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在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2017-11-02许微微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全程化疗护理人员

许微微

全程护理在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许微微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使用肺癌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LQ-C30)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同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程度,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化疗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静脉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25.6%),同时其护理满意度(92.1%)高于对照组(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程护理能有效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缓解化疗期间心理不良情绪,同时有效降低患者化疗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且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全程护理;肿瘤患者;化疗;生命质量;不良情绪

化疗过程必然会对患者正常组织造成一定损伤,患者在生理受到严重影响情况下心理上也会产生阴影,对化疗出现惧怕、恐慌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会自行停止化疗,对患者正常治疗进程以及整体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1]。相关研究证实,在患者化疗过程中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增加化疗依从性、提升其生命质量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全程护理是目前临床较为新颖的一种护理模式,对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等均有良好效果,而临床有关其在肿瘤患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却仍然较少[3]。本研究就全程护理在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5~80岁,平均(60±6)岁;癌症类型:肺癌10例、乳腺癌8例、结直肠癌9例、肝癌5例、食管癌6例;癌症分期:Ⅲ期20例、Ⅳ期1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45~82岁,平均(60±7)岁;癌症类型:肺癌11例、乳腺癌9例、结直肠癌9例、肝癌5例、食管癌5例;癌症分期:Ⅲ期21例、Ⅳ期18例。本研究经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患者同意后签订了责任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癌症类型以及癌症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本次化疗的目的、实施步骤、持续时间等内容,同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指导患者完成化疗前检查、准备等内容。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处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化疗前护理 在患者确定化疗疗程后派遣专业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单独密切的交流,根据患者既往病史、治疗表现、身体素质、交流能力等全面评估生理、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表现不同给予个性化引导宣教,联合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多的鼓励使之树立战胜疾病、面对化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发放化疗知识小册[4],向患者全面讲解目前病情发展、身体素质、基础病症、化疗措施、持续时间以及化疗效果、给药方式、整体方案等内容,使患者全面知晓自身病情发展的严重性以及实施化疗的必要性。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讲解化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亲身协助患者在化疗开始前完成各项检查、准备工作,指导患者保持放松心态、健康作息,以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化疗。

1.2.2 化疗中护理 应根据化疗护理计划,由护理专业组长根据患者自身所需化疗周期、所用药物性质以及血管情况等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确保化疗药物能够安全注入且避免化疗药物外渗现象

[5]。护理人员在患者化疗期间应该加强对患者病房的巡视频率,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症状、身体素质、心情变化,与患者进行积极交流,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相应引导,使其能够积极配合诸多护理措施,避免患者由于药物输注出现心情抑郁、惶恐等现象。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例如音乐疗法、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法、内心想法等多项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提前做好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性护理工作,例如胃肠道不适、肌肉酸痛、骨髓抑制、静脉炎等。为患者建设良好的注射环境,尽量降低外界环境对化疗造成的不良影响。

1.2.3 化疗后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完成化疗后应叮嘱其进行定期复查,了解其化疗后生理及心理状况变化,鼓励患者总结治疗中的收获并将其运用于以后的生活中,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护理人员可以将化疗效果告知患者,鼓励其积极参与到正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发挥更高的社会价值。

1.3 观察指标

1.3.1 生命质量评分 使用肺癌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LQ-C30)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治疗前后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以及疲劳、疼痛、恶心呕吐、气短、失眠、食欲减弱、便秘等多个方面,将其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为功能项目及症状项目2个方面,得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生命质量越差[6]。

1.3.2 不良情绪评分 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统计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程度,护理人员通过交谈、观察等多种方式对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行独立评分,患者得分越高则代表其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7]。

1.3.3 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 统计两组患者化疗期间静脉炎发生率,同时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表达方式包括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两种类型,检验方式则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化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项目、症状项目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功能项目、症状项目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s)

化疗前 化疗后对照组 39 50±11 39±7 49±10 36±4组别 例数 化疗前 化疗后功能项目 症状项目观察组 38 50±10 24±4 50±10 27±5 t值 0.920 3.712 0.897 3.114 P值 0.385 0.008 0.396 0.012

2.2 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化疗期间HAMD、HAM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化疗期间HAMD、HAMA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HAMD HAMA对照组 39 12.2±3.6 12.9±3.6观察组 38 7.2±2.8 8.2±2.7 t值 2.978 2.987 P值 0.018 0.017

2.3 静脉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静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化疗已成为目前治疗肿瘤最有效、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尤其对于全身转移倾向或已经转移的中晚期肿瘤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挽救患者生命安全、延长其生存期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8]。然而,化疗也对患者正常细胞产生了较大影响,大部分患者会产生脱发等不良反应,生命质量受到严重影响[9]。

全程护理干预是一种由患者治疗前开始并持续至治疗后的持续性护理模式,其强调由专业的、特定的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法、病情病症等给予针对性、持续性、全面性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积极关注患者生理、心理的不良症状并给予针对性解决措施,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措施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质量[10]。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护理干预,针对患者化疗前、化疗中以及化疗后的诸多内容进行持续性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化疗前后的心理、身体、症状、生活、环境、习惯等多项内容的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始终以积极的身心状态、良好的医嘱遵从性面对化疗,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等情绪。全程护理干预还强调对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患者化疗期间静脉炎的发生,关注患者身体、心理的双重康复,使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自身社会功能[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化疗后功能项目、症状项目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期间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化疗期间静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全程护理能有效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缓解其化疗期间的不良情绪,同时可有效降低化疗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且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1]饶琦.全程护理干预疗法对中国人群老年性痴呆效果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8):3-5.

[2]杨飞霞,郝丽琼.全程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4,27(6):276-279.

[3]叶素琪,梁剑华,余迪仪.集束化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2): 249-251.

[4]李迎春.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6):97-98.

[5]姜丽影,薛桂荣.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8,21(3):90-91.

[6]王咏梅,辛春燕,路静,等.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 22(7):862-865.

[7]白卫春.舒适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22):114-115.

[8]全宇莉,郑玉琴,赖妙娟.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2,12(11):78-80.

[9]钱国平.中医综合护理在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新中医,2016,48(3):188-189.

[10]韩霞领,郝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全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S1):155.

[11]黄兰英.对肿瘤化疗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临床观察[J].内科, 2011,6(6):605-607.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10.035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沈阳 110031

猜你喜欢

全程化疗护理人员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跟踪导练(二)(3)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