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从文本解读开始
2017-11-03周艳
周艳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始终要把解读文本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谈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说“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这确实是一句朴素的至理。然而在平时的备课中,我们常常少了最关键的“自己品味课文”这一步,通过阅读教参、搜罗教法,仅仅做“传道、授业、解惑”的传声筒,只有知识的流过和存储,缺少加工和内化,在“模仿”或“选择”别人的思想上课,没有自己的体悟,缺少个性,所以课堂始终少了灵性和厚重。真正的好课往往是朴素大方的,没有斧凿痕迹。可以说,上出好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文本解读能力。那么如何解读文本?怎样培养文本解读能力呢?
一、 纤屑不遗——细读精读的态度
有专家认为,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是课堂教学“神”之所在,教学操作是课堂教学“形”之所在,神形兼备方乃成功。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品,丝丝地悟,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才知道自己应该教多少,学生应该学多少;才好决定怎么教,怎么学;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课堂教学的各种动态生成。总之,只有文本解读得好,课堂教学才会落实得好。只有经历了自我解读的过程,把文本读到“玲珑剔透,形神兼备”,才能用好教材,得心应手地调控课堂,上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
二、 心领神会——感悟语文魅力
解读文本要“循文思质,因文释道,因道悟文”,“文”就是文本表现或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言文字,“道”就是文本的思想內容,“质”就是连接“文”与“道”的成文法则、表达规律。就一篇作品而言,我们必须从文入手悟道,从质入手解析文,再从道入手把握文,从文入手把握质。具体地说,就是要看一篇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用了怎样的结构,怎样的语言,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这样的语言,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模仿,把心沉入其中,鉴赏玩味,掂量比较,浇灌心田,方能读出真意。
1. 揣摩语言,感知思想内容。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感悟文章一定要从语言入手,揣摩语言,品词析句,咬文嚼字,通过富于表现力的词句来感悟文本其中的文化、思想、情感,做到文体细读。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语言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我们要本着对文本语言的高度警觉,捕捉文本潜在的信息,对文本潜心涵咏,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文题,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准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从而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细读文本,我们还会发现很多课文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我们如果能关注这些细节,便可突出重点,迅速进入文本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品融为一体,方能“将其言若出吾口,将其意若出吾心”。
2. 把握结构,品味精妙构思。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整体,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每篇课文在其谋篇布局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它传达了作者在表达上的目的、意图。细读文本,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才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阅读中,脉络结构和语言组织结构是不容小觑的“点”,我们要善于从文本脉络着眼梳理关键处、从语言入手发现关键处,从而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进而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揣摩作者精妙的构思,而且要力求系统的归纳。
3. 立足编者意图,品味文本主旨。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情境的产物,作者在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不容忽视,我们一定要依据教材选编意图,再联系作者写文章的处境潜心研读,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价值取向,品味文本主旨。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只有把文本还原到特定的现实情境中去思考,方能“得作者之用心”,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丰满、深刻。
阅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还要思考如何处理个性理解和价值取向的关系。在《狐狸和乌鸦》的教学中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会认为狐狸很聪明,要向狐狸学习。我们不能否认,课文中的狐狸是聪明的,但是这种回答明显偏离了文章的价值取向,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如果教师能把握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就不至于措手不及。我们可以明确这一点:乌鸦叼的肉是给谁吃的?如果小乌鸦吃不到肉会怎样?细想之后便可得知:对小乌鸦应同情怜爱,对狐狸这种不道德做法应产生激愤。从文本的教育价值看,尽管狐狸的“聪明”对孩子们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乌鸦的可怜、让人怜悯的教育价值更大。如果学生从中学会了怎样对待弱势群体,意义也就更为深远。因此,教材教育价值的把握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我们应择优而行。
4. 寻找问题,与文本作者对话。
“疑为知之始”“读书贵在有疑”,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也说:“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钥匙,不仅可以取代教师的分析,而且帮助学生进一步抓住文章中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比如对课文《番茄太阳》的分析,如果抓住“太阳”的双层意义——实体的太阳和心灵之太阳,提问“你从番茄里看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找到文章的主旨及文章构思的巧妙。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好阅读主体的能动作用,运用已有的对文本解读的经验,跨越时空,与文本的主体——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形成思维的共鸣,这也是语文教学传承文化的必要功能与任务。
5. 精选学点,有效指导阅读。
阅读文本虽然强调沉入言语、逐字逐句的解读,但这并不代表解读出的知识点要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的带给学生。在课堂上,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精细反被精细误”就是阅读辩证法的一个生动体现。那么,我们依据什么来断定文本的关键学点呢?在细读中捕捉文本的关键学点。我们是读者又是教者,要教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要依据课标、编者意图、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汉语言文学特点来浓缩知识点。都说“我的课堂我做主”,可有时是不能做主的,不可能一节课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定要围绕“语言文字训练”来精选关键学点。
三、 孜孜不倦——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文本解读的能力,那就要不断的阅读、学习,因为它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能力。
1. 必要的语文知识。
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比如文体、体裁、技法、修辞以及各种文学、文化常识、历史知识等等,要充分掌握,教学时方能得心应手。
2. 深厚的文化素养。
语文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涉及古今中外。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切入点,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才能使学生心田永远清泉汩汩。
3. 勤于练笔,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感点。
解读作品表面看是“眼力”的高下,实际上是“腕力”的强弱。眼高不一定手高,但手高往往能带来眼高。语文教师不仅要读懂作品的内容,还要鉴赏作品的好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缺少写作经验,自身写作素养不高,是很难看出作品的奥妙的。解读一个文本,必须把握住“这个”文本的独特性,没有实际的写作经验,就看不到作品的妙处,解读只能是泛泛而谈。
总之,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如果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本解读就是大树的“根”,教师解读文本越深入,语文教学这棵大树就会枝叶葳蕤、生机勃发、硕果累累!
(作者单位:徐州市碧水湾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