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2017-11-04王雷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参计时电子书

王雷

工作中,我有发现有价值的教学方法或经验就及时记下来的习惯,以此希望能让教学精益求精,不断进步。

一、重视“量的计量”领域知识的教学

1. 先从认识钟表说起

初步认识时分秒时,认识整点和半点与几时刚过很重要。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曾经在黑板上画了两个钟面,分别用两支长度不同、颜色不同的铅笔当作时针和分针,采用男女生两个大组竞赛的形式,到黑板上每组两人合作共同完成整时或几时几分的演示。

學生把这样的教学活动当成游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充满兴趣,在玩中掌握了时刻的认识,同样,在钟面上根据时刻画指针的习题也同步得到解决。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2. 关于24时计时法教学的感悟

假如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开篇就直接引入24时计时法,这样的教学也许成功,但我想真正的效果未必能好。于是我便没有执行教参的预定安排,而是利用半节课的时间先讲清普通计时法,在学生都理解了什么是普通计时法的基础上,再引入24时计时法,这样的教学策略最后获得成功。所以,教参不是我们上课的指挥棒,必要的教学内容补充才是突破难点解决重点的有效措施。尽信书不如无书。

3. 关于年月日的教学策略的一点看法

我依然记得我是小学生时自然老师实验室里放置的一个教学用具,叫作“三球仪”,就是直观演示太阳地球月亮的公转和自传方面知识的。这个教具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如今在面对年月日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我自然用了这个教具且反响热烈。如此想来,教师的一个教具使用居然发挥如此大的作用,真是利在千秋,胜过教给学生多少死气沉沉的知识。教学的精华在于师生间的互动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二、口算技能必须常抓不懈

因为普及了课件的使用,今天的数学课堂上很少再见到纸质的口算卡片了。由此我想到了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的电子书,好比易中天教授所说:电子书再盛行,它依然替代不了纸质书籍的存在,翻阅纸张的阅读所带来的乐趣是电子书所无法企及的。口算卡片在我课上的使用也碰巧说明了这点。并且我真的发现小小卡片带给学生们的益处会受益终生。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同样达到大屏幕上习题的效果,并且先站起来再等题出现的方式也是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语速和思维敏捷性得到有效提高。老树开花分外香。

三、趣味性是救活数学课的灵丹妙药

兴趣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这是所有数学老师和专家们的一致观点。但是我们应该坚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远意义。我的方式方法很简单,同时也很有效,可以课前唱一支歌,当然这支歌不是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教的那些音乐课本上有的歌曲。还可以借题发挥,即如果遇到应用题中所涉及生活中的常识,就马上停下来讲一讲生活中的实例,教室里会出现少有的鸦雀无声。

我认为其实所有学科的教学都一样,如果执教者就是照本宣科的话,终究会是死路一条,教着教着就会渐渐把这门学科教死了。生命力都没有了,知识也随之灭亡,还谈什么期末时的好成绩。白开水确实解渴,但真的没有饮料好喝。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参计时电子书
谈谈电子书
中国古代四大计时工具
24时计时法(教案)
我们为爱计时
电子书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词汇量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神秘的教参
我与电子书结了缘
电子书 等
巧妙沟通 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