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运用体会

2017-11-02章海英

保健文汇 2017年9期
关键词:西医儿科我院

●章海英

中医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运用体会

●章海英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儿科住院部腹泻患儿120例。采用按入院序号单、双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60例,西医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中医组患儿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情志、饮食护理、辨证施护及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医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西医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西医组护理满意度为78.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腹泻;中医;护理

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儿科各类常见疾病的第二位。腹泻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资料表明腹泻病死率位于儿童死因的第4位[1]。小儿脏腑娇嫩,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容易造成患儿菌群失调,导致患儿治疗周期延长及再次感染的几率增大[2]。我院自2014年起对我科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60例实施中医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儿科住院部腹泻患儿120例。诊断标准[3]:①患儿有饮食不节、感受时邪病史或冒风受寒等病史;②大便次数较平素明显增多,每日达5-10次,甚至达10次以上,粪便呈水样或是淡黄色,或为褐色而臭,或为黄绿稀溏,或内含不消化物、奶块等;③严重者可见诸如神疲萎软、高热烦渴、皮肤干瘪、目眶下陷、囟门凹陷等脱水症状及如呼吸深长、腹胀等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表现;④大便镜检可正常,也可有脂肪球、少量白细胞、红细胞;其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在6个月-10岁,平均年龄(5±0.68)岁。按入院序号单、双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60例。两组患儿在病情、年龄、性别等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护理方式

1.2.1 西医组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全身症状、皮肤弹性及温湿度,定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并记录,并记录患儿大小便次数、性状,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采取紧急措施。(2)控制感染:根据大便病原学检查选用针对性抗生素。(3)抑菌生长:应用乳酪乳酸杆菌制剂,抑制大肠杆菌生长。(4)微生态疗法:妈咪爱联合双歧杆菌,以排出病原微生物而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5)补液护理:腹泻常易引发脱水,对于轻、中度脱水患儿采用口服补液盐(ORS)以维持其液体需要量。

1.2.2 中医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以下护理措施:

(1)情志护理对于小儿虽鲜有七情六欲之说,但小儿易受惊吓,正如廷珍所云“小儿但无色欲耳,喜怒悲恐,较之成人,更专更笃,亦不可不查也”。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应经常采取多种方式与患儿沟通,尤其对于不能通过语言交流的患儿,通过抚摸患儿,以表达对其关心,从而减少其恐惧心理。

(2)饮食指导腹泻患儿脾胃功能本虚,若饮食不节,便会加重脾胃受损,故在饮食调护上要特别注意,护理人员指导家属让患儿进食易消化饮食,且减少进食量,注意定时、定量、定质。

(3)辨证施护①湿热泻:大便呈水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味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痛,食欲不振,或伴神疲乏力、呕恶;常伴发热烦渴,小便量少,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原则:清肠解热、化湿止泻。方药:葛根5g,黄芩、黄连各3g,甘草6g,芦根、车前子各6g;②风寒泻:泄泻清稀,色淡夹有泡沫,肠鸣腹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咽痒,或恶寒,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原则:疏风散寒,化湿和中。方药:藿香、苏叶、白芷、生姜、半夏、陈皮、苍术、茯苓、甘草各6g,大枣2枚;③伤食泻: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稀溏,内夹有食物残渣或乳凝块,次数不多,气味酸臭,或伴有呕吐、嗳气、不思饮食,舌淡红,苔厚腻或垢浊,脉滑。治疗原则:运脾和胃,消食滞导。方药:焦神曲、焦山楂、鸡内金、陈皮、半夏、茯苓各6g,连翘5g;④脾虚泻:食后作泻,便质稀溏,完谷不化,色淡不臭,形体消瘦、面色微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弱。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止泻。方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各9g,山药、莲子肉、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各6g。

(4)推拿疗法60例中医组患者施以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均以滑石粉为介质,推脾土500次、推大肠200次、摩腹5分钟、揉脐3分钟、推七节300次、揉龟尾500次、吐乳加揉板门50次。操作时压力轻重适宜、均匀,柔和,深透有力,以皮肤出现潮红而不损伤为度。(脾土-拇指罗纹面。大肠-自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成一直线。七节-第四腰椎至尾骨成一直线。龟尾-尾椎骨处。板门-大鱼际隆起处。)

1.3 评价标准

①疗效评价标准:依据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4]:显效:每日大便少于5次,无恶心呕吐;有效:每日大便次数为5至10次,呈蛋花样或稀水样,伴有恶心呕吐;无效:每日大便次数多于10次,呈蛋花样或稀水样,伴有恶心呕吐;②护理满意度评价:在患儿出院时,护理部下发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令家属对护理工作打分(总共下发120份问卷,均回收),并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卡方分析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西医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n=60)疗效比较

2.2 护理满意度

中医护理满意度为91.67%,西医组护理满意度为78.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腹泻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之分,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喂养不当所致[5]。小儿腹泻的护理对腹泻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中医药学不仅有精湛的医术,而且有丰富的护理经验,中医护理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求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辨证施护,辨证施护主要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建立[6]。为探讨其运用效果,对比分析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我院儿科住院部12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中医组在腹泻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情志护理,体现为“以人为中心”,提倡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以利于疾病的康复。辨证施护,则是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实施相应的护理手段和方法。结合小儿推拿疗法,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通过小儿推拿疗法能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消化液分泌,促使炎症消散,利于组织恢复。结果中医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西医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西医组护理满意度为78.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中医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基础护理合格率,改善患儿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位:湖州市中医院)

[1]袁丽.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2,33(31):6905-6907.

[2]温制华,王利芳.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2(1):195-196.

[3]何俊,赵玉民.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运用,2012:3(2):270.

[4]王红英.小儿腹泻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2,9(2):49.

[5]喻鲁宁,吴月芹.小儿腹泻治疗的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4,(8):178-179.

[6]甘咏兰.思密达联合黄连素灌肠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对比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5):51-53.

章海英(1979~),女,本科,护师。

猜你喜欢

西医儿科我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