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训练

2017-11-03刘晓阳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引导探索构建

刘晓阳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引导学生从单一思维向多元化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发现、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构建;引导;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1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68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就是要求在教学中要重视加强学生多向思维训练,巧妙地为学生导向、导思、导练、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发现、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使他们建立起自身特有的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科学地进行学习、思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一、构建学生思维全面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培养思维的广度

(一)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预设多个框架方案,依据学生反馈作出选择,依学生需求临时调整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例如教学“将花盆摆成三角形的图案,三角形的每条边上(包括顶点)所摆的花盆数相同。”

提问: (1)每边摆2盆花,共有( )盆;

(2)每边摆3盆花,共有( )盆;

(3)每边摆4盆花,共有( )盆;

(4)每边摆5盆花,共有( )盆;

(5)每边摆100盆花,共有( )盆。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动手数数,积极思考,很快算出(1)共有3盆花,(2)共有6盆花,(3)共有9盆花,(4)共有12盆花,(5)共有297盆花。并且由学生讨论后总结出像这道题每边不管摆多少盆花,三条边总有“3n-3”盆花。“n”表示第几组图,“3”表示3个顶点。这样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规律,以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二)创设新旧知识矛盾冲突和问题情境,在求异中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學中,我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探索规律获得思维发展。例如“小丽家靠墙要围一块菜地,用24米长的篱笆围成梯形,该怎么围?”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发挥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有的学生这样围:(3﹢5)×6÷2=24;有的这样围:24=(8﹢4)×4÷2;24=(4﹢2)×8÷2;24=(5﹢7)×4÷2;24=(6﹢2)×6÷2;24=(9+3)×4÷2……最后学生还总结出抓住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就能围出很多形状不同的梯形菜地。通过一些简单实际的生活问题的练习比对,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捕捉亮点,引导发现,发展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思维具有无限的创造性,教学不仅要努力捕捉学生的亮点,还要善于引导发现,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讨论甚至争论,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尤其在六年级的教学中,让学生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可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中间点60千米的地方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3︰5,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设计这样一题多解的题目,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题意,思维活动沿着不同方向发展,同时创造力也在不断提高。

三、师生交往互动,引发学生联想开拓创新

学生从钻研到实践这本身就是一种发现、创造的过程。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应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巧设疑问,鼓励学生观察、操作、交流、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缩短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差距,培养其开拓创新能力。

例如: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宽为5厘米,长是多少厘米?

1.学生各自准备一个圆,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2.鼓励学生比较两幅图形的异同;

3.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问题迎刃而解:

长方形的宽b=圆的半径r=5㎝,圆的周长c=长方形的长a×2。即:a=3.14×2×5÷2=15.7㎝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自我探索、自我体验,归纳了算理,既化为一次新的学习,也深化了其创新思维。

又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点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课外活动:“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量校内旗杆的高度。”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组开始了测量活动。一周后,做了详细汇报:①我们用目测的方法测出旗杆的高度大约是15米;②我们先测出升旗用的绳子的长度,再加上旗杆顶端的高度,估算出旗杆的高度约15米;③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我们先测出几个同学的身高、对应影长,发现影长与身高的比值是个固定的数值然后立即测出旗杆的影长,用比例知识算出了旗杆的高度是17米。显然,学生的测量办法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我又及时追问:“你能测出直插云霄的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高度吗?”“能!”在异口同声的回答声中,学生学好数学的情感油然而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引导学生从单一思维向多元化思维发展,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碧如.应用题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J].四川教育,2000(10):34.

[2] 周国春,周正喜.应用题教学设计与创新思维训练[J].教学与管理,2003(6):77.

猜你喜欢

引导探索构建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