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CT及18F-FDG PET/CT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7-11-03于开明
于开明
CT、增强CT及18F-FDG PET/CT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于开明
目的 分析将CT、增强CT、18F-FDG PET/CT应用于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临床诊断中的具体价值。方法 选择2015-02—2017-01在某院经病理证实为PSP的87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CT、增强CT及18F-FDG PET/CT检查,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 87例患者的PSP病灶检查结果显示,53例(60.92%)病灶显示明显的18F-FDG摄取,24例(27.59%)显示轻度放射性摄取,10例(11.49%)无明显的放射性浓聚;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的敏感度为95.06%、特异度为66.67%,诊断准确率为93.10%。对比可知,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的敏感度及诊断准确率均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PSP的特异度差,仅存在一定参考价值,而增强CT和18F-FDG PET/CT联合诊断对于PS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准确率,临床参考价值高。
CT;增强CT;18F-FDG PET/CT;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临床诊断价值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是现阶段已经发现的、较为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临床诊断难度大。1956年首次被Liebow、HUbbell等学者发现并命名,在后期的临床发展中又称为黄色瘤、良性肺纤维组织细胞瘤等[1]。随着近年来医学研究中对免疫组化、超微结构等方面的病理研究,被认为是一类自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起源的良性肿瘤[2]。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方法,研究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有效诊断方法和CT诊断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02—2017-01在我院就诊的疑似PSP的87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CT、增强CT及18F-FDG PET/CT检查,有81例确诊(包括46例男性,35例女性),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入选对象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8.39±5.09)岁;51例患者未表现出显著症状,另3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病灶部位:左肺上叶18例,左肺下叶24例,右肺上叶13例,右肺下叶23例,9例位于胸腔。入选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CT检查,仪器选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机,设置相关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设置为自动模式,层厚1.5 mm,层距1.2。
进行增强扫描时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液,注射剂量控制在2 mL/kg,注射方式为经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注射速率控制在2 mL/s。
同时予以18F-FDG PET/CT检查,18F-FDG(2-18F-2-脱氧-D-葡萄糖)由美国GE公司生产的回旋加速器生产,确保放化纯度超过95%;在显像前确保所有入选患者禁食6 h,控制血糖低于6.8 mmol/L[3],并要求患者在安静状态下休息20 min后注射18F-FDG,剂量控制在0.1 mCi/kg;注射后静卧1 h且成功排尿后予以全身PET/CT扫描,扫描仪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T扫描仪,从颅顶扫描至股骨上端部位,采集数据后上传至工作站予以处理。
作者单位:114001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CT室
1.3 观察指标 以组织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不同诊断方法所得的影像学结果,并对比三种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真阳性率,表示这种方法检出患者疾病的能力。特异度:真阴性率,表示这种方法对没有患病患者的检出能力。准确率:总符合率,表示这种方法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符合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且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SP的CT、增强CT及PET/CT的影像结果 87例常规CT检查结果显示,有31例(35.63%)出现钙化,6例(6.90%)病灶中出现晕征,19例(21.84%)病灶呈现分叶状。增强扫描CT结果显示,CT值平均测量结果为(35±11.03)HU,增强后的CT值为(97±17.50)HU;增强后病灶内存在点状及明显低密度阴影者有65例(74.71%)。87例患者在征求自身及家属同意后,接受PET/CT检查,共发现81处病灶,其中有52例存在边缘光滑、类圆形的结节,29例存在不规则形态的结节及肿块,患者的平均病灶直径为(2.57±0.43)cm。87例患者的PSP病灶检查结果显示,53例(60.92%)病灶显示明显的18F-FDG摄取,24例(27.59%)显示轻度放射性摄取,10例(11.49%)无明显的放射性浓聚。
2.2 CT、增强CT及18F-FDG PET/CT的影像学诊断率比较(表1)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的敏感度为95.06%(77/81),特异度为66.67%(4/6),诊断准确率为93.10%(81/87)。CT的敏感度82.72%(67/81),特异度16.67%(1/6),诊断准确率78.16%(68/87);增强CT敏感度87.65%(71/81),特异度16.67%(1/6),诊断准确率82.76%(72/87)。对比可知,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的敏感度、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均高于CT(χ2=7.54,6.04,5.44;P<0.05);也高于增强CT(χ2=6.87,6.04,5.83;P<0.05);增强CT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但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0.43,0.86;P>0.05)。
表1 不同CT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分析(n=87)
3 讨论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4],在影像学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CT是肺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式[5],但现阶段对该疾病的诊断认识仍停留在常见影像学征象上[6]。PET/CT是现阶段公认的、对良恶性肿瘤予以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能够获得肿瘤形态学及相关生理知识[7]。18F-FDG PET/CT是利用恶性肿瘤摄取葡萄糖含量显著多余正常组织的特性,在葡萄糖上予以18F-FDG放射标记作为显像剂,将显像剂注入静脉内并通过跟踪标志物,能够了解到肿瘤的形态、部位及大小等详细情况。
有部分研究认为[8],通过对PSP患者予以小样本的18F-FDG PET/CT检查,能够出现18F-FDG的摄取提升,进而提升诊断效果。目前关于18F-FDG PET/CT方法的大样本量研究仍相对缺乏[9]。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的PSP病灶检查结果显示,53例(60.92%)病灶显示明显的18F-FDG摄取,24例(27.59%)显示轻度放射性摄取,10例(11.49%)无明显的放射性浓聚;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的敏感度为95.06%,特异度为66.67%,诊断准确率为93.10%。对比可知,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的敏感度及诊断准确率均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巩书磊等人[10]的研究观点可基本达成一致。
结合以上可知,采用增强CT与18F-FDG PET/CT联合诊断PSP的准确率高,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形态及数量,对于临床治疗有确切指导意义,具备推广应用意义。
[1]董有文,徐文贵,朱磊,等.CT与18F-FDG PET/CT影像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6):903-906.
[2]彭辽河,丁久荣,胡晓燕,等.18F-FDGPET/CT结合HRCT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10):695-698.
[3]杨晓荣,谭娜,张苏园,等.硬化型肺泡细胞瘤52例临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2):1880-1882.
[4]韩萍萍,郑玉民,刘晓建,等.肺硬化性血管瘤CT及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分析[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5,35(4):251-253.
[5]曾炳亮,廖凤翔,周牮,等.动态增强CT与18F-FDG PET/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0):59-61.
[6]孙志超,吴仪仪,余仲飞,等.增强CT与PET/CT在诊断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10):42-45.
[7]王洋洋,王振光,李大成,等.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1):77-81.
[8]李正军,董宝明,蔡定萍,等.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10):1525-1528.
[9]王艳丽,张华,崔新建,等.18F-FDG PET/CT在鉴别尘肺病大阴影良恶性的应用价值[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3):186-189.
[10]巩书磊,张曙光,李培文,等.硬化性肺细胞瘤34例临床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5,55(42):65-66.
2017-05-03)
1005-619X(2017)10-1071-02
10.13517/j.cnki.ccm.2017.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