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

2017-11-03鄂晓菊

学周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预科语文能力少数民族

鄂晓菊

摘 要:随着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愈加频繁,作为重要交际工具的汉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提升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能力,就要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预科少数民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加快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的培养速度,还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后的市场竞争力,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在大学语文课教学中,从阅读、写作及听说表达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预科;少数民族;语文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13

全面提高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能力,建立针对于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听说写能力培养体系意义重大。良好的语文能力是少数民族预科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后的市场竞争力,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一、阅读方面

(一)提高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阅读,在快乐中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

1.教师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乐于阅读

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可以讲述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现身说法,与预科学生进行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引起预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预科民族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收获。

2.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乐于阅读

為提高预科民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体验,展示阅读所带来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如:介绍自己喜欢的新书,展示自己的摘抄,做一些内容丰富的手抄报……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不仅可以了解民族学生的阅读情况,针对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案,还可以提高预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指导预科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在进行阅读方法训练时,教师应针对民族预科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首先进行泛读,可以通过文章的标题、目录或是内容提要等,了解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进行精读。通过对作者语言、文法的分析,结合文章背景等,对文章进行分析、查检,圈点重点及精彩语段,并进行批注。通过精读,预科学生可以抓住文章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掌握整篇文章的精髓,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预科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有效地帮助预科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段落间的过渡句或关键词,这些承上启下的句子,是文章剧情发展变化的重要标志,掌握了这些句子,就弄清了作者的思路,使得文章更加清晰明了。

二、写作方面

写作方面的教学分为基础写作教学和提高写作教学。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入校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但仍然普遍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的汉语基础水平,因材施教,分层次施教。

基础写作即写一些简单的应用文,如:通知、启事、申请及计划等。基础写作一般要求学生掌握规范格式、正确使用人称及敬语、语句清晰简练。

在掌握了基础写作内容之后就到“提高写作”的阶段。提高阶段要求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这些在基础写作基础上提出了更高要求,篇幅、文笔等等,要具备一定的布局和遣词造句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练习。汉字正确书写、标点的正确使用、词语的合理搭配等等,教师要对预科学生进行反复训练。然后,连词成句。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简单句扩展而成,因此,句子的训练必不可少。最后,就是段落篇章的练习。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经过了字、词、句的练习,就可以过渡到段落写作练习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时阅读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观摩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后,预科学生就可以轻松进入写作练习了。熟能生巧、巧能升华,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布置一些预科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督促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反复修改,这样才可以提升预科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听说表达方面

(一)语文教学课堂上培养预科学生听说表达能力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入学以后,课堂成为传授他们知识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对有效地提高预科学生听说表达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课堂上有很多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教师要抓住这些机会,提高预科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成立互助小组,选出小组组长,一起交流讨论教师在课堂提出的讨论课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小组交流,既可以培养预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可以锻炼预科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预科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使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其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创设一些口语交际情境,通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口语角、课本剧、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实践活动来培养预科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四、结语

当前新环境下,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预科语文教学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立足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兼顾民族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引导探究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以提高民族预科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特殊性,预科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及进度。预科学生只有全面提高阅读、写作及听说表达方面的能力,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才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成为有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巩晓.如何培养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言能力[J].语文学刊, 2008(19):173-174.

[2] 李健, 李抒梅.浅谈民族预科生大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学周刊, 2012(22):5.

[3] 任淑媛.民族预科语文教学定位与教学模式建设改革实践[J].安徽文学, 2009(6):254-255.

[4] 贾敏.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预科语文教学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154-156.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科语文能力少数民族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跟踪导练(二)(6)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高校“后预科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留学生预科教育的管理——以北京大学预科教育管理经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