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17-11-02钟睿

保健文汇 2017年9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乙组

●钟睿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钟睿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经皮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术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各项指标明显少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前常见的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有严重的影响,针对其特殊性,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患者疾病分析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方式治疗。近些年来我国临床医学取得突出的成就,微创手术的应用优势明显。为了分析经皮椎间孔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经皮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术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基本资料如下:

表1 甲组和乙组的基本资料

根据上述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的常规性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可以进行研究和分析。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取侧卧位,术中采用X线进行定位和监测,理想的进针点通常在正位透视下位于椎弓根中心连线,侧位透视位于椎体后缘连线上,标记后正中线,根据患者胖瘦、椎间孔大小,突出椎间盘位置,选择进针线路,一般旁开10-14cm,通常在术前通过体表用数根克氏针确定椎间孔位置,进行局部麻醉,直到关节突关节囊,通过局麻进针点穿入18G的穿刺经椎间孔到椎间隙,向椎间盘内注射1-12ml的显示液,显示出内部结构,了解纤维环是否完整。通过穿刺针置入导丝,放置7.5mm的工作套管后,采用椎间孔镜配套各种夹钳取出,仔细检查后确定是否存在游离现象,术后切口不放置引流管,应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出现感染现象[1]。

乙组应用小切口手术方式,患者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姿势,术中C型臂采用X线进行固定,切口4-5cm,切开筋膜,剥离一侧骶脊肌,椎板拉钩拉开,显露出椎板和关节突,采用枪椎板咬骨钳咬除上下椎板和关节突内侧1/3,形成1.5cm★1.5cm骨窗,探查神经根和突出椎间盘关系,神经拉钩向对侧牵开神经根,切除椎间盘,对椎体后缘的骨赘一并切除,要求神经根游离1cm,探查在侧隐窝和椎间孔是否存在狭窄的现象,术后放置引流管24-48h,应用抗生素3-5d,卧床1周后下地活动。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实践证明,甲组的各项指标明显少于乙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2:

表2 甲组和乙组的各项指标分析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前常见的脊柱外科常见的症状,手术治疗以微创为主,能最大程度临床不良症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医护人员要掌握治疗方式,按照要求落实[2]。

由于病症比较复杂,初级工作人员要掌握具体情况,对各种情况进行评估,掌握适应症状。镜下手术对视野要求比较高,医护人员要掌握患者病情,尤其是初级工作人员,提前对患者病症进行分析,掌握血压和凝血时间,对其进行控制,避免经期手术。术前影像在评估是关键,要做好评估工作,对椎体以及上关节基底情况进行了解,避免出现减压不充分的现象,保证CT治疗的有效性[3]。

对甲组和乙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乙组的各项指标明显少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少,其优势明显[4]。

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患者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位:贵航三0二医院)

[1]王文,金钟,杨福生,刘建英,雷光虎,康宁超,马俊萍,单素英.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04(02):219-224.

[2]柳百炼,熊鹰,顾邵,李群辉,李海峰,肖甲宇,王大兴.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5,06(12):981-983.

[3]崔为良,王萍,廖忠.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及临床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07(02):748-749.

[4]王鸿晨,叶猛,张伟学.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05(13):385-387.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乙组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