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精神在科普中的引领作用
2017-11-04丁爱侠
丁爱侠
[摘 要]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财富,是对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思考。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长期缺乏人文精神的引领,我国科普工作脱离生活,很多科研工作者不愿意从事科普工作,部分科普工作者丧失立场。人文精神对于科普工作者、科普成果以及社会环境都具有价值引领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对科普的引领作用,需要加快形成社会共享价值观,确立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以及有效提升科普社会地位。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普 引领作用
人文精神源自西方的“人本主义”,它从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和超越的精神,是对人存在和发展的思考[1]。具体来说,人文精神是人性的展现,是帮助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动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具有一种终极关怀性质[2]。虽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人文精神的表现会有所不同,但是,人类的人文精神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那就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追求, 是人类对于生命和自由的追求,对生存价值和意义的领悟。
科普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主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传授科学方法,承载着经济功能、科学功能、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3]。科普的终极目标也是通过提高人类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精神达到人的自由发展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所以,科普与人文精神是相輔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科普知识的传播和科普精神的弘扬都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科普工作需要体现人文关怀,科普作品需要人文价值的判断。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科普理论研究还不够广泛、深入,还未建立起系统的研究体系。很多科普理论都是从国外发达国家生搬硬套而来,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社会文化习惯以及国家管理体制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当前,我国科普工作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现象非常普遍,需要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
一、科普工作缺乏人文精神的表现
我国的人文精神主要来自与生俱来的那种朴素情感,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这种朴素的东西往往很脆弱[4]。我国科普工作长时间缺乏人文精神的引领,科普工作出现脱离生活的状况,一些国内原创科普作品得不到群众的喜欢。没有人文精神的激励,很多科学工作者不愿意从事科普工作。此外,缺乏人文精神的引领和约束,科普工作者很容易在功利的诱惑下丧失科普工作的责任和立场,很容易被外界利用,做出误导民众,危害社会的事情来。
(一)科普工作脱离生活
如果科普始终游离在生活之外,就失去了服务大众、服务生活的宗旨。脱离民众社会生活实际的科普作品不仅不能让民众了解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相反,更加让人费解,摸不着头脑。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出版的科普图书,读者关注度并不高,其原因不是作者水平不高,而是作者的理论水平太高了,内容写得太深了,不接地气,普通老百姓一般看不明白。很多科普文章被作者有意无意地写成学术论文,各种科学术语生僻难懂,甚至很多处直接用英文表达,再加上语言复杂晦涩,普通民众很难理解。究其原因,在于那些专家学者总认为科普作品理论水平低,不仅评职称没什么用,而且作品获奖更是不太可能。还有一些科普工作者出版著作的时候,总担心被同行质疑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底,自觉不自觉地大量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经常使用非常规范的专业术语论证与此有关的科普观点,然而普通民众往往并不需要,也没有兴趣去了解科学的内在机制、基本原理及各种学术观念,只想一目了然地知道是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办。这就要求科普工作者在创作科普作品的时候,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深奥的科学知识简单、通顺地传递出去,这既是一种智慧,也是科普人文精神的体现。
(二)一些科学工作者不愿意从事科普工作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研人才队伍,然而科普人员数量却不多。据统计,2015年,我国科普人员总量205.38万人,每万人中科普人员只占14.94人,其中从事科普作品创作人员只有1.4479万人。2015年,国内科普类图书出版共计1.66万种,只占全国图书出版总量的1.54%。
科研人员不愿意从事科普教育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内科普地位较低,科普氛围不浓,很多科研工作者认为科研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科普是不务正业,科普活动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而且,科研项目有经费支持,产生的科研成果在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申报项目中都有用,科普不仅没有经费,科普论著对科研人员的个人发展没有什么好处。虽然科研人员都知道科普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但迫于生存压力和利益考虑,都不会主动从事科普工作。
(三)部分科学工作者丧失立场
因为科学研究不仅是一个纯学术性的研究探索活动,而且还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工作者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才能生动地描绘和传播自然知识。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约束,有些责任感不强的科学工作者从国外不加鉴别地引进一些科普理论和观点,刻意贬低我国科学发展和民众素质,很容易让民众对国内科普失去信心,对国内的科普工作产生怀疑和排斥,甚至会产生严重自卑的心理,认为国人素质低得不可救药。
国内更有一些缺乏人文精神的科研工作者,为了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者纯粹是为了追求一种轰动性的舆论效应,故意夸大某一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还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从而导致那些缺乏一定科学知识背景的民众产生恐慌,并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快速地向社会传递自己的恐慌。于是,社会以讹传讹,各种缺乏科学依据、不确定的信息满天飞,这样就会萌发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
二、人文精神对科普的引领作用
如果把社会看作一辆前进中的汽车,科学技术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给予汽车前进的力量,而人文精神则是车辆的“方向盘”,时刻把握着汽车前行的方向。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人类在利用它改造世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如环境破坏等负面作用的困扰。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对于科技的推广和使用起着重要的推进和导向作用。endprint
(一)人文精神对科普工作者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科普工作者是科普活动的主体,一定程度上,科普人员的价值观决定了科普工作的方向和成效。人文精神逐渐沉淀为科普工作者的内在价值体系,从而激励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工作,把人类的科研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使民众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价值和成果。同时,人文精神还可以约束和规范科普工作者的行为,积极预防一些狭隘的、功利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把科普当作获取不当利益的工具,把民众引向歧途。所以说,没有良知的科学家远比没有良知的老百姓更可怕,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举个例子,饮食与健康是当前民众最为关注的事情,然而科学界对此的研究还不深入。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多吃?吃什么對健康最好?民众迫切地想了解这些知识,于是一些科学家和科普人士就会经常提出一些诸如“健康食谱”“吃出健康”“吃出完美身材”等科普知识。虽然这些观点有一些科学论据支持,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也不同,不可能所有人都适用。更为重要的是,有些人为了个人或某个团体的利益向民众推荐一些所谓的“健康食品”,误导消费者,这样老百姓在遭受经济损失的同时,就会对科普产生怀疑,甚至敌对。
(二)人文精神对科普成果的价值引领作用
科普内容非常广泛,在向民众普及各种科研成果的时候特别需要人文精神的价值引领。以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为例,火药在古代被用来当作药品治疮癣、杀虫、辟湿气、防瘟疫,也可以用来制造烟花爆竹,在过节的时候燃放以增添欢乐喜庆的气氛。然而,火药传入西方国家以后,被那些野心家利用制造成枪炮,结束了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他们征服世界的野心不断膨胀,于是世界上战火四起,死伤无数。再比如,甲苯、丙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等化学药品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但也可以被不法分子用来作为制造毒品的配剂。因此,有一些科研成果在某一方面,或在某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是有益的,但在其他方面,或者在未来就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甚至那些把科学精神淹没在科学技术中的科普作品,很有可能会被某些人利用进行伪科学、反科学活动,法轮功就是一个例子。因此,科学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精神,确保科普成为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途径。
(三)人文精神对社会环境的引领作用
一方面,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问题层出不穷,而且这些由科学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是科学技术本身不能完全解决的。所以,民众很容易产生精神焦虑、思想混乱等现象,转而寻求现代迷信、伪科学和邪教等的慰藉,这就是我国部分地区崇拜“大师”、邪教盛行的重要原因。所以,科学普及需要人文精神的关照,需要人性的、人本的思考和通融。现代科普需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思想以及以人为本、关心人类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的人文精神[5]。另一方面,和国外的科普作品相比,国内原创科普作品在群众中的影响力非常小,主要是因为这些科普作品重点在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忽视了与之相关的人文精神传播,极大地降低了科普作品的可读性,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的科普作品创作环境不理想。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明确划分文理科界限,并且过于注重专业化教育,这样不利于培养出在科学和人文两方面兼具良好素养的科普作者。目前,我国科普作者大多只具有自然科学教育背景,即使是知名专家、院士的一些科普作品也缺乏人文精神的感召力,这样的作品自然难以打动读者心灵。
一个追求真理、崇尚民主、讲究诚信的社会环境无疑是科普创作的理想环境,而人文精神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原动力。人文精神可以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调和各种社会关系,凝聚各种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善美的科普氛围,促进我国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普创作水平。
三、加强人文精神引领科普的措施
(一)加快形成社会共享价值观
当前,社会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多元化,各种文化思潮互相碰撞交融,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生活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生活环境下的人们,面对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很容易在价值观选择上出现了混乱。从哲学角度研究,价值多元在尊重人们价值观选择多样性的同时更加承认人类的普遍价值观,也就是对真善美等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也就是说,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背后,一定存在着一种被全人类认可的共享价值观念。社会只有形成共享价值观,民众都能遵守特定的核心价值,社会才能够坚守道德底线,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
科学道德是社会共享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路甬祥认为,“从本质上看,科学伦理道德源于对世界的科学认知,体现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是科学界应该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恪守的行为规范,是科学界继承、发展的文明传承,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6]所以,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对科普工作引领作用的前提,是要在全社会构建共享和主流价值观。
(二)确立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
民众的人文素质很大程度上和教育中人文所占的比重有关,比重越大,素质越高。人文教育有助于人们对人性的正确认识和对人性弱点的克服,其实质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对个人价值的勇敢追求。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让教育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教育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拿个学历,找个工作养家糊口[7]。实际上,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认识自身的有限性,超越自身的有限性,最终实现人类的自由发展。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确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青少年人文教育缺乏的现状,培养“德、智、美”均衡的完美人格。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就曾经说过,“智慧不属于恶毒的心灵,没有良心的科学只是灵魂的毁灭。”科学需要通过人文精神价值观的普及来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科普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科学知识,而是在普及一种先进的文化,其中包括民众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学校教育是培育民众人文精神的最重要途径,一个人的成长,包括知识的增长,人格的形成,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人文精神的培育必须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教育责无旁贷。学校教育在科学知识传授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和激励孩子们对于未知的探索热情,敢于质疑,学会创造,树立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崇高理想。此外,教育中要注意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习过程充满人本思想与人文精神,孩子们才能从小就理解科学、爱上科学,长大后才有兴趣和热情投入到科普工作中去。
(三)有效提升科普社会地位
从社会效益分析,科普决定国民科学素养水平,决定着国家创新和发展能力,是利国利民的千秋事业。从国家层面来说,科普工作关系着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科学工作者来看,科普工作是科研工作的一种延续,是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一种自然展现,更是科研工作者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科普激励机制,科普工作的社会地位还很低。在现有的学术评价机制中,科普通常被认为是学术水平低的人才会去干的工作,而且科普成果在经济收入增加和学术知名度提高方面的作用非常小。
所以,为了科普工作的有效推进,必须花大力气提高科普的社会地位。首先,政府要利用各种媒介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个关乎民族兴旺发达的大问题;其次,政府要从改革政策导向和评价体系出发,推动相关政策和社会意识的转变,确立和巩固科普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基础地位;再次,各级各类科普工作机构和个人,也应该在政策的推广方面发挥好作用,以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为己任,积极投身科普事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
参考文献
[1]欧卜东.论人文精神与科技进步[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9.
[2]俞吾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J].探索与争鸣,1996(1):4-7.
[3]陈玉海,邢怀滨.论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双向度及其辩证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9):101-105.
[4]王海波.人文精神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支撑和灵魂[J].科普研究,2010,5(3):27-29.
[5]李乔.科普创作的现状与发展[J].学会,2000(9):12-15.
[6]路甬祥.2003科学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雷杰霏.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却失与培养[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