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困惑

2017-11-03刘吉忠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农村小学

刘吉忠

摘 要:从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存在环境条件制约、师资匮乏、教学及评价方式单一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提出让美术课堂回归实质教学,加强美术基本功练习,美术课堂教学形式构建多元教学方式,同时注入审美观、价值观教学,为促进学生想象创新开拓多种途径,促使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得到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技能。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97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人们生活、工作中需求日趋强烈,因此,美术更应该站在时代前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教育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在教学活动当中,多数教师认为学生的文化课比较重要,而对于美术课漠视冷落,长期的不重视使得美术课堂宛如一潭死水。长期如此必将导致大多乡村学生只会读书、考试,而伴随学生与时俱进的审美与创造能力缺失,致使学生在美术认知层面的素养荒废,令人痛惜。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思想观念陈旧

大多数学生家长甚至教师认为美术课是一门副科,对学生学习甚至将来考大学没有多大影响,没有认识到学习美术对学生智商、情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认为学生在学校的美术课就是在白纸上画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属于调节学生学习情趣,缓缓大脑的附属科目,与学生当前学习没有直接联系。

(二)乡村环境的制约

在乡村,受经济投入及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美术教育面临硬件设施缺乏,专业师资匮乏等问题,再加美术教育管理者在“高考指挥棒”的遥控下,只能望洋兴叹,舍车保帅。另外,由于城市与农村文化差距较大并且大多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低,对于素质教育、美术教育的理解浅薄,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也是导致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落后因素。还有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学校对于美术教育投入较少,大部分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乡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三)专业师资的强化

乡村地区经济、交通、生活条件相对落后,这让农村地区很难吸引一些接受正规美术教育的教师前来任教。乡村美术教师大部分不是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专业、精心地指导学生,刺激学生感官的实质性技能较少,对于探究实质性的美术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很低,沉闷的课堂气氛,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美术教学的质量。

(四)教学评价的单一

1.教师以传统的眼光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质量,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例如,在一次美术课上,教师画了鸡妈妈与鸡崽,起名《母与子》,让学生照着画。一个小男孩画的鸡崽腿脚比鸡妈妈的腿脚要长、要大。教师在批阅时批评男孩捣乱,男孩委屈极了,着急地说:“我是想让小鸡跑得更快,免得跑丢了,鸡妈妈……”教师不理解学生的这种创意,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此,学生们学习美术课只能是循规蹈矩,想象和创造更是无从谈起。

2.期末考试的时候,大多教师让学生临摹同一张作品或者相同的东西,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评价标准则为画的与原图像与不像,认真与否,以自己的感觉定成绩,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审美能力。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策略

(一)重视美术课程

多年来,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另一方面,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相应的教学设施欠缺或没有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功效。中小学美术教育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启蒙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寓教于乐,努力营造轻松的教学与学习环境,积极利用当地资源。教师可以带学生去田野写生、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画真实的景物,從生活中积淀绘画技能,放胆让学生写美术笔记,积极开发美术课程资源,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在美术课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在农村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极其缺乏,教学理念只停留在让学生完成课时作业,至于学生所画内容有什么美学价值,怎样去改进,是否符合审美要求,几乎没有什么标准和要求。美术鉴赏课、讲评课并没有精心编排,学生对一幅画怎么去修改、怎么去完善没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例如,学生在画一片树叶只能照着教师的范本进行绘画不敢去创新。同时也没有审美知识的引导,笔下的树叶只能是一片没有生机与活力的树叶。同时,美术作品在生活中有多大价值,这样的话题教师不教,学生更是无法得知。这样发展下去,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被抑制,怎能迸发出艺术创作的火花?

(四)让美术课堂回归本质

当前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堂并没有抓住美术课堂造型与色彩的两大本质特征,教师的教学仅仅是让学生临摹,学生造型不准,色彩的调配与涂染混乱,色相不准,这些归根到底透露出美术课堂造型练习、色彩理论与练习缺乏训练等弊病。我认为农村小学美术课堂要把物体造型与色彩知识贯穿其中,让小学生懂得基本的物体造型技能,以及色彩技能。这样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才能做到抓住物体的比例特征进行造型,物体自然就会在纸上得到逼真地反映。

同时教师要抓色彩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认识不同色相,懂得颜色的调配与技巧,经过不断地练习,使学生的染色水平得到提高。一幅画只要做到形色兼备,学生的绘画水平自然就会逐渐得到提高,也为学生进行美术写生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的困境,急待引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农村学校领导与教师的重视。只有教育决策者与执行者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农村美术教育的困境才能逐渐摆脱,前景才能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张坤.地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 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农村小学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