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安全的建立与中学生“网瘾”的矫正与预防
2017-11-04崔振海
崔振海
【摘 要】 如何预防“网瘾”,建立安全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如何矫正中学生“网瘾”,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从“网瘾”的形成、矫正、预防几方面剥茧抽丝,层层分析,对校园网络安全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 键 词】 校园安全;网络;网络安全;网瘾
2016年9月22日,永城市一高高二学生鲁某因“网瘾”发作在半夜翻窗外出上网时,失足从四楼摔下致死,引发人们对“网瘾”的恐惧。学生的不幸、家长的悲痛、学校的无力与无奈为我们的校园安全敲响了警钟:网络安全教育刻不容缓,青少年“网瘾”的预防与矫正势在必行。
一、“网瘾”的危害
由于中小学生缺乏自控力和辨别力,一旦接触,就很容易成瘾。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是网络的三个魔爪,被称为“网络海洛因”,是致使青少年堕落的三大杀手。
1. “网瘾”使中学生荒废学业。因为“网瘾”,他们无法控制自己,迟到、早退、逃学、夜不归宿几乎是家常便饭;因为“网瘾”,他们得不到充分休息,成天精神恍惚,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急剧下滑。调查显示,凡是有“网瘾”的学生,几乎都是班里的所谓“问题学生”, “网瘾”使他们荒废了学业,贻误了美好的青春时光。
2. “网瘾”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的学生对网络游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忍饥挨饿攒大泡,黑夜连着白天跑,一夜不睡到天亮,精神虚脱吃不消”是一些“网瘾”少年最真实的写照。据国家卫计委调查显示,我国目前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很差,而无节制的上网是危害健康的第一杀手。
3. “网瘾”是校园暴力和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直接根源。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成高发态势,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充斥着中小学校园。从目前中小学生犯罪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偷盗。显而易见,数目不多的生活费是远远达不到他们的消费欲望的。为了筹到上网的钱,他们不得不偷窃其他同学的生活费,从刚开始的胆怯、小打小闹发展到后来胆子越来越大,一步一步滑向犯罪的深渊。二是暴力。向低年级或体质弱小的同学直接要钱,有的甚至和校外青年结成团伙,称霸校园,以收取保护费的形式强行索要,不给就大打出手。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事件往往与这些学生有关。三是色情。一些黄色网站充斥着大量低级媚俗的文化——情色、暴力,而涉未深的中小学生一旦接触到这些内容,纯洁的心灵就会发生“质变”。这些都是“网瘾”惹的祸。
4. “网瘾”使一些中小学生迷失了方向。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充满了诱惑和欺骗,中小学生思想单纯,再加上学习压力大,很容易迷失方向,稍有不慎,就会陷入网上交友的陷阱。
二、中学生“网瘾”的矫正与预防
我校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寄宿制的实际状况,在矫正和预防学生“网瘾”方面,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一)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我校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与潜能,组织开展了语言类、运动类、科技类、音乐类等十多个社团,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成长和提高,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
(二)成立“家长学校”,加强监督,及时沟通
“网瘾”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家长,家校联合方能从源头上根治“网瘾”。特别是对于那些“留守儿童”来说,生活上离开了父母的视线,感情上极度空虚,行为上没有自控能力,一旦接触网络,很容易形成“网瘾”。所谓“5+2=0”,就是孩子在学校受教育5天,一旦星期天回到家,一切又回到原点。为此,学校针对有“网瘾”倾向的学生家长定期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对网络的认识。研究表明,在孩子接触媒介时,如果得到成人及时、正确的指导,就能从媒介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帮助。
(三)开设“留守儿童之家”俱乐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作为一所寄宿制初中,留守儿童较多,缺乏必要的监管,为此,我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宣泄室、沙盘游戏室,培训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四人,针对留守学生专门开设心理咨询服务,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有利于心靈回归。
(四)联合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
根据调查,学生之所以有晚上翻墙外出上网现象,与学校周围网吧较多有很大关系。为此,学校除加强对学生宿舍管理外,还联合当地公安派出所、文化管理部门,对学校周围的“黑网吧”“地下网吧”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严厉打击未成年人上网行为,取缔了部分黑网吧。
总之,规范网络环境,加强有效监管,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配合,变堵为导, 变被动为主动,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自律的网络习惯,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戴守峰. 简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其对策[C]. 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2007.
[2] 何佳梅. 趋利避害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C].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3] 刘晓祯. “网瘾”少年的呼唤[J]. 心理与健康,20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