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科学的进行提问
2017-11-04张国勇
张国勇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科学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都不知道如何能够真正的进行科学的提问,因此我认为,老师必须要进行理论的学习,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理论,这样才能够提升提问的科学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科学提问;方法建议
在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地思考如何进行科学的提问,通过科学的提问,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老师可以尝试通过提问在课堂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升。
一、教师提出问题要难易适中,因人而异
教师在上课前就需要对课堂中所要提到的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准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对这些问题进行难度上的划分,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对选择相应难度的问题。要能够让学生觉得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是为自己量身制定的,学生回答起来也会格外的顺畅,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举例,教师在进行圆的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进行回答什么是圆。因为问题较为简单,学生在回答时能够准确的说出圆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寻找一位成绩偏上的学生来回答圆的定理问题,同样的,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非常的快速且正确的,最后教师可以寻找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来回答圆的推论问题,学生同样能够正确的回答出来,通过问题的难度来选择相应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学生能够准确的回答出来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提问不仅是多少的问题更是质量的问题
为了充分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很多老师都会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老师应该抓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在課堂上提出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讲究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要让课堂提问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一个好的提问方式是必需的,多提问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固然重要,但盲目提问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适当的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带动大部分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能全是简单的。这对于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可能会使其骄傲自满甚至丧失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要提高难度,让学生多维度思考,大膽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错了也没关系,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除了简单和难相结合以外,还要注重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一些问题应从本课重难点出发,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刻在脑中。
学生在课堂中展现怎样的自己,和老师在课堂中的表达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使一节课达到很好的效果老师必然要付出很多。这节课应该准备些什么,应该创设怎样的教学情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用怎样的提问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课堂中来,课堂中哪些问题可提可不提,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在课外就必须做好,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预见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对那些地方可能会难以理解,想好应对措施,针对性的提问。因此一节课的提问除了注重提多少的问题,更要注重这些问题能给学生带来多少收益,即要达到量的标准也要有质的保证。
三、提问要多种形式、多种角度,激发学习兴趣
笔者在讲“黄金分割”时一开头就问:“在舞台上报幕员或独唱演员为什么都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都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为什么成年女士喜欢穿高跟鞋?”连续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想知道与探索这种熟悉的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凸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一个好的课堂,就好像一个厨师做一道色香味俱全可口的菜,我们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还必须添加适量的佐料,佐料放多了,失去了主料的原味,不放佐料也不行,虽然有营养,但难以下咽。在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是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在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中来。
四、提前明确提问的目的,设计问题的顺序
数学课上的核心问题必须是有启发性的问题,是能够承上启下的问题。既要和学生之前学的内容有关联,又不能只是简单地回忆,还要让启发他们进一步去想去探索。所以这个问题需要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并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让学生能够“踮起脚,够得着”。当然如果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就更好了,这样可以把书本的具体知识形象化,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另一方面,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本身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所以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顺序显得十分重要,顺序不对,学生可能在中间的某个环节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最后整个过程功亏一篑。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可使用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技巧。先提简单的开放性问题,再一步步缩小范围,慢慢导出最后最核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可能仅是识记性的问题,例如一个简单的定理或推论。
总结:在现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提问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老师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发挥好理论和实践各自的价值,真正的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提供的科学性,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胡启宙,孙庆括.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和反馈水平实证研究——基于三位教师课堂录像的编码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5(04)
[2] 殷明珠.紧扣关键要素,实施有效提问——对初中数学提问活动开展的粗浅感知[J].文理导航(中旬),2015(06)
[3] 余厚利.提好问,问出高效课堂——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J].中外交流,2016(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