为PICC置管的角度,但当穿刺侧上肢与躯干呈160°时,没有发生颈内静脉异位,而穿刺侧上肢与躯干呈90°与45°时异位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采用3种置管角度穿刺后颈内静脉异位率比较 例(%)

3 讨论

3.1 PICC置管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危害 标准状况下PICC导管末端应位于上腔静脉中下三分之一,此处血流丰富,刺激性化疗药物可以得到充分稀释,避免了对血管内膜的损害。但由于穿刺时病人上肢摆放角度、血管特性、操作者置管技术等原因,易发生颈内静脉置管异位,从而引起导管堵塞、神经损伤、化疗药物堆积,造成颈内静脉不可逆损伤。若进行导管正位,不仅会对病人的血管壁造成机械性刺激和损伤,进而引发静脉炎,同时也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

3.2 3种置管角度异位情况 采用标准置管角度90°时,常规预防异位的方法,如超声探头压迫、指压等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颈内静脉是颈部最粗大的静脉干,静脉下端呈纺锤状膨大,且管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为导管误入提供了解剖上的特点[13],所以标准置管角度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消除置管异位率。而在本研究中,出现5例颈内静脉异位,异位率为10%,当改变置管角度为160°时,置管异位率降低为零,这可能是穿刺侧上肢伸直举高,与躯干呈钝角,使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变小,锁骨下静脉通向头臂静脉的角度加大,阻断了导管在颈内静脉处的异位[14]。对于肩部活动受限及耐受力差的病人,无法按照标准置管角度进行PICC置管,改变置管角度为45°时,锁骨下静脉与头臂静脉之间成锐角,置管过程中出现4例异位,45°组与90°组异位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肩部活动受限及耐受力差的病人可选用45°置管。本研究中,45°组有4例发生颈内静脉异位,除1例体位调整为90°后置管成功外,其余3例均调整至160°顺利到达上腔静脉。在90°组5例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病人当中,1例经160°行3次调整后成功,其余4例均一次性成功。调整过程中1例50岁女性病人,体位摆放至160°时撤出导管15 cm,再次送管时出现送管困难,发生静脉痉挛,给予积极心理疏导、热敷、按摩,同时配合温盐水行导管内注射,3 min后导管顺利置入上腔静脉中下三分之一处。

4 小结

45°、90°和160°均可作为PICC导管的置管角度,而不仅仅局限于外展90°置管,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置管角度。对肩关节活动受限及耐受力差的病人,可以为病人提供45°置管。PICC置管穿刺侧上肢与躯干成160°时,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率为零,在临床工作中,此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病人易于接受,大大降低了由于导管正位给病人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痛苦。因本研究选取的是乳腺癌病人,病种选择具有局限性,收集的样本量较少,所以,本研究结果仅作参考。

[1] McMahon DD.Evaluation new technology to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a quality improvement approach[J].Journal of Infusion Nursing,2002,25(4):250-255.

[2] Robinson MK,Mogensen KM,Grudinskas GF,etal.Improved care and reduced costs for patients requiring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the role of bedside ultrasound and a dedicated team[J].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05,29(5):374-379.

[3] Yaghmai B,Owens CA,Warner D.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J].Seminars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1998,15(3):305-314.

[4] Sofocleous CT,Schur I,Cooper SG,etal.Sonographically guided 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review of 355 procedures[J].Ajr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1998,170(6):1613-1616.

[5] Chrisman HB,Omary RA,Nemacek AA,etal.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guidance with use of US versus venography in 2 650 patients[J].Journal of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1999,10(4):473-475.

[6] Trerotola SO,Thompson S,Chittams J,etal.Analysis of tip malposition and correction in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aced at bedside by a dedicated nursing team[J].J Vasc Interv Radiol,2007,18(4):513-518.

[7] 韩忠秀,唐忠敏.体位改良对减少PICC置管导管异位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92-2193.

[8] 袁丽,陆勤美,王翠兰,等.呼吸配合在减少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98-502.

[9] Song L,Li X,Guo Y,etal.Malposition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experience from 3 012 cancer patients[J].Int J Nurs Pract,2014,20(4):446-449.

[10] 王秀华,任立新,王晔光.预防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体位改进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614-615.

[11] 汪素萍.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4):596-598.

[12] 陈莎,闻曲,鲍爱琴.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中脉冲式推注生理盐水判断颈内静脉异位[J].护理学杂志,2012,27(7):59-60.

[13] 石英,李艳华,易建华,等.PICC导管异位的预防与正位处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3):21-24.

[14] 林嘉旋.预防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5,13(8):688-690.

Correlation between lateral upper extremity angle in side of PICC puncture and incidence of intra-jugular vein ectopia

Lü Xiaoqin,Zhang Xiaomei,Xu Hongqiu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Shandong 256600 China)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科研立项项目,编号:BYFYHL—201512。

吕小芹,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晓梅、徐洪秋单位: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信息吕小芹,张晓梅,徐洪秋.PICC穿刺侧上肢外展角度与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关系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31):3981-3983.

R472.9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1.023

1009-6493(2017)31-3981-03

2016-11-20;

2017-10-16)

(本文编辑 李亚琴)

猜你喜欢

外展置管上肢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吻合血管的上肢穿支皮瓣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