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切盼”和“厚待”
2017-11-03陈树民
问题的提出
一、 平时听课过程中的观察
平时走进课堂听课,发现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不少老师在提问过程中总是比较匆忙,像赶路程一样。这里略举两例——
例一:一位老師教学一年级《看菊花》。
在讲读课文时,老师提问:“小朋友,课文写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菊花怎么好看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里的句子,一会儿我要请你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话刚说完,老师就在讲台上整理马上要用的挂图和卡片。整理完了,老师问:“谁来读给大家听?”一个学生小手举得特高。“那就请你吧!”至于全班学生有没有轻声读课文,哪些学生举手了,哪些学生没有举手,老师根本没有顾及。
例二:一位老师教学四年级《九寨沟》。
老师在引导学生读完课文第一自然段之后提问:“为什么游人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认真地想一想,回答这个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后,就转身到讲台的一侧,打开电脑,准备下面要用的课件。忙完之后回到讲台前,问:“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这时全班不少学生连课文还没有看完,更谈不上思考问题的答案了。大家一听老师提问,“刷”地一下放下了手中的课本。老师就指着坐在靠讲台边的一个学生说:“请你先说。”
像这样的教例平时屡见不鲜。试问:这是在真心实意地教学生学语文吗?对于这种现象,有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在“走过场”和“赶浪头”。
“走过场”,词典上解释:“① 戏曲中角色出场不停留,穿过舞台从另一侧下场。② 形容敷衍了事。”上述两例中的老师还真像戏曲舞台上穿场而过的角色。说他们敷衍了事,可能有点委屈。因为他们可能以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向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至于学生照不照着做,那是学生自己的事。
“赶浪头”,词典上解释:“比喻紧紧追求时尚,做适应当前形势的事。”上述例二那位老师,估计当时他心中想的不是自己提出要求后学生的现场表现,而是他自己课前精心制作的那个课件。当下流行多媒体,这个课件肯定会出彩,会得到听课者好评。因为他想的是“赶浪头”,所以整个过程也就变成了“走过场”。
二、 平时听课后的“调查”
平时听课,还发现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时,积极举手的往往都是那么少数几个学生。怎么回事?下课后,我总是要找几个学生问问:“课堂上老师提问时,你们怎么不积极举手发言呢?”开始时学生一般都不肯开口,经过动员,终于说话了:
“老师问得太快了,有时我还没有来得及想,他就叫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了。”
“我们举不举手,老师又不管的,我们习惯了。”
“老师的眼睛总是看着那几个积极发言的同学,我想老师肯定不会请到我,我思想就开小差了。”
“我没有那几个同学说得好,我不敢举手。”
“我坐在后排,老师忙不过来,老师从来不看我,我就不注意听讲了。”
“老师说话不算数。要我们每个人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可是我准备了,他又不叫我,我准备了也没有用。”
把学生的种种呼声和上述“走过场”“赶浪头”的课堂实况联系起来思考,我深深感到:课堂提问过程中的“问题”还真是值得关注和探究。
问题的探究
一、 走进课堂,面对全班学生,要把“目标”转化为“切盼”
1.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心怀切盼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基于教材文本、结合学生学情而精心设计的,都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抓手”,或叫“钥匙”。这些问题不只是备课时写在备课本上应付领导检查时用的,也是为了课上的教而备在心上的。当我们心中装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面对眼前全班学生的时候,有经验、明智的老师,会立刻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对全班学生的“切盼”——一种殷切的、深厚的期盼。当全班学生通过老师课前预设的一个一个“问题”的引导,进行探究和互动,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从而达到备课时预定目标,这时候,教者会感到非常高兴,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带领学生鼓掌!
2. 切盼着预设目标一步一步达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切盼预设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以上述例一来说:老师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轻声读课文不太容易。老师一提出问题,应该马上跟踪观察全班学生:拿书的姿势对不对?是不是都张开嘴巴在轻声地读?有没有不张嘴巴的?有没有大声读的?老师还可以走到学生身边侧耳听听,对做到的学生表示鼓励,对做不到的学生耐心地给予督促、指导。如果发现多数学生不会轻声地读课文,不妨让大家停下来,进行必要的指导与训练,一直到全班大多数学生基本达到问题的要求为止。可是这位老师把问题一提就忙别的事了,把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抛到脑后去了。从这一角度看,说这位老师敷衍了事,并不冤枉。
作为教师,必须牢记一个生活中的常识:人的手掌伸出来,五个指头不一般长。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的个性、认知水平、学习习惯会千差万别。学生不是机器,老师不是车间的操作工,电钮一按,产品就出来了。我们要把心中装着的目标化为一种殷切的期盼,耐心地、严格地引导,督促学生一步一步达到目标,从而日积月累,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这也正如部队打仗一样,部队首长命令一下,就立即跟踪观察、严密地监视战士们在冲锋陷阵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发现问题后果断地采取补救措施,直到最后战胜敌人为止。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学习部队这种实战的好作风。
二、 为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效果,切盼过程中必需的“厚待”。
1. 切盼过程中必需的“厚待”。“厚待”,这里特指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含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下同)之后,面对全班学生的时候,心怀厚爱的一种等待,是关心学生、启迪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方法和驱动力。现以上文提及的例二为例,结合本人的经验试作具体的演绎——
老师的目光要面向全班学生,在与学生眼神互动时提出问题和要求:“为什么说游客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童话世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告诉大家。”endprint
此时,老师的目光扫视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特别是平时学习习惯较差的个别学生,老师的目光中传递着一种厚待的情意,好像在亲切地、急切地问:你听清老师的问题了吗?你跟着老师的问题做呀?
学生开始阅读了。老师自己也要与学生同步阅读,一行,一行……而自己的眼神始终“厚待”着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因为课文较长,你会看到学生纷纷翻书页的动作,甚至会听到他们轻微的翻书页的声音; 你会看到有的学生阅读完了,自然放下书本,皱起眉头在思考;你会看到有的学生想好了答案,举起了小手,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这时老师微微点头,回应以厚待的微笑,表示赞许。
老师发现个别学生姿势不正确、思想不集中,在不影响全班学生的前提下,机智地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暗示,引导纠正。
等到全班多数学生经历了阅读、思考的过程,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方才指名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
瞧,这种厚待的过程,如果你亲历其境,会感受其中的神奇和美妙的!这种师生之间神会心领的互动,是老师对学生厚爱的传递,是对学生心灵的滋养!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老师的“不讲”胜过老师的“讲”!你仿佛听到、看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同春天雨后的竹笋拔节生长!此时此刻,老师内心的一种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这种厚待的时间长短,要看问题的难易程度,由老师现场观察、判定。因本课问题的特殊性,估计:10秒、15秒、30秒、40秒……你有这份耐心吗?花这么长的时间静静地厚待,值吗?说到底,你对学生有这份厚爱吗?从课堂教学理念方面说,你有这种意识吗?
我们可以这样设问一下: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指导学生专心致志地阅读、思考,那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怎么养成呢?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不培养,难道靠学生在课外自由、自发地养成吗?如果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就不叫“课堂”“学堂”,而应叫“讲堂”了。
总而言之,为了课堂上的效率和效益,课堂教学中的这种厚待是必需的。
2. 课堂提问厚待三题。
(1) 提问时要厚待全体学生,切忌偏向少数“尖子生”。
老师提出问题时心中要装着全体学生,目光要面向全班每一个学生,示以厚待的神色。有的老师认为,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发言的学生。所以问题提出之后,目光立马投向那平时积极的少数“尖子生”。殊不知,就在这一刹那间,你就无形中偏向了极少数,放弃了大多数。要知道,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察言观色,也很敏感的。课堂上老师的目光经常关注不到他,他会意识到“老师心中没有我”。这种情绪甚至发展到“老师不喜欢我”的地步。这样时间长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就逐渐地疏远了。这以后课堂上老师提问题,他就会爱理不理,甚至只当“耳边风”。正如调查时学生所表达的那样:“反正老师又不请我,举手也没有用。”“老师看不到我,我就懒了,思想开小差了。”
我们冷静想一想:课堂上如果多数学生的思想情绪处于这样的状态,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从何谈起呢?!
从理论上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举手发言回答问题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作为老师,理应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权。提问时要面对全班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厚待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尽责的老师的课堂上,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不应有被遗忘的学生。
(2) 提名学生发言时,要善于厚待,切忌快和急。我们发现,不少老师课堂提名学生发言总是太匆忙,不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老师提出问题后,随即在全班寻找举手发言的学生,发现一有学生举手,就迫不及待地指名发言。这种提名过快、过急的危害是很大的。以上述例二为例:多数学生还在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你这一提名,像一声命令:大家都停止自己的一切活动,听这个同学发言。你细细观察学生此刻的神情,有的在听,有的无可奈何地放下手中课本,还有的不屑一顾地低下头……
仔细分析这一个过程,就是典型的“走过场”,发言的学生可能讲得很到位,很精彩。可是这是个别的尖子生呀!对全班多数学生来说,没经历那个阅读、思考的过程,到底收获几何呢?尤其要指出的是:如果老师“走过场”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惯,那就必然会出现本文“微型调查”中提到的那种状况。
所以老师提问时,要估计问题的难易程度,观察学生神情,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切忌太快、过急。有经验的老师,提出问题后,可在脑中模拟学生思考那个问题的过程。这就不会“走过场”了。
(3) 直面学生站着发言时的厚待。
當一名学生被老师提名后站起来发言的时候,可能有各种情况:如果学生说得很理想,当然很好,但如果学生发言出了问题怎么办?(这种情况很正常)这时候可以由老师直接指出,也可以指名其他学生补充发言。平时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同学发言时要用心听,有什么意见可及时提出。但对待正在发言的同学,也有一个厚待的问题。这有几种情况:
有的学生准备得很充分,一站起来心慌了,这时老师就要用手势示意其他人耐心等待,鼓励该生:“不要紧张,大胆地发言,讲错也没有关系。”“你冷静一下,继续讲下去。”
有的学生可能讲得不够全面,遗漏了一些内容。这时就需要用厚待的语言鼓励:“不怕困难,老师相信你会讲好的。”让该生想一想,或提示一下要点,或让他再看一看课本的相关内容再回答。
当这位学生在老师的耐心——实际是厚爱之心的鼓励和启发下,经过自己的思考,基本上完成回答后,老师应引导全班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种厚待的掌声,它不仅是对该生,而且也是对全班的一次厚待的教育:平时学习遇到困难,要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同时,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要这样厚待。
厚待,这里仅是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进行阐述。引申开去,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何尝不需要这种厚待的涵养呢?!
问题的启迪
一、 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endprint
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一下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就会发现:从某种角度说,一堂课,往往就是由老师提出的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连接起来的,就是以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为导向,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向纵深发展的。设想一下:一堂课没有了老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怎么学习?就语文课来说,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理解和掌握一篇完整的课文,不都靠老师一个一个问题的引导吗?可以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老师的提问过程,所谓课堂的教和学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们认为:课堂提问中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或者说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上文提到的那些问题,都是一些细节,但细节决定成败。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老师都忽视提问过程中的那一个个细节,一堂课过程中的那一个个细节会连一个“大节”的呀!长期忽视一个个细节的课堂,表面看,“过场”走得热热闹闹,“浪头”赶得一波又一波,可是多数学生的“获得感”如何呢?
令人担忧的是:在当前浮夸、浮躁、急功近利之风盛行的形势和教学一味地“求新”“求异”的风气下,还有谁能看重这些看起来很细节、实际上相当重要而不可忽视的问题呢?如同我们平日的饮食:一日三餐,不注意细嚼慢咽这一细节,而一味地推崇“山珍海味”,孩子能正常获得营养从而健康地成长吗?
所以我们呼吁:倡导求真务实之风,关注课堂教学中这些不可忽视的细节,让学生吃好“每日三餐”的“家常便饭”吧!
二、 “切盼”和“厚待”,具有“普适性”
“走過场”“赶浪头”并不是语文老师课堂上的“专利”。提问过程中的“切盼”和“厚待”对学校各类课程,都有普遍的适应性和实用的价值:思想品德课、数学课、外语课、体育课,以至于班队活动等,哪一类课程的课堂上少得了老师的提问活动?只要你进了课堂,面对全班学生,就有一个“切盼”和“厚待”的问题。相关的要求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 教师要把每个学生看在眼里,不断增强切盼和厚待的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又是我们教育培养的对象。教书育人是国家、社会赋予我们的天职。我们要崇尚朴实、踏实、扎实的教风,力戒华而不实、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个学生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不断增强切盼、厚待的意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造行之有效的经验,以达到切切实实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的目的。此乃根治“走过场”和“赶浪头”之道。
(陈树民,著名特级教师,曾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