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背景对不同年代教师的影响初探

2017-11-04周仕德孙金莲刘翠青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背景家庭职业

周仕德,孙金莲,刘翠青

(1.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48;2.岭南师范学院 图书馆,广东 湛江 524048)

家庭背景对不同年代教师的影响初探

周仕德1,孙金莲1,刘翠青2

(1.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48;2.岭南师范学院 图书馆,广东 湛江 524048)

研究家庭背景对不同年代教师的影响有重要价值。以问卷调查法为主,文献分析法及访谈法为辅,选取广东省某市156名教师作为对象,研究发现:教师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母亲受教育程度比父亲低;教师父母亲职业比较单一,职业地位较低的农民、工人占的比例较大;不同年代的教师,家庭背景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教师职业受其家庭背景重要影响;家庭背景优劣影响教师教育观念呈现;家庭所处阶层不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也不同,家庭背景越差的教师,工作满意度越高;教师的自信心以及教师综合能力也均受其影响。

家庭背景;不同年代;教师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教师是决定教育改革的三个关键因素之一。德国学者克劳斯·胡雷尔曼也曾说过“家庭出身会像一条红线,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一般来说,教师个人都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但其教育观念、行为习惯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值得探讨。赵昌木考察教师成长过程中发现,教师会受到先前的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个人的信念、思想和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他们会以这些内容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1];教育部师范司研究成果发现, 教师任教前会受到幼年和学生时代的生活经历、主观经验及人格特征等影响,任教后主要受学校环境、教师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同辈团体及学生等因素的影响[2]72;刘燕楠认为教师在学生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和受到的影响对其今后的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教育理想、教学思想的认识。而在任教后,学校的基础设施、薪酬待遇、教师的社会地位、所拥有的物质条件,都会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从学界已有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家庭背景对教师具有重要影响。而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教师家庭背景存有差异,这些差异对教师的职业选择、教育观念等产生何种影响也尚待研究,“这是今后教师教育需要思考的课题”[4]。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说明

“家庭背景”是一个含糊而且内涵宽泛的概念,不仅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家庭所在地、民族等是家庭背景的组成部分,在特定历史时期,户籍和家庭出身也曾是判断家庭背景的重要依据。对此,将调查的对象分为两类,“改革开放前出身的教师”也即60/70后的教师,其教龄已经在18年以上,而另一类是“改革开放后出身的教师”也即80/90后的教师,其教龄在18年以内。通过分析比较改革前后的教师父母亲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家庭经济状况,考察他们对职业选择、对待学生的态度、工作满意程度等,来分析家庭背景对其教育观念及发展等方面影响,以期对教师专业成长有新的发现。

本研究是以问卷调查法为主,配合访谈法以及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使用《不同年代的教师的家庭背景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师父母的文化水平、教师父母的职业状况、教师职业选择、教师的教学态度等。问卷调查通过家庭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及父母职业状况三个维度来对教师的家庭背景进行把握。选择学校单位为广东省某市第六小学(市级重点)、第八小学(省级重点)、第十五小学(市级重点)、第十六小学(一般普通)、市属第一中学(国家重点)、市属第二中学(省级重点)的教师,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8份,回收率为84%,有效问卷为156,有效率为92.8%。采用开放式的访谈法,访谈对象一位教龄18年,在改革开放前出生,父亲是农民,其家庭背景较差;另一位教龄7年,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父亲是领导干部,其家庭背景较好。访谈内容主要是:你的家庭情况、家庭对你成为教师是否有影响、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补救措施等。访谈的时间和场合由受访者选择,以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及生活,同时也保证所选的场合能够让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感到轻松自然。此外,还会提前告知受访者访谈的方式及内容,防止受访者在正式访谈过程中出现情绪紧张以及无话可说等现象。

二、教师家庭背景的调查情况与结果

调查样本中,改革开放前出生的教师有83人,他们均为60/70后教师,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教师有73人,均为80/90后教师。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不同年代教师的家庭文化程度的差异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不同的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有所不同。文化水平较高的父母,他们会有意识将子女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对子女以后的发展较为重视。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一般从事体力劳动,生活本来困苦,以致无暇花精力和心思在子女的学习上,两者的子女获得的家庭教育截然不同,对子女以后的发展也不一样。

表2 教师的第一学历

由表2可知,56.6%的60/70后的教师最高学历是中师,其次为大专占38.6%,而本科学历仅有4人,占4.8%,可推断出改革开放前,大部分教师文化水平集中在中师,教师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读完中学,再读中师就出来工作;80/90后的教师大部分学历为本科,占63%,其次是大专,占32.9%,相对来说80/90后的教师的文化水平比60/70后教师文化水平要高。在被调查的老师中,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没有教师文化水平是在研究生及以上的,这说明教师在当前仍然并非广受社会青睐的行业,拥有高学历高文凭的人不太愿意选择教师这一行业,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还有待提高。

表3 教师父亲的文化水平

由表3看出,教师的父亲文化水平绝大部分是初中,占总人数50%。其次是小学及以下水平,占总人数25.6%;父亲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水平占75.6%,可见教师的父亲文化水平普遍不高。80/90后教师的父亲相对60/70后教师的父亲而言,文化水平稍微高些,但60/70后教师的父亲没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且高中学历相对也较少。80/90后的教师父亲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比60/70后教师的父亲高出36.8%;可以得到,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教师的父亲文化水平大有提高,这说明80/90后教师的父母对子女在家庭文化资本上有更好的影响。

表4 教师母亲的文化水平

由表4看到,教师的母亲文化水平绝大部分是初中,占总人数的48.1%。其次是小学及以下水平,占总人数34.6%;教师的母亲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占82.7%,教师的父亲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占75.6%,对比可得教师的母亲文化水平普遍也不高,且相对于父亲的文化水平更低。同样80/90后教师的母亲文化水平相对60/70后教师的母亲而言,文化水平高些。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内,子女与母亲接触交流的频率相对多,更容易受到母亲的影响。但调查发现母亲的文化水平比父亲文化水平还低,这显然不利于子女受到更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母亲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或许与“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密切关系。

对比表2、表3和表4,可以说明,改革开放以后,教师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改革前有所提高,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自然重视子女的教育,表1中80/90后教师的文化水平比60/70后教师要高,是其验证。可见教师的父母受教育文化水平影响着教师的文化程度。

(二)不同年代教师的家庭职业状况差异

在考察家庭背景这一块中,家庭的职业状况属于中间环节,因为父母亲的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们的文化水平的影响,前面已经对教师的父母亲的文化水平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而家庭职业也会影响到家庭的收入状况。其中,父亲的职业是决定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因为根据以往的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在大多数家庭中,父亲是主要的劳动力。

表5 教师父亲的职业状况

从表5可以看出,在教师父亲的职业中,工人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9.5%,其次是农民,所占比例为19.9%,这两类职业所占比例共为49.4%,约占总数的一半。60/70后教师的父亲与80/90后教师的父亲在职业上分布虽相似,但通过累加可以发现,较好的职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这五大职业,相对于“工人、农民”为社会的中上层职业。而这五大职业在80/90后教师的父亲中占42.5%,在60/70后教师的父亲中仅有21.6%,两者相比,80/90后教师的父亲高出20.9%,这说明80/90后教师的父亲比60/70后教师的父亲有更好的就业环境,80/90后教师家庭环境优于60/70后教师。而在样本中,职业地位比较高的大企业经理人员的子女无人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这可能由于他们受到父亲影响,子承父业。综上,教师父亲的职业结构比较单一,职业地位较低的农民和工人所占比例最大,各种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次之,领导干部和企业主等所占比例较小。虽然父亲的职业在家庭经济资本中起主导作用,但母亲职业也是家庭经济背景中不容忽视的方面,因为有工作的母亲能为家里增加一些收入,并且无形中给子女传输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甚至有些家庭中母亲承担经济支柱的角色,而那些家庭主妇或者没有工作的母亲更多情况下对自己的生活持消极态度,怀有得过且过的心态,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发展。

表6 教师母亲的职业状况

由表6可以看到,教师母亲的职业是工人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8.2%,其次是农民与一般商业服务人员,均为20.5%,这三类职业所占比例共为69.2%。60/70后教师的母亲职业为以上三种,占69.9%,而80/90后教师的母亲职业为以上三种,占67.1%。两者所占的比例均超过六成,甚至接近七成。可见教师母亲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60/70后教师的母亲是“家庭主妇”的占9.6%,80/90后教师的母亲占6.8%,这可能是因为80/90后教师的母亲文化水平比60/70后母亲文化水平高,能够获得一些较好和轻松的工作。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60/70后教师这一代的兄弟姐妹比80/90后教师的兄弟姐妹多,教师的母亲在家做家庭主妇,而父亲则在外工作养家糊口。从总体来看,教师母亲的职业同样比较单一,母亲的职业地位比父亲的职业地位略低,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地位比较高的职业所占的比例比父亲略低,而商业服务人员和个体劳动者等地位较低的职业所占比例则比父亲略高。

教师父母亲的职业大多是农民、工人,还有是家庭主妇。许多职业为农民和工人的父母愿意让子女从事教育事业,从而进入教师群体,这与农民的小生产者心态有关,他们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就是自给自足、与世无争,而教师职业环境比较简单,工作相对稳定,与仕途群体相比风险较少,且能够受到社会各类人群和学生的肯定,具有一定的社会声望和生活待遇,在他们的观念中,教师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是非常光荣的职业,社会关系也不是太复杂。因此,中国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都有一种自然而然地选择教师群体的趋向性。

(三)不同时代教师的家庭经济收入的差异

在家庭主要经济收入这一问题中,“父母工资”“经商收入”“务农收入”占到了绝对比重,三者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主要是教师父母作为工人、农民所占的比例大,但这些工作收入少,所以也会利用空余的时间再干其他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从而增加家庭经济收入。60/70后教师的父母是“务农收入”比是“经商收入”多7.3%。而80/90后教师的父母是“经商收入”反比“务农收入”高6.8%。两组不同年代教师之间相差了14.1%。这说明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就业创业机会增加,而不仅仅局限于体力劳动。其中“困难补助类”与“亲人支援或贷款”所占比例相同,这说明,对于家庭收入较低的教师家庭,他们一方面受到国家政府的资助,另一方面,也会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

表7 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表8 家庭收入水平

在本研究中通过让被调查对象回答“家庭收入水平与当地平均水平相比”,设计选项分别为“很高”、“比较高”、“差不多”、“较低”及“低很多”五类, 面对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问时,63.5%的教师认为自己家庭的收入处于中等状态,也就是与当地经济收入水平差不多;只有3.2%的教师认为自己家庭收入水平很高,认为自身家庭收入较高的也只占17.9%,仍然有15.4%的教师认为自身家庭收入状况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可见,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家庭收入整体水平不高且分布不均。60/70后教师认为自身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水平的占21.7%,而80/90后教师的家庭经济收入低于当地水平仅占8.3%,明显下降了13.4%,可得改革开放以后,教师的家庭背景相对以前有所提高,80/90后教师认为自家收入水平高于当地水平,其中包括“比较高”和“很高”占24.6%,而60/70后教师所占比例仅为18.1%,对比高出6.5%。可见,在调查的教师群体中,家庭经济水平总体处于中等状态,但也有小部分的教师存在着家庭经济支持处于劣势的状况,家庭经济资本在教师群体内部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现象。

三、家庭背景对不同年代教师影响分析

(一)对教师职业选择的影响

教师职业选择排在首位的动机是“父母的意愿”,其次是“读的是师范专业”,排在第三位的是“工作、收入比较稳定”,而只有少数的教师选择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作为从教的动机,这说明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还需要提高。可知教师的职业选择与他们父母的观念和家庭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过,教师的父母亲大多处于社会的中下层,文化资本也不高,所以学生时代的教师很难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他们只能选择一些师范类院校或是综合性大学中比较冷门的师范类专业,无法进入名牌大学。再加上他们的父母大多为工人和农民,教师职业是他们接触最多的,并且也是他们认为的最光荣的职业,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一名教师。同时,由于师范类专业相对来说收费较低,还有国家发放的生活补助,所以很多教师将“读的是师范类专业”作为从教的首要动机。

表9 教师职业选择的动机

(二)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自身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而教师的教育观念会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进而会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会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正确积极的教育观念是做好一名合格教师的前提条件,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关爱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正确地对待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更好地改善师生关系,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比较敏感,通常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不强,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只有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采取正确的方式,才能使他们更快地进步。在解读“对待学生态度”和“人际关系”这两部分调查统计数据时,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教师父亲职业为“高级领导”、“村干部”、“管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统一命名为“家庭背景较好的教师”,把教师父亲职业为“一般商业服务人员”、“工人”“农民”的教师统一命名为“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

问卷调查过程中,在“对待在课堂上违纪的同学的主要方法”这个问题上,不同背景的家庭教师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表10 课堂问题处理方法

家庭背景较好的教师中大部分选择当场训斥或是课后惩罚,而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对待学生采取的方式一般都是“用眼神或动作暗示”或“课后找其谈话解决”等相当委婉的方式。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更具耐心,也更多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家庭背景较好的教师生活条件较好,优越的生活使他们对待事情缺乏足够的耐心,比较容易忽略学生的心情。课题组在调查过程中也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情况,在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的课堂中,出身相对较低的学生表现相对积极和较为积极,其综合程度是43.7%,而在家庭背景较好的教师的课堂中仅仅为30.6%。这两个现象相映成趣,值得关注。或许家庭背景相对较差的教师更容易关怀那些出身相对低下的学生,而调查中也有不少教师直言特别喜欢来自农村的学生而非出身城市的学生。

(三)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教师工作满意感情况对该工作效果和自我职业的幸福感有重要影响。所谓工作满意感是工作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足感受,亦即工作者对工作情境的主观反应[5]153。尽管诸如性别、年龄、教龄、学历、任教年级和学科等个人背景因素,还有学校性质、学校氛围、工作压力、领导方式等环境因素均可对教师工作是否满意产生影响,然而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课题组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精神上的满足感这三点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

表11 经济收入满意程度

家庭背景较好的教师对自身经济收入不满意的占55.1%,其中包括“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对自身经济收入“满意”的人数比例比“不满意”的多,但“不满意”的人数占46.7%,这说明教师的工资和各方面的待遇还是属于偏低水平,亟待提高。

表12 精神满足感

在满足感方面,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满意程度比家庭背景较好的教师要高,这与前面两者在教育观念上有所关联,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更能理解学生,学生也就更喜欢他们。或许正因为如此,家庭背景较差的老师会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在其中获得较多乐趣往往与成就感。

表13 社会地位

由上表可得知,不管是家庭背景好的教师还是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都是较为满意的,认为不仅能得到家长、学生的尊重,社会各界人士也是对此表示尊重的。但依旧有小部分教师对此表示较不满意。

根据表11、表12及表13,可以了解到不同家庭背景教师对自身的经济收入、精神满足感以及社会地位的满足程度,从而能断定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家庭背景所处阶层不同,工作满意度也不同。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高于家庭背景较好的教师,可推断出家庭背景越好的教师工作满意度越低。在工作满意度的三个因素中,教师的社会地位方面的满意度最高,而精神上的满足感的满意度都比较低,经济收入的满意度是最低的。可据此推断,家庭背景好/差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不匹配,呈现相反趋向。

(四)对教师的自信心的影响

接受访谈的受访者均认为家庭背景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家庭背景较好的教师,自信心明显比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强。家庭背景较好的教师从小接触的人和事就多,性格外向,乐观积极,会以父母亲为骄傲;而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由于父母多为农民或是工人,需要花更多时间帮助父母做家务或是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经历的事情比较少。由于认识有误,因为父母职业低下,或家里贫穷而感到自卑羞愧者也不乏其人。

(五)对教师的综合能力的影响

较好的家庭背景其经济收入较高,能为教师在学生时代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学习资源。教师的阅历多,其综合能力才会更高。如,家庭背景较好的教师,他们的父母可能会送子女去参加钢琴、舞蹈、画画等一些兴趣班,而家庭背景较差的教师,由于家庭无法承担起这些费用,还有可能让他们利用空余时间赚取生活费,其个人兴趣培养、才艺发展不免受限。相对来说,家庭背景较好的教师其综合能力比家庭背景差的教师要高。

“我不相信只要研究过去就能发现未来,但这种想法促使我产生一个念头:了解我们从过去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些什么,这是极有启迪的。”[6]330通过以上对教师家庭背景几个层面的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60/70后教师,还是80/90后教师,其父母亲受教育的程度均会对教师产生重要影响力;教师父母亲职业地位的差异也对教师选择教师职业有直接影响;从教师父母亲所处的职业阶层来看,整体上教师出身于中下阶层家庭背景中的占多数,这与国际学者Hoyle[7]58-61的研究结论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背景好/差对教师执教时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层面有影响,也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认同有直接关系,更影响教师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

[1]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刘燕楠.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语文名师专业成长之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4] 周仕德.从教育学教科书看我国60年来的教师叙写[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119-124.

[5]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瞿葆奎,施良方,唐晓杰.国际教育展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7] HOYLE E.Social status of teaching[M]//ANDERSON LW.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nd.NewYork:Elsevier Science Inc,1995.

ResearchonInfluenceofFamilyBackgroundtoTeachersofDifferentAges

ZHOU Shide1,SUN Jinglian1,LIU Cuiqing2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China;2.Library,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524048,China)

Study theinfluence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different s teachers have important value.It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156 teachers i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object, the study found that: teachers parents level of education is generally not high, the mother level of education is lower than the father;Professional teachers parents is single, lower occupational status of peasants, workers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larger;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s among teachers of different's family background;Choose the teacher career is influenced by his family background is important;Family background rendering quality influence teachers' education idea;Family are in class, the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is different also, family background, the worse the teacher, the higher the job satisfaction;Teachers of self-confidence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are also influenced by it.

family background;different ages;influence to teacher

2017-10-10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880113)。

周仕德,男,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G451

A

1006-4702(2017)05-0040-10

(责任编辑张建蓉)

猜你喜欢

背景家庭职业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家庭“煮”夫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